大圆满法

仪轨解释7·发心仪轨1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2337
  • 分享到: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讲《发心仪轨》。

发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修法的基础。要进入大乘法门,首先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分两种: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在此处主要讲的是世俗菩提心,因为胜义菩提心是通过修行获得的,不是通过仪轨得到的。通过仪轨要发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藏传佛教发菩提心主要有两大传承:一个是文殊菩萨的传承,一个是弥勒菩萨的传承。文殊菩萨传给龙树菩萨,此传承是甚深派;弥勒菩萨传给无著菩萨,此传承是广行派。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将这两个传承传了下来。

我们自宗宁玛派主要修的是甚深派的传承。现在我们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主要用的是寂天菩萨的《入行论》里的发菩提心仪轨。此仪轨属于甚深派,是龙树菩萨的传承。

“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及十地菩萨摩诃萨众及诸位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

首先是祈请。祈请佛、菩萨以及具德的上师们垂念我们。我们要发菩提心,请他们做证明。

“出有坏正等觉”:“出”指超出了三界轮回;“有”指拥有了五种圆满的智慧;“坏”指毁坏、摧毁了四种魔力。“正等觉”即是佛,安住于十方的一切佛陀。

“十地菩萨摩诃萨”:这里指的是因地的菩萨,住于一地到十地的菩萨。“摩诃萨”就是勇士,有特别勇敢的心,有特别坚强的毅力。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众生是无边的,法门也是无边的,但是想救度众生、想学修法门的心没有停息的时候。众生的根基是各种各样的,但是菩萨永远不会间断、放弃度化众生的事业。有这样特别坚强的毅力,所以是“菩萨摩诃萨”。

“大金刚持”:成就无上密法的修行者。

这个时候,心里要观想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祈请一切上师垂念我。为什么要请佛、菩萨、上师们来做证明呢?因为他们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的,哪里都有,什么都知道。若是我们发誓做一些世间事情,就会找亲戚朋友做证明,但是他们知道的都是有限的。他们只能知道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只能知道当面的事情,不知道背后的事情;只能知道表面的言行,不知道别人内心的想法。所以在此处,不能请亲戚朋友作证明或见证,而要邀请佛菩萨以及金刚上师们作见证。因为他们不但能看到你的外表,还能看到你的内心;不但能知道你在当面做的这些事情,还能知道你在背后做的这些事情。

无论是守戒还是守护誓言,都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能内心和外表不一致。否则,守戒是不清净的,守护誓言是不如法的。显宗里是“戒”,密宗里是“誓言”,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以大乘佛教的观点来说,显宗里讲的所谓的“戒体”也是誓言,就是决心,只是称呼不同而已。誓言不能有当面和背后的差别,当面什么样,背后也应该是什么样。虽然我们是修行人,但还是凡夫,肯定有很多做不到的地方,还会犯一些错误。但这不是问题,只要我们能忏悔就行。

忏悔的时候,为什么要“不覆不藏”,不能隐藏,不能隐瞒?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一种功德。以前,有一位大德在别人家里,同伴都出去了,他一个人在屋里想要偷东西。他刚伸出手去抓那个东西的时候,就觉察到自己犯戒犯错了,于是就喊:“你们过来看啊!这个人在偷东西!”他没有提起正知正见时,就要犯戒犯错了。但是,当他提起正知正见时,立即当着大家的面忏悔了,这叫发露忏悔,这样才能忏除业障。

我们讲别解脱戒的时候,如果犯根本戒了,若是没有丝毫的隐瞒之心,就还有机会再次受戒。若是有想隐瞒的心,就没有机会再重新受戒了。为什么呢?因为受戒相当于一次解脱的机会。若是有刹那的隐瞒心,就没有重新受戒的机会了;若是没有隐瞒心,就可以重新受戒。前者不允许再受戒,没有机会了;后者可以重新受戒。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因为隐瞒的过患是非常严重的。若是没有隐瞒心,即使犯错犯戒了,这个错误也不会太严重。所以,不能有一刹那的隐瞒心。虽然犯的是根本戒,但若是没有隐瞒之心,相续中的善根不会彻底毁坏,所以还有重新受戒的机会。

我们每天都在念:“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垂念我”,有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为什么祈请垂念?因为“我要发菩提心了,我要受菩萨戒了,你们来作证明,监督我”。若是你真有这样的意识和心态,也许你现在还做不到不犯戒、不犯错,但是你肯定不会犯特别大的错误,也不会犯特别严重的戒律。

一念之差,结果相差非常大。同样是犯根本戒,根据是否有隐瞒心,一个是有再受的机会,一个再没有机会了。若是犯戒犯错了,不需要通过念诵仪轨再受戒,而是由僧众给他做一个仪轨,让他一生中做一些能消业的事情,也算是一种忏悔的方法﹑一种惩罚。比如,一个沙弥或者比丘犯了根本戒,若是没有丝毫隐瞒心,僧众可以给他念仪轨,让他一生当中做五件事,直至其成就。例如,必须将犯戒者的座位调到最后面(座位是按受戒的时间顺序排的),假设他原来在第二个位置上,现在必须调到最后;僧众有什么要做的事情,都安排让他做;不能接受任何供养等。接受这样的惩罚,也是消业、恢复的一个方法。虽然他犯的是根本戒,但是他没有隐瞒心,因此他相续中的戒体没有彻底毁坏,通过忏悔还能弥补,还能恢复。若是戒体彻底毁坏了,就不能这样了,他相续中没有戒体,必须通过仪轨重新受戒。

你看,同样是犯根本戒,若是有隐瞒心,哪怕是一刹那的隐瞒心,就没有机会了,要逐出僧团。因为此时他相续中的善根或戒体已经彻底被毁坏了。就像被火烧死的种子一样,再也没有发芽结果的能力了,不能再种了。所以,这个非常重要。

受戒不能有当面和背后的差别,守护誓言也是如此。无论是在大殿,在禅房,在寺院,还是在家里,佛、菩萨、金刚上师无处不在。你吃饭的时候,就在你的眼前,看着你吃饭;你睡觉的时候,就在你的枕边,看着你睡觉。若能这样思维,你就不会犯戒了。作为凡夫,不可能不造业、不犯错,但是他不会有当面和背后的差别。否则,当面挺好,背后却什么都干;当面挺好,背后却什么都做。怕看到,看不到时就做点坏事;怕知道,知道了就不敢做了,不知道时就做点恶事。

你今天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是你自己邀请的。“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就是祈请安住于十方的一切佛。“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也可以说一尘中有尘数的佛,这样想也行。哪里都有佛,哪里都有菩萨,哪里都有金刚上师。他是你的证明人,也是你自己祈请,让他们作为监督者的。

这是对治烦恼,对治习性最佳的方法。若是你不去遵守,不去尽心尽力修持这些,就又欺骗了安住于十方的佛菩萨、上师。当时发愿的时候也是“次第勤修学”,并没有说完全都能学到、做到啊!“勤”是勤奋,不懒惰、不懈怠;“次第”是按次第、尽心尽力地学修。你当时所发的愿、所立下的这个誓言,并没有说大话。“次第勤修学”,这也是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做的。勤奋就是努力。只要努力去学、去修、去做,这也是按次第修行。虽然很多地方你做不到,但是你尽心尽力了,佛菩萨不会怪你,上师也不会怪你。你有多重的分量,佛知道,菩萨知道,上师也知道,不可能对你有过度的要求。

但若是你刚刚当着佛菩萨的面发心、立下誓言,却一点都不在乎,出去就违犯,自己说的是什么都忘了,就像没发过愿、没立过誓言一样,这肯定是不如法的。

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大家每天都在念,每天都在口头上喊,但是却没有明白含义。这些意思其实也不难,就是祈请佛、菩萨、上师们做证明。“垂念我”的意思是:“我要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了,来看我、听我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当着你们的面我发愿了、受戒了,你们做个见证,监督我!”然后发菩提心,受菩萨戒。

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时,甚深派和广行派有不同的观点。甚深派发菩提心和受菩萨戒是同一的,是同一个仪轨。广行派是先发菩提心,后受菩萨戒,发菩提心是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是受菩萨戒,两个仪轨是分开的。也可以说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分开受,发愿菩提心的时候没有受戒,发行菩提心的时候受菩萨戒。我们是甚深派的传承,用的也是甚深派受菩萨戒的仪轨,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是同一的。

首先是皈依:

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
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


为什么要先皈依呢?《俱舍论》中讲,谁受戒都能得戒体,除非未皈依者。没有皈依三宝者得不到戒体,得不到别解脱戒的戒体,也得不到菩萨戒、密乘戒的戒体。受密乘戒是灌顶,灌顶也首先必须要皈依,必须要发菩提心。

在这里,皈依佛法僧三宝。念诵三遍偈颂,同时要皈依,受皈依戒。皈依三宝的同时得到三皈依的戒体。

“乃至菩提果”:“菩提果”是成佛。从现在起直至成就佛果之间,这是时间。

“皈依诸如来,正法菩萨众”:“如来”是佛,“正法”是法,“菩萨众”是僧。

“如是亦皈依”:皈依一切佛,皈依一切法,皈依一切僧。

大家要明白,你皈依佛的时候,是皈依一切如来,皈依一切佛。不是只皈依一尊佛,不是只皈依阿弥陀佛或只皈依药师佛,而是皈依一切佛,就是二身佛——法身佛和色身佛。法身佛指我们自己的自性。要皈依自性,回归自性,这是果皈依、究竟的皈依。还有一个是皈依色身佛——报身佛和化身佛,以报身佛、化身佛为究竟的导师。

“正法”指所有的法,不是“证法”,而是包括教法和证法的一切法。教法就是三藏,三藏是要学的;证法是三学,三学要修的。皈依正法,也就是皈依所有的佛法——显宗、密宗、大乘、小乘。

现在有的人只信显宗不信密宗,甚至诽谤密乘,这是犯皈依戒的。有的只信密宗,不信显宗,甚至诽谤显宗,这也违背皈依戒。有的只信小乘,不信大乘,甚至诽谤大乘,这也是违背戒律的;还有的只信大乘,不信小乘,诽谤小乘,这也是违背皈依戒的。

我们讲菩萨戒、密乘戒的时候讲了,学大乘佛法者,不能诽谤小乘佛法。比如今天有一个小乘根基者,就不能勉强让他修大乘佛法,这是犯戒的。比如又有一个大乘根基者,对大乘佛法有信心,若是勉强让他修小乘,也是犯戒的。

不管是大乘、小乘、显宗、密宗,都是佛法,都是我们皈依的对境。这些都是为不同根基的众生而讲的法门。所以众生若是小乘根基,你必须让他修小乘法,甚至作为一个善知识,必须要好好引导或者帮助他成就小乘。现在好多学佛人分别心特别重,互相排斥,甚至毁谤,这是破坏佛教。

佛在经中讲:鬼、魔等外在的任何力量都毁坏不了佛教,但是内部这些表面上的学佛、修行者会毁坏佛法。佛法为什么隐没呢?因为所化众生没有了,所以佛法就隐没了。佛法若是有它的所化众生,即使外在的魔或外道想尽一切办法来毁坏佛教,佛教也不会隐没的。真正的佛法在众生的相续中,谁也毁坏不了!主要是我们这些学佛人都不争气。大多数修行人都没有如理如法地修行,都在盲修瞎炼,法没有融入相续,法没有调伏相续,佛法自然就隐没了。大家要明白什么叫皈依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一切正法。

“菩萨众”主要是指有成就的人,这里只是指菩萨和大乘成就者。小乘成就者也一样,也是我们的皈依处。但是此处我们发菩提心,皈依的对境主要是大乘的菩萨僧众。菩萨有两种:具有世俗菩提心的菩萨和具有胜义菩提心的菩萨。这里指的是具有胜义菩提心的菩萨,就是一地以上的菩萨。

“如是亦皈依”:以佛为导师、法为道路、僧为道友,以这样的方式皈依三宝。以佛为导师,佛是解脱成佛的唯一导师。你想解脱,你想成佛,必须要听佛的教导,必须要按照佛所教的方法去修持,必须按照导师所指的路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别的选择。以法为道路,“法”就是佛讲的解脱、成佛的方法。以这些方法让自己解脱、让自己成佛。以僧为道友,是指以这些有修有证的菩萨、僧众作为修学的榜样。跟着他们学,跟着他们修,你很快也能解脱、圆满。他们都是不退转的,若是你跟着他们学,你也不会退转。他们会拉着你、扶着你,让你解脱,让你成佛。所以大家尽量不要离开道友,不要离开道场。

做为一个修行人,若是离开道场,离开道友了,解脱就难了。虽然佛和上师都是无处不在的,但是你不一定能感应道交,不一定能接受到他们的摄受、帮助和加持。若是不离开清净的道场和清净的道友,修行上就会更有把握,更加顺利一些。所以这都是很重要的。

现在很多人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就要下山了。你回去一接触那些人,就会受影响,基本上就完了。所以,尤其是在这里出家的或者准备要出家的人,都应该长期留在山上。只有长期在这样清净的道场里修持,心才能稳定,学修才能更有保障。你现在修行定力还不够,若是修行定力够了,就可以了。

你观察一下自己,出家的目的、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解脱,就是要成佛。身出家不叫出家,心出家才是出家,什么叫心出家?心里完全决定:我就要解脱!我就要成佛!若是你要解脱、成佛,就不能再想世间的这些琐事,不能再想家了。你们想想,哪里具备解脱成佛的条件与因缘?就是道场,就是山上。尽管这样的机缘和福报也不一定是恒常的,但是既然现在有了这样的机缘、福报,一定要珍惜!

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的,没有不变的,包括修行的机缘与条件也是如此。所以自己真得要珍惜、要抓紧。学佛的事、修行的事、解脱的事、成就的事,千万不要往后拖,一定要往前赶,利用一切时间、利用一切机会来学修。你解脱了、成佛了、圆满了,就行了。那时,在山上山下都一样。之前什么都不重要,只有修行最重要;之前什么都不重要,只有解脱最重要。这就是我们出家的目的!

你们是不是明白了修行和解脱最重要?至少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和福报,应该加以利用和珍惜,尽快让自己解脱,最终达到圆满,不能整天这样马马虎虎地过日子。今天也是这样过去,明天又是那样过去。若是这样,即使在寂静处出家修行,也是虚度光阴、浪费生命,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取舍,要知道什么是重要的。

现在有的人修行好像是为了上师、为了道友似的:“那我就不学了,那我要下山了……”你不学就不学,下山就下山!是你自己失去了解脱的机会,是你自己间断了这样一个清净的传承。这都是你自己的损失,都是你自己的过错。

当初密勒日巴依止玛尔巴上师的时候,玛尔巴上师整天骂他、打他、折磨他,他也不离开。为什么?因为他真正生起了出离心。他知道,骂一顿、打几下都是小事,解脱是最重要的。所以即使玛尔巴上师每天不是骂他就是打他,或者就让他一个人反反复复地建房子、拆房子,他也不离开。这种信心与坚忍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雪域藏地出现了那么多大成就者,为什么都异口同声地赞叹密勒日巴尊者呢?他是噶举派的大德,但是不仅仅是噶举派,宁玛派、格鲁派等各宗各派都非常尊崇他。我们宁玛派有很多大德高僧,都是虹身成就者;格鲁派、萨迦派也有很多成就者。无论是哪一派的大德在讲法时,都会讲密勒日巴的故事,都会把密勒日巴做为修学的榜样。

他曾经造了那么多恶业,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但即使造过再多再严重的恶业,通过修行都能清净。这里我们学习他什么呢?我们若是能一心修行,今生同样能成就。弟子们都说,密勒日巴尊者肯定是佛菩萨再来。密勒日巴尊者说:“你们这样说,是对上师的一种恭敬,但是对法来说,这是一种最大的诽谤。因为我曾经造了那么多业,杀了那么多人,伤害了那么多众生,我就是这样一个罪恶深重的大罪人。”

他刚刚见到玛尔巴上师的时候就说:“我是喇多地区来的一个大罪人、大恶人。”玛尔巴教训他:“谁让你造的业?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最后,他通过修行,罪业都清净了,一生当中获得了双运金刚持的果位。

当初他依止玛尔巴上师的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只能走路。他从很远的地方跋山涉水来到上师面前,那时他一无所有。他跟玛尔巴上师说:我要一心一意依止您,但是我什么也没有,吃的、穿的,包括法,都要依靠您了。这时玛尔巴上师生气了:“哪有这样要求的?你或是在这里学法,我给你传法,你到别的地方去找吃的、穿的;或是我供你吃,供你穿,你到别的地方去求法。”密勒日巴尊者心想,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求法而来的,吃穿我自己解决吧!第二天,他出去找吃的,走了一天,得到了很多青稞,高兴地背回来。放青稞袋子时稍微有点重,玛尔巴上师又生气了。每天都这样“折磨他”,但是密勒日巴为了求法,为了解脱,就是不离开。

以这种心态、毅力求法,才能成就。也许你们心里会想,“以前和现在不一样。现在到哪个寺院都是供吃供住,还发工资呢!”去那样的地方,也许你很难成就,因为没有磨炼习性的机会和对境!若是你所注重和选择的是条件,就不应该到山上来。

条件不重要,法最重要!哪里有正法,哪里就能让自己受益,这是最重要的。若是你只注重哪个寺院规模大,哪个寺院条件好,那你选择的就不是法。寺院的规模再大、条件再好,若是没有正法,不能修持正法,不能调伏自己的相续,不能磨炼自己的习性,还是毫无用处。你是要解脱,你是要成佛的,若达不到这样的目的,条件再好也没有用!所以大家要明白上山的目的是什么,出家的目的是什么,要明白这些。若是明白了这些,也许就没有这么多事儿了。你上山、出家,不是为了这个道场,更不是为了上师,而是希求正法,希求解脱。若是这里没有正法,不能修持正法,你留在这里也没有意义。若你不是希求解脱的人,我也不可能把你留在这儿,也不会这样要求你、安排你。

也许你认为这里要求太高了,管理太严了,然后说:“现在上师管得越来越严了,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有点难了,我是不是应该离开了?我是不是应该下山了?”若是你想解脱,就应该这样要求自己;若是你想成就,就要这样锻炼自己。你既然到山上来了,既然出家了,既然修行了,就不应该再跟着自己以前的坏习气跑。若是还随顺那些习气,还跟以前那些念头跑,就没有意义了。现在就要克服这些不好的习气,降伏这些不好的念头,不能跟着它们跑,不能和以前一样。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冻死的,不会饿死的,也不会累死的。能活着就行,能修行就行,应该这样。

真的,大家应该仔细地想一想,深入地思维思维,不要整天糊里糊涂地过日子,不要整天在表面上下功夫。虽然也上早课了,也上晚课了,但都是表面上的功夫。这几天,我们一直在讲早晚课的内容,你们有没有这样去思维?有没有这样去修持?你每天上早晚课、打坐修行的时候,若是没有按内容、按要求去做,就没有意义了。

你学佛或不学佛是自由的,你修行或不修行也是自由的。若是真想信佛、学佛,就好好地信,好好地学。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信佛?我为什么要学佛?应该继续去找这个答案,不能仅仅停留在目前这样的阶段上。现在,无论在藏地还是在汉地,无论是在寺院还是在道场,很多学佛修行人都是停留在这样一个阶段与层次上,没有进一步地去思维,没有进一步地去修持,所以都是在表面上学,都是在形式上修。我们不能这样。

大家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不要这样!要么就别学了,若是学,就好好学;要么就别信了,若是信,就好好信,没有人勉强你。

发菩提心,尤其是受菩萨戒,首先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的同时得到了皈依的戒体,然后要修持皈依的学处。皈依的学处有很多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学修。今天就讲到这儿。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