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我承认
《一生修行的重点和归宿》 ︱ 堪布益西彭措 译讲 ︱
虽然这样讲,但很多人还没有想到是自身的实际问题,这样讲的效果就不大。应该反省到这是自身的情况,是相当大的问题,不做调整会使得一生空过或者学法没有效果。
这是切实到每个人一生修行的大问题,能否得到实效的问题。所以,讲的这些课,最关键是你要反省自己当前的状况,要看到情况非常严重。人们都处在没有目标、没有重点、不知道怎么努力、也不按照次第,只是简单上网听佛教新闻的状态。好一点的美其名曰:“我跟着上师走,您讲什么我就听什么,其他没什么想的。”这就出现非常大的问题。
怎么来扭转这种局面?自己还是要观察:我当前是什么问题?我们现在成了最不会为自己考虑的人,连自己的状况都发现不了。这样混日子怎么行呢?一年、两年很快就过去了,头发马上白了,那个时候再想改就来不及了,人都成朽木了,真的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在座的很多都是四十岁以后的人,如果再不及时改正,恐怕就枉费一世人身了。我们再怎么谈暇满也是一句空话,因为在自身上没得到利益。不能起常执的想法。人身只有一次,宝贵的机缘也只有一次。我们的分别是幻想连篇的,以为有无数次、有无数年,这是很可笑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缘,一错过就不会再得。要这么去理解因缘相当难遇。
这一次我讲前行,恐怕是最后一次详讲,所谓的“初会眷属”也就是这么回事。假使过了这一次,再到下一轮,详详细细地这样讲,我想恐怕是不可能了。为什么呢?因为再过个几年,人已经老了,很多因缘是很难积聚的。在座的各位,再过几年有些不在人世,有些头发白了、牙齿掉了,有些躺在病床上,有的已经出现了很多修法的违缘等等。所以,应当要了解因缘十分地难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实际上不是寸金,无数的钱财也没办法买到目前学法的机缘。
这个事情一旦错过了,不会再出现的,而我们往往怀着幻想。实际它是随着因缘走的。你因缘契合了,会有相当的利益,你把握住了这一次机会,的确这一生可以说会成为一个好的修行人,至于多高的成就那是不敢期待,毕竟末法时代,个人身上的障碍太大,熏习的习气非常坚固。
我们应当想:这一世好不容易得人身,总要实现一点利益,不必谈太高的,我这一生能不能变成如法修行的人?其次是,我临终能不能往生净土?我们把目标定得这么现实,就发现有好多好多事情可做,如果不抓紧,连这一点也没办法保证。
所以我劝大家好好算一下,一算就非常清楚。从现在来看是一个最佳状况,往后肯定一年不如一年。身心、因缘等会发生各种变化。就像大家参加学会都有很美好的想法,但现实的状况跟你的想法差距很大。如果你能把握因缘,就会现实一些,觉得总体上自己在努力,还有一点点进步,看到自己在往上走。如果自己不好好把握,那的确只不过是活在幻想里而已。
那么我们当前的状况是什么呢?很多人没有目标。问他一生想干什么?修行是为了什么?他没有目标,反正讲什么听什么。既然没有目标,当然就没有重点,你觉得可以随意去抓。但要知道,如果你没有把精力集中在一个要害上,就一个也不会成功。
大家要自己看到问题所在。譬如想:我走了一条很长的路,过去如果我能够按照次第修行就不是现在这样,我是走错了路。为什么呢?一开始我没有总体的规划,完全随着潮流,或者随着自己的散乱、随心所欲的习气这么做的,结果使得我没有成就。这是什么原因?是我的做法有问题。如果在十年、二十年前我已经发现这条路,然后制定计划,一个一个步骤去完成,那就不是今天这样了。我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对自己前途的考虑,方式方法以及时间的安排,怎么来按次第走,这些上面出了问题。
就好像,如果你看准了这条路能够直登高峰,而且它的每一个进程是怎样的,你就能首先定总的目标——要达到高峰,然后定分期目标,一个一个阶段的目标,之后设立计划。如果这一套都是正确的,就能够发生切实的效果。那么按照这样去走,每天按照计划安排的去做,反正一个阶段会完成一个目标,然后继续往前走,又完成一个目标,这才是高效的。如果没有制定目标,那你就不是在攀登高峰,很多时候心散乱在非目标上面。连心都安不下来,这样根本不可能郑重完成其中最低的一个目标。
我是个有限的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因缘有限。如果不注意珍惜,最后会发现一事无成,什么也没完成,只是一片散乱。然后会发生很大的问题,因为心里没得到什么,这样当然后悔,当然就慌了。
问题就出在我们有无尽的幻想,把自己的寿命想成无数年,把自己的状况想成是非常好。就像月称父一样,我们在佛法上打了很多妄想。比如年轻的时候感觉,所有佛法我都要学,这也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妄想。或者想:宁玛派里什么样的大法我都要学。然后收集各种法本。这也是幻想,不切合凡夫的状况。我们不是再来人,看祖师大德的传记要心生渴仰,一心以他们为目标,但是不要幻想现在就能做到那样,他们都是佛菩萨再来。
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现实一点。第一要看清楚妄想跟现实之间的差距。第二要设立一个切合自身的目标、计划。如果做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就不能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脚下努力。
如果我们设立这个前行目标,已经看准了、断定了,这样就发一个誓愿要这么做。之后目标非常明确,一个阶段做一个事情,然后就集中精力,全部在这个上面用功,完全朝这个努力。由于目标定好了,我的重点就有,之后我的精力就放在这上面,所做的努力都在这一个上面。这样就很容易见实效。
但是,如果我的目标不切实,放得很高却修不上。那就是说我没有去打第一层的基础,却幻想达到第三层、第四层,结果发现根本上不去。譬如说,过去我们没有次第的观念,不晓得前面要先学因果,却首先学了一个无因果;不知道先要认识苦谛,却学了一个无苦,这就不会相应。学解的时候可以一下子学得很高,但是之后,学行的时候必须当下去转心,那这个次第一错,根本不会有效果。而且,他正面的心发展不出来,负面的高慢、轻视、无所谓全都出来了,导致发生很多问题。最后发现学法没效果,烦恼越来越大,造业很厉害,或者自己心里没有实质性的转变,就一下子崩溃了。
我们都忘记了自己学佛之前是什么水平,那叫做“烦恼众生”,有很多恶劣习气,已经串习成这个样子了。譬如自己是独生子女,非常任性,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个烦恼非常重。或者根本没有轮回观念、因果观念,只是宿世的一点善缘,这世跑到佛门里。由于学法时没有谁要求你按次第,结果你很快听了一大堆,拿大法包装自己,误以为自己了不得,其实心里还是旧有的那套东西,只不过在外面包了一层佛法。由于没有人折伏你这个习气,后面就变得无法无天,没人管得了了。
要知道,这时候你相续的状况跟原来没什么两样,因为在最初步的佛法转心上一点没做。这样外面包上非常大的法,里面对现世法的耽著一点没去掉,再加上学了一点空性,就落到“恶取空”里去了,或者说落在断空里了,认为这些不要紧,没什么因果,要自由自在的。这样,法跟他恶劣的习气合在一起,他就肆无忌惮地做各种事。再说,第一个暇满的观念都没有,使得他学得越久越混日子,连一点道心都提不起。
就像这种状况,我们二十多年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就发现走错了路,因为起点上没有真正在修心上用功。该做的功夫不愿意做,觉得自己很高,一直忽视基础。譬如说,我们没去学《念处经》,轮回因果的观念就没有。看轻了业果观念,把记住的一句结论当成自己已经建立了它。因果只有一句话,它普遍到一切时空当中。而你过去几十年熏的都是唯物论、非业论、无前后世论,怎么可能轻易在心里出现业感缘起的观念?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学了高的就忽视了它,没有在心里建立因果观念,就发现道上一点进程也没有。这样又匆匆忙忙去受戒,根本不知道戒条是什么,然后认为不要紧,可以随便做的。到了后面才发现,由于最开始观苦上没过去,心上没转化,所行的法跟自己的相续根本不吻合,相续非常低,所受持的法非常高,这样根本没办法契入。发现底层在动摇,最后底上一动摇就整个崩溃、全盘皆输。
我们现在就感觉,如果一开始能在基础上下功夫多好啊!比如在因果上面,如果我早一点用功,花上一年两年,非常努力地学修,让它稳固。这样一旦有了成效,我就真正转变了,真正有了因果观念,一举一动能够开始跟法本的要求靠拢了,才有一点真实的东西。如果我不这样做,那法本上的东西很快会变成我口头的话。但是,我的心没有做过功夫,一点不转动。这样,表面上再怎么说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离自己的心态也相差甚远,一直随心所欲,认为什么都不要紧,像这样就完全落在自欺里。这是为什么呢?就是看不清学法要按步骤来,每一步要有相当大的量。在你完成这个量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其他,如果还不按这条路走,那肯定终身无成。
现在我们要很现实:我是一个非常有限的人,时间很有限,再不按照这个次第修行就来不及了。譬如说,你怎么去转你的心?因果观念怎么在心里建立?之后行为再怎么转动?比如说它要两年,而且需要非常努力。但是你现在根本不顾及它,这样再过二十年你也没有任何进步。
因果观念要熏两年才能在心里扎根,其他的苦谛、出离心、菩提心在心上转动要多少年?这样算下来肯定没多少时间了。你还能忙什么?很多人忙一大堆法本。现在的人特别随意,只是说好话,再怎么承诺都是假的,根本做不来。到了没办法做的时候,他就不管了。连一个都吃不透,怎么能抱那么多?再说,只要一个通了,其他都不太难。像这样,精力集中在一个要害上,会有一步步的进展,你自己也感觉走得特别稳,每一步都没有骗自己。
你应该承认,入佛门之前的状态真的非常惨,心里熏习了很多恶劣习气。一入佛门,应该承认自己是佛教里最低的小学生,应当从“1+1”开始学起,而你却以为自己水平非常高。这样连加法都没学,后面的减、乘、除根本做不来,还高谈什么?同样,佛法里的修心都是从很基础的地方开始转的,这切合我们的实际状态。但我们高估了自己,以为自己是不得了的人,这时就出现了骗局。如果不注意调整,三五年很快就过去了,再不调整的话,十年后绝对是“老油条”,谁都说不动。问问自己真的有内涵吗?心里是空的。当然外面装得肯定很大,很不得了,但是摸摸自己的心也知道是空的,非常虚。像这样,很快就到命终,那时怎么办?
我们一计算、一衡量就知道:如果我再处在无目标、无重点、不依次第的状况,肯定一事无成。如果现在能纠正,当然也不必期望太高,我们是凡夫,只要一年当中你的精力集中在一个要点上,非常听话、非常努力地做,一年后你再去计算一下:这一年我下足了功夫,但只进步这么一点。如果我不下功夫,就会退步很多,根本没什么收获。这样你就很现实了,发现一年走不了多少路,这时会开始可怜自己:再不抓紧时间,我这一生就算完了。我应当百倍珍惜,不管怎样我都要一直修到底,至于修到什么程度,那是因缘决定的,没办法假想。像这样一直修到死,自己就没有遗憾,不会后悔。这就很现实了。之后你肯定想:我一定要往生西方净土。自己心里就能够断定。
如果你整天活在幻想里就很危险。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你一年当中真心诚意地去努力,然后计算一下自己能走多少就很清楚了。再反过来想,如果你一年里没有目标、没有重点,也不按次第走,随心所欲,你能学多少?想想我们过去的状况,能很明显看清这一点。
譬如最开始是到书店买书,买一大堆,左看右看,这样混过去五年。后来会发现这跟正规学习根本不一样,正规学习按次第来,几个月就超过过去几年。那样凭感觉随便翻,一点用处也没有,只会口头高调,没有真正掌握法义,全部浮在表面。
再后来,就开始收集磁带,攒了好几箱。然后就是光盘,开始是小袋子,后来是大袋子,越来越多,这种收集的人基本是不会停的。这种做法是很可笑的,为什么呢?比如说他收集一大包光盘,每一个光盘里都有很多课。如果每天认认真真听,可能十辈子才能听完。但是他自己骗自己,说我以后一点一点地听,其实基本没怎么听。
后来有了网络,他的贪心又大,对于各宗各派各大师的法就都要去收集、去听,这样又是一大堆,听这听那。他的幻想是:我能够成为一个佛教博士,或者佛教大成就者。他的想法非常简单。人的非理作意太夸张了,这都是不合理的。但他自己会想:我一个阶段修成这个成就,一个阶段修成那个成就。最后发现他什么成就也没有。
或者他说:这个论我要学,那个论也要学。由于心力分散,只是左学右学,从未好好地思维一点、回顾一点,而且心非常乱,就跟乱吃东西一样,又吃这个又吃那个。最后一检查,发现根本没什么效果。或者到了年底给自己算个账,坐在这里想,问一下自己的心:我今年学了这么多,现在我能记住几个名词?发现连一些基本名词也记不住。到底在讲什么?心里是空的。
这是什么原因?就是每一次都没有目标,只是习惯性地看、听,自己有一个假想:我这样学功德肯定很大吧?合乎轨理才有大的功德,有没有利益要看心上有没有触动、有没有进步。你有变化吗?
很多人说:我听得乱糟糟的,听之前状态还好一些,听完后更加地空虚、杂乱,没办法整理。好像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不在网上没办法过日子,以前有的功课现在也做不了,静下心来看书也不可能了。好像整天都在赶,赶这个会那个会,听这个法那个法,心识串习的等流一塌糊涂。再说,听过之后他没有消化,反正听到什么就往脑子里塞,这在缘起上是有问题的。
如果平常缘着一个东西去做,一天、两天、三天,就很持续,学的是一个内容,心会很稳定。如果我们第一天学低法,第二天学高法,前一天学苦,后一天看乐,次序上就乱了,心也就跟着乱了。这一点很容易发现。比如心里握住一个所缘,持续地用功,一段时候会出现一点热量,你也觉得有一点收获。如果这期间发生很多事,遇到各种情况,不能持续,就发现连这一点收获也保证不了,效果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心要专注在一个所缘上才有力量。
按照过去的情况,住在一个很清净的地方,跟外缘不接触,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是一级一级按次第学。过去时代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听课。比如一年里只学一个法,一天天地讲下去,人的心就缘在上面,是按次第来的。先不说修行,在闻思上他会一点一点学懂、学清楚,心也是很安稳的,不会像竞争时代不断地赶。这样就能学出成绩来。当然成绩有大有小,但每个人都在走很踏实的路。修法的时候,也是按期按量来修。
但现在整个反过来了,非常乱。我们处在这个时代,一定要问问自己,不断反省,否则一辈子全完了,一生毫无价值。你自以为每天很有价值,但实际上,缘起一错乱就不出效果。要反省:很多年来,我一直处在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如果还这样过下去,就可以给自己授记:将来也不过如此,不走下坡路就算幸运了。每个人都要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办。
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以为在说别人,其实就是讲每个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
如果大家还是定不下来,那最好算一下。比如今年45岁,如果无常感比较强,就想:我只能活50岁,纯粹修法的时间不过两个月,这能干什么?这两个月应该怎么用?比如你学《释量论》,都45岁了,记都记不住,还能思维什么?几年学过去,合起书什么也没有,不知道怎么修,到时候就会恐慌。如果你无常感不太强,认为能活60岁,应该想到60岁以后就没有了,那修法的时间就只有六个月。你要把这六个月用在像年轻人一样学几部论上面吗?那也很快就过了,过了以后,心里就发现用不上。为什么呢?因为记不住,思维也运转不起来,发现学后面忘前面,学完了也到了死的时候,用不上了。这样就很清楚。我已经45了,没有多少时间,我现在要开始抓重点,不能随便乱用。三年五年一用过去,我这一生就差不多彻底空过了。
所以我们就能断定,只有这一点时间。就像只有100块钱,那就不能买其他的,只能买米面,因为天天要吃,天天能摄取。如果买一些没用的很花哨的东西,或者自己用不上的,那到时候就出现困难了。这样就能断定,时间不多就要抓住几个要点,当下就用得上、临死的时候管用的。
不但后半生的线路能定,而且每个月、每一天也能定,不能再乱用了,一乱用就没有了。比如回想前一个月,没上几节课,没抓到什么,心散乱的时候一点点也记不住,更不用说心里有一个很深的观念,生起一个“我要改变自己”的心。在佛教里也是随波逐流,这样一个月得不到什么,一年也不过如此。
这一年马上要过去了,但是这一年抓到了什么?这一年什么都没抓到,往后还有更好的吗?这是幻想。如果你现在抓得很好,可以说明年有可能更好。现在我们肯定是下等修行人,为什么呢?观察一年以来进步不大,进展很小。自己就能断定,就这么几个来回一生就结束了,我还能做很大的打算吗?
再放长远一点,三年也很快过了。对大家来说,三年可能学一部论,很快就完了。过后你检点一下:我真的用上了吗?心上有多大转变?是不是转凡成圣了?发现也没有好多少,听是听了一点,名词记得一点,看书熟悉一点,但是道上的进程很缓慢。一生没有几个三年,如果无常很快,没过两个三年就见阎罗王了,我们还能乱用时间吗?
就要像这样,现在我们得承认自己不行,条件不够了,寿命只有一点,精力也不行,各种因缘的冲击也很大,自己的心还没调理好。所以一定要好好地抉择一下,这仅有的一点机会该怎么把握?否则临终肯定后悔。所以自己就能决定:一定要抓住一个要点。而且自己能决定:越深的法难度越大,这个当然希求,但是我要从自己脚下开始走,从自己能够行的地方一点点做。这样我今天有效果,明天可能也有效果,到临死的时候就会有效果。如果我一味空谈,不是在脚下走路,而是浮在空中走,这样,今天是浮的,明天是浮的,到临终也一定是空虚一场。因此,我要抓住我能把握的东西、有效的东西。
一个月只能做一点,所以一个月要抓紧。一个星期只能做更少的一点,所以一个星期也要加紧。每一天这么两三番就过去了,只有这么一两次机会,那更应该抓紧。我们这么理智地去看,就发现的确是个有限的数字,不能做无穷的妄想,否则是非常可笑的。
从前我们会做加法,年轻的时候妄想大,好像什么都要抓,但是过了四十岁就想着要做减法。再不做减法,的确是极大的失败,最后会输得很惨。这是关系到自己往后前途命运的事,走好了会有实义,但也不必幻想太大,只寄望于不断地增上,最终能生净土,这就即生解脱了。如果搞错了,有可能满盘皆错,最后一点实义也没有。或者虽然在佛教里,看起来也有些功德,但还是没有切中要点,临终的时候不管用。
所以,这么有限的、就像100块钱一样的光阴,一定要用在像米面一样的要点上面,摄取能够得解脱的资粮,希望今生能得一个真正的好处。那是什么呢?应当定在净土上面。所以我们是八个字:“生重前行,死归净土。”这对我们中下根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理智的选择。
这样我们就想到:现在要做减法,不是做加法。时间很有限,把世间法全部减掉——那完全是耗费光阴,就像不能拿这100块钱去买毒品、买香烟、买酒等等那样。在佛法里我买切要的,不能买一些花哨的东西。我要买一个我能用、能修的东西。这样定好了以后,我就在已经确认的、契合修持、一贯体系的法里面做加法,把有限的光阴都投资到里面。那么,选择《龙钦心髓前行》就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事了。
在佛法里我选择了修心,因为已经老了,记不住了,不能像年轻人一样泛泛而谈。我花那么多时间去搞,最后连几个名词都记不住,有什么用啊?我花不起!花几次我就没有了。看看周围的老人,过了六十岁就糊涂了,七十岁几乎没有记忆力,那时候心里就慌。像他那样还能转变吗?想想就可怕,他的观念、习性非常顽固,已经很难转变了。
现在心还能动一动的时候,要赶紧趁热打铁,要在自己的心上修。现在转不了心,以后就更难。心自己也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学佛之前熏成什么秉性?真的很恶劣。每个人都有自知之明,看看时代的状况,自心串习坚固的恶劣性格,就知道绝对不容易转。好强大的颠倒习性!如果再不转一转,过了这个时期就更困难了。
像这样,承认自己很差,也就能够决定:把时间多用在内在修心的法要上。这样外法上要减掉,内法上要增加。佛一再教诫我们,譬如说供养一百位像舍利子、目犍连尊者这样贤瓶般的圣者,还不如一念忆念无常殊胜。或者说以无量七宝布施,还不如对普贤行愿、对菩提心生渴仰的功德大等等。或者说布施众生一抟之食,有菩提心摄持的话,就超过了无量无数其他的福德。诸如此类,都表明内法重要。
所以说外观百种法,不如内观心。这就知道:在外法和内法里,我要定在内法上面,不能整天在外面参加一些活动,那样我的时间全部耗掉了,没办法集中精力在最根源的心上用功。所以能够决定:我要在内法上用功。
然后,在杂法和专法里面,自己也想到:如果今天学学这个,明天学学那个,心思分散了就不能聚焦。虽然阳光都是热的,但是不聚焦也不能达到燃点,因此,我要选择专法,专在一个上面。这样绵绵密密地用功,的确是走稳了路。如果不这样走,就像夏季雨点的比喻那样,东下一点,西下一点,还没落地就干掉了,这样没办法聚成流,更没办法壮大。因此,我们就定在一个龙钦心髓的体系里。当然你有其他选择也可以。总而言之,这是一条很好的修行之路。
然后,在它的大的板块里尽量用时间去充实,而且按照次第,从最下一步开始稳稳当当上去。最下一步最容易发展,如果每一步都能真实地发展,临死的时候会发现是充实的。如果不按这样一步一步在心上实际起来,只是口头空论,那就只是谈得高,里面没转动,这样一直玩虚的,到最后就发现不管用。
《前行引导文》说:“舍弃前行法的修行无有芝麻许实义”,这就说得很明确。所以我们应该安下心来,承认我是这样的根机,只有这么一点时间,应当守住一个要法、一个切实的法,在自心上不断地充实努力。另一方面也发现,这个一旦修成了,一即无量。也就是说,这样做并不是舍弃了其他法,应当知道一切法都摄在这一个里面。如果走精要的路线,一步步上去,最终得成就时它会贯通一切法,要像这样来认识它。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力量、精力方方面面都很有限,一天就只有这么一点。如果能集中在一个上面用功,就会引出一点效果来。如果三五天连续用功,会发现热气多一点,心上转得更多一点。但是,如果我放弃这个方式东学西学,自己也会发现不灵。
我们很有这种亲身体验。比如说我要学好《前行》,就应当时时最先提前行,对它上瘾,其他不管,首先修一点前行或者讲一点前行。能这样保持就形成了惯性,会一直相续,一段时间后发现还是在前行上转动。而且,每一次守定一个题目,譬如学《念处经》,就要每天坚持,一有机会就学,每天两次或者三次,一个月下来就有七八十次,这样就串习成流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很努力、很注意把握的话,一个月都有很多观念上的进步。从前没有懂的懂了,很多观念开启了,心上也有很多的转动,开始畏惧因果,觉得要断恶行善。这样就会有一点实质性的进展。
如果这期间没有把握好,放在别的地方去了,一曝十寒,或者说中间发生了中断魔,被其他东西冲没了,就发现根本接不上。热量一下子冷掉了,有这样的危险性,这个很明显。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一定要注意要沿着一条很稳健的路线持续地上进。而且它是按照次等来的,次第乱了就没有效果。还要特别注意保护。这样我们能认定自己该怎么做。
我们同时会发现,即使是这样努力,非常非常地努力、相续,进展也不是那么大,好像离自己的幻想很远。当然,这可能是自己个人的情况。但时代因缘的状况的确相当不容易,不然为什么说末法时代守一天戒有那么殊胜的功德,就是因为十分地难。
这样才知道:哦!我反正按这样走,至于走到哪里要看因缘,不是由自己的意愿来决定。但是,这样走起码不会骗人骗己,不会变得更坏,起码在不断地升进。这样再看,一生很短暂,马上就走到头了,因此要抱定净土,时时跟净土结合。所以要两手抓,一手前行,一手净土,前行代表修心。两个合起来,这一生的确会走得比较踏实。由于事先看清的目标就是这样的,那么临死的时候自己也很坦然。反正就是这么一回事,该做的也做了一些了。
思考题
1、反省:目前我的修行是否处于无目标、无重点、不依次第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怎么造成的?
2、我这一生能有效利用的时间还有多少?结合过去一月、一年、三年的状况观察。
3、对自己今生的修行应当怎样做一个合理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