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三、于四金刚处生起信解之利益分二

《宝性论略释·弥勒教言(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校量功德品第五

丁三、于四金刚处生起信解之利益分二:一、以殊胜赞叹之方式宣说;二、以异门说彼。

戊一、以殊胜赞叹之方式宣说分二:一、四金刚处难证之理;二、证悟彼者获益之理。

己一、四金刚处难证之理:

佛种性与佛菩提,佛陀法及佛事业,

清净有情亦难思,此等唯是诸佛境。

有垢真如的佛种性、彼上客尘垢障极为清净的佛菩提、十力等功德的佛法以及佛事业之此四金刚处,即使是大部分客尘障垢清净的有情——诸大菩萨也不能如实思议,其他更不待言故,此四金刚处唯是导师诸佛的行境。

己二、证悟彼者获益之理分二:一、超胜其余方便善根;二、能得殊胜智慧之根据。

庚一、超胜其余方便善根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辛一、略说:

具慧信解佛境界,成佛功德聚之器,

于此不思德聚喜,映蔽一切有情福。

若具慧者依教信解佛陀的四种境界,彼即成为盛取不可思议佛功德聚的法器。于凡庸不可思议、具功德聚的四金刚处生起欢喜的善根,能映蔽未与彼相应的一切有情布施等所有福德聚,因为没有能超过此者的法故。

辛二、广说分三:一、超胜布施供养;二、亦超胜持戒;三、亦超胜修行。

壬一、超胜布施供养:

若人为求菩提果,珠宝严饰黄金刹,

佛刹尘数日日中,供养一切诸法王,

余人于此仅闻句,闻已生起胜解信,

依此所生之福德,较前布施德更多。

若已发起求取无上大菩提的意乐,以无量佛刹微尘数的无量如意宝珠严饰的广大黄金刹土,日日相续不断,于殊胜对境一切法王出有坏恒兴供养,虽能增上极多福德,然与此相比,无须说证悟此四金刚处,若人即使仅闻文句而生信解,所获善根也较前布施所生广大福德更多。

壬二、亦超胜持戒:

若有具慧为求取,无上菩提经多劫,

身口意业无勤作,能护无垢诸律仪,

余人于此仅闻句,闻已生起胜解信,

依此所生之福德,较前持戒德更多。

若有具慧者已发起求取无上菩提的意乐,历经多劫久时,由身口意三门的串习,不须难行勤作趋入之力,即能护持不被微细过失所染的戒律,由此虽生广大福德,然与此相比,无须说证悟此四金刚处,若人即使仅闻文句生起信解,所获善根也较前持戒所生广大福德更多。

壬三、亦超胜修行:

若人修持能息灭,三有烦恼火静虑,

修持天梵至究竟,菩提不动之方便,

余人于此仅闻句,闻已生起胜解信,

依此所生之福德,较前静虑德更多。

若人于世间修持具有能息灭三有烦恼火功德的静虑、诸天四禅、梵处四无量达到究竟,获得于菩提不动的方便,由此虽生广大福德,然与此相比,无须说证悟此四金刚处,若人即使仅闻文句生起信解,所获善根也较前静虑所生广大福德更多。此等仅是将《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之义摄为偈颂而已。

庚二、能得殊胜智慧之根据:

何故以施得受用,持戒升天定伏惑,

慧断烦恼所知障,此胜闻彼为慧因。

如是与布施、持戒及修行所生的广大福德相比,听闻四金刚处所生的智慧更殊胜,其根据如何呢?布施能成就圆满受用、持戒能得善趣之身、修静虑仅能压伏烦恼,然如是证悟的智慧是能断一切种智障——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的真实方便故,闻此四金刚处更殊胜,又因为证悟的智慧是由听闻四金刚处之因出生故。

戊二、以异门说彼分二:一、得究竟利益;二、得入道利益。

己一、得究竟利益:

自性住与彼转依,彼功德及成就义,

如来智慧之境界,四处如上已宣说。

于彼具慧信解有,力及具足诸功德,

成就速疾能获得,善逝果位之缘分。

自性住种性、彼转依之菩提、菩提之功德、由功德成就他利之事业,此等唯是胜尊佛陀智慧的境界,本论以上已说此四处。于此,诸具慧者依次对一切众生周遍具有种性生起胜解信,于能得菩提之力生起欲乐信,于与彼无离本具的功德生起清净信,也就是说具有三种清净增上信解,由此成就入菩提行疾得善逝果的缘分。

己二、得入道利益分二:一、发心生起无上菩提心之利益;二、加行趣入六度之利益。

庚一、发心生起无上菩提心之利益:

如此不可思议境,信有如我亦可得,

得果具足诸功德,于此由信胜解故,

欲勤正念及静虑,智慧等诸功德器,

菩提心于此等中,定当恒时善安住。

为何速疾能得无上菩提果呢?因为相信存在或具有不可思议四种境界、信如我者亦可得彼以及信所得果具足二利究竟的功德,由具此三种信心而生胜解故,于圣法之欲、于善法勇悍之精进、于所缘不忘失之正念、一心专注之静虑以及辨别诸法之智慧等不可思议功德之源——如器皿般的菩提心宝,在彼等菩萨相续中恒时极善安住,因为了知自他一切悉皆具有且能获得故。

庚二、加行趣入六度之利益分四:一、圆满波罗蜜;二、彼等摄于三类福中;三、认定违品二障之体相;四、获殊胜对治之智慧。

辛一、圆满波罗蜜:

彼者恒住菩提心,故彼佛子不退转,

圆满福德波罗蜜,以及诸善得清净。

福德五种波罗蜜,于彼无有三轮执,

是故彼等皆圆满,断除违品是清净。

彼者恒时安住菩提心故,诸学道佛子当于圆满菩提中不退转。由福德聚的五波罗蜜已圆满并得清净故,能映蔽其余福德并获得诸多善根。此亦,所谓福德即是前五波罗蜜,于彼,无有施者、受者、施物等能作、所作、作业的三轮分别故,福德圆满;断除施等各自违品悭等五障故,善根清净。

辛二、彼等摄于三类福中:

施所生善是施福,戒所生善是戒福,

忍定二种是修福,精进遍行于一切。

此亦,在福德分的五波罗蜜中,施所生福是施类福,戒波罗蜜所生福是戒类福,忍定二者所生福是修类福,精进则是遍行于三者的助伴,此等与如上三类福相同。

辛三、认定违品二障之体相:

三轮虚妄分别心,承许彼为所知障,

悭等虚妄分别心,承许彼为烦恼障。

彼之所断者,承许对能作、所作、作业三轮的虚妄分别心是圆满波罗蜜的障碍——所知障,承许违品悭吝、毁禁等的虚妄分别心是清净波罗蜜的障碍——烦恼障。

辛四、获殊胜对治之智慧:

若离智慧无余因,能断烦恼所知障,

是故智慧最第一,慧依闻故闻最胜。

若离证悟殊胜义的智慧,更无其余能彻底根断二障的因故,较前五波罗蜜,智慧最为第一。智慧的依处是如理听闻宣说四金刚处义理的诸经论故,闻法较施等三类福更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