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七愿王——请佛住世

《普贤行愿品讲记(上)》 ︱ 智圆法师 讲授 ︱

(一)标释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

如何请佛住世?佛无生灭,并非以祈请才住世。然而,随众生心有生灭的显现,众生心染污,佛就舍寿而去;众生心清净,佛就现前。而且,心越清净,所现的佛也越殊胜,凡夫、二乘人心清净时,现化身影像;福德增上,现八相成道的殊胜化身;登地见法界,现报身佛说法;彻证法界,与十方佛同共一法身,恒时不分离。

如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时,证入一旋陀罗尼,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他见释迦佛还在灵山会上说《法华经》。所以心清净才能请佛住世。

(二)愿王之相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在何处请佛呢?尽法界、虚空界处处遍请;请哪些佛住世呢?请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住世(不是只请一尊佛而不请其他佛,我们成佛时与十方诸佛同共一心,离都离不开,所以因地发愿时普请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一尊佛也不遗漏);在何时请诸佛住世呢?在诸佛即将示现涅槃时。

是否只需要请诸佛住世,而不必请菩萨、声缘、善知识住世呢?并非如此。请佛住世只是就最殊胜立名,实际是遍请一切三乘圣贤,不是偏请;或者,请佛住世可广义理解为请觉悟者住世。本来,“普贤”是“遍善”、“满善”的意思,不遗一法,包罗一切。现在,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一切善知识都是觉悟者,只发愿请高位不请低位,劝请住世的行愿则不圆满、不称性,不合于愿王之相。比如阿罗汉将入涅槃,若无动于衷,不请住世,则心已被无明障蔽,与普贤本心不相应。所以,应遍请一切觉悟者,底下说“我悉劝请,莫入涅槃”,“悉”正是表达一切劝请的意思。劝请心需要至诚恳切。

请佛住世多久呢?请佛住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即发愿要尽心量,不应有限量。我们的心愿是佛能永久住世,利乐众生。所以要把心发到最大,祈请佛住世到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虽然佛住世多久观待众生的因缘,但就劝请者来说,劝请之心不可不发圆满。比如给予众生安乐,如果只发心给他一半,那就没有尽心,因为还有所保留,还有悭执。所以发心要穷尽心量。

劝请有何目的呢?“唯欲利乐一切众生”。又出现了“一切”,普贤愿王方方面面愿心都发到最大量,这才称性,如果只发心利益少数亲友或某一类众生,就未免狭小了。所以,因地发愿必须圆满、周遍,由此成佛时就能周遍地利益众生。

问:佛本常住世间,为何要劝请住世呢?

答:众生心不清净,不见如来;纵然心开意解曾经见佛,但心识暗昧,佛仍不现前,所以应请佛住世。归于自心上说,劝请即依智不依识,常常作佛观。心智清明,则常见佛不涅槃。以色见、声求,则是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瞥尔起心,尘劳相续,观慧间断,则不见佛,名诸佛灭度。《华严经·出现品》说:如来常住清净法界,随众生心而示现涅槃。佛子!譬如日轮出现,普遍显现世间,在一切净水器中,日影无不现前。水器若破裂,则不能现前影像。佛子!你认为如何?日影不显现,能归咎于日轮吗?这实是容器损坏,并非日轮的过失。佛子!如来智慧日轮亦如是,普遍显现于法界,没有前没有后,一切众生清净心器中,佛身无不影现。心器常清净,常见诸佛身。心污器破裂,则不能见佛。

所以,请佛需要自净其心,心清净,佛自现前,这和“欲得净土、当净自心”、“心净则佛土净”是一个道理。

(三)总结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就自性佛而言,佛性并非请才安住,不请就不安住。那怎么叫请佛住世呢?心中觉悟,常生智慧,佛就安住;心不觉悟,即使佛在,也像远在天边。如同穷人衣里本有明珠,没发觉时,就不得丝毫受用。现在请佛住世,就应请出觉悟的自佛,念念不迷失。

那么,何时自佛不住世呢?向外驰求名利时,竞争人我时,颠倒梦想时……自佛就不住世。

为什么说请佛住世是极关要的修行呢?因为一切法中最尊贵的就是佛性,认识了它,一切无非佛性的妙用,运水搬柴,皆是神通。不识自性佛,它就隐没不现,这时就恶仆凌主,妄识当家,造成六道轮回。所以自性佛不住世,就丧失了根本,成了漂游在虚空中的游魂,成为颠倒迷乱的众生。

觉悟最为重要了,常常应唤醒主人公。声声唤醒主人公,佛就在心头,行住坐卧念念觉悟,就是请佛住世。我们尊重己灵,哪有不请佛住世的呢?世间人喜爱珍宝,都爱不释手,时时守护,但他们没有智慧,不知道一切法中最尊贵的是佛性。布袋和尚说:“只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妙用纵横可怜生,一切无如心真实。”这是赞叹心性最为灵妙,其它神通变化都不算什么,都不如心真实。知道这一点,我们应常请心佛住世,不要再迷失本性、离家漂流了。日夜向外逐取客尘,有何意义呢!要念念唤醒自性佛,一念打失,佛就隐没了。

这样请自佛住世,请到何时为止呢?请到成佛为止。到成佛时,了无虚妄分别,常遍的佛性无遮障地全体现前,这不是佛常住吗?心性本来常住,不再迷乱入生死,连最细的妄念都消尽了,这是彻底请佛住世。所以,请佛住世请到究竟,就是成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有人只请自佛住世,不请他佛住世,只请果佛住世,不请因位佛住世,也是偏堕,陷在自他、高下的妄分别中。然而,普贤愿王的请佛住世是自他、高下一切佛遍请的。

请佛菩萨、声缘、善知识住世,也关乎有情佛性的苏醒。觉悟者是整个世间的如意宝,他们能长久住世,就可以觉悟无量众生。众生本有如来藏,无欠无缺,唯一缺少的是觉悟者的助显,所以为了众生佛性的觉醒,理应劝请一切觉悟者住世。《入行论》云:“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请,住世无量劫,莫令世间迷。”(如果得知佛欲入涅槃,应速速祈请佛陀住世无量劫,莫令世间众生迷乱。)

《法华经》上讲:一个人进了塔庙,以散乱心念一声南无佛,或者一个小低头,都成就佛道。为什么呢?因为众生本具智慧觉性,碰到外在因缘的助发,终究是要成佛道的。以此类推,我们劝请十方诸佛住世,对无量众生显发如来藏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从自己心佛上说,不请佛住世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由于不能唤醒自性,常遍的自性佛就隐没不现,这时人忘了自性佛,就开始颠颠倒倒地逐取幻化的声色,就像梦中迷乱了,不断缘梦境愚痴颠倒,起贪嗔痴,受苦惊恐,不知回头。我们不请佛住世,心就陷于迷乱,大好的天真佛做庸俗、下劣的行为,满脑子想我要享受什么,怎样才能得到名利,无不是生死岸边事。从早到晚,不自知是佛,整日六尘里攀缘,虚生浪死,何其可悲。自性佛就安住在心头,是那么周遍广大、具足无量性德,可怜众生不知自尊,反而作践自己,堕落为地狱、饿鬼、旁生。

所以,不请佛住世的后果:佛性本来不生不灭,却以妄想分别枉受生死;法身真我本来常恒周遍,却妄执子虚乌有的自我;佛性本具无量性德,却不随顺清净缘起,开发智慧、慈悲、三摩地等,反而愚痴、残忍、障碍重重。所以,不请佛住世,以无明力就令无量业惑、生死住世,请与不请大有差别。

所以,我们须臾不可离请佛住世,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虚妄分别起,佛即不住世;虚妄分别息,天真佛现前。“念念相续”,即念念自觉;“无有间断”,即妄念不起;“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即语默动静体安然。有情都有佛性,都应回归法界,因此应一切时处请佛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