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教史大宝藏论》 ︱ 布顿大师.著 ︱
敬礼薄伽梵[1]释迦狮子[2]
发心积福无漏乐[3],所生威焰难忍光,
三身[4]究竟大宝体,具无量愿离二取[5]。
二障[6]云消引广道,种种隐现为利他,
无垢教语光明网,百千光芒照十方。
梵天[7]惊心并倒引[8],能瘦千眼[9]神医等[10],
三域[11]世尊前许誓,骄横耀众失威光。
牟尼[12]数论[13]与足目[14],明论[15]、天衣美此生,
增广[16]、驼、驴、蚁、枭类,眼见坏因尽肃清。
现观意乐求义满,能成甘露现上根[17],
声闻[18]缘觉[19]菩萨众,由彼善趣花开放,
芳香引来如蜂群,嘤嘤鸣声咸来集,
愿采如鬘妙花粉,酿二利[20]蜜如日辉。
为离一切诸迷惑,灭除常断恶见群,
并舍毁赞等八法,及离善神诸讥毁。
离诸贪欲爱众生,愿法久住利世情,
诸法虽超言说境,由言集法敬供生。
由佛所授记,宏法无垢业,
为持诸正法,三乘[21]教理明。
如理宣佛经,显扬圣者意,
悲释无谬义,我礼诸圣群。
遍智[22]佛陀来雪岭,语教法流极充盈,
释论千叶庄严海,善译诸师前礼敬。
三学[23]金网善覆饰,四摄[24]支分生坚稳,
以说、辩、著胜敌方,西藏诸师前礼敬。
善从大宝经教立,妙观正见净治生,
复以言词作庄严,如剑断我疑网情。
具足功德上师众,荷重大师有二十,
特殊恩重有六师[25],我常皈依虔信诚。
如同慈母善培养,人中狮子莲教林[26],
如蜂喜花来依止,无边法中我慧生。
如是我亦生意乐,愿渡佛经海无垠,
虽难通达其底蕴,或能获得奇义珍。
得如穷人手中宝,是我嘉言无垢论,
若以较量嫉恨心,正净立场难取信。
无取但受甘露法,能除自心痛苦情,
若能采取部分义,揣能灭除忧苦根。
以此为除智贫乏,并对求义诸人士,
增设广大法喜筵,大宝藏论[27]门启通。
从中生出大小乘,各种意趣殊胜宝,
随汝欲求取受时,愿由无碍意乐心。
依此可知,由卓越的诸法王继承人士,他们运用具足导师释迦王佛四神足[28]的大军,战胜广大的魔敌,而以四摄隐蔽应化有情[29]于成熟的境域,作出常转一切应有尽有法轮的诸大法王的教政。这种教政是清净美好的抚治善规,能成为人天一切众生的利益与安乐的根本。因北,对于如是善规,理应喜悦!而且应当知其生善之因。除说、修二者外,并非有其它方法。至于“修”也是以闻、说为加行[30]。因此,当说闻、说二者之理。此中有如下四总纲:
第一总纲 明闻、说正法的功德
第二总纲 明所闻、说之法
第三总纲 如何闻、说及修学法
第四总纲 所修之法如何而来的情况
注释
[1]薄伽梵:梵语,意为“出有坏”。谓出离忧苦,有六功德,坏灭四魔的,佛世尊。
[2]释迦狮子:释迦牟尼的别号。
[3]无漏乐:《词藻》称“甘露食”。是说断离烦恼障、所知障,即不堕生死轮回,故称“无漏”。于此无漏空性中不离大乐,犹如受用甘露妙食,不堕生死具无量大乐,故称“无漏乐”。
[4]三身:即佛的法身、受用身、变化身。
[5]二取:意为断能取和所取的执著,即精神和物质,意识和外境的执著。
[6]二障:即烦恼障和所知障。所知障指习气。
[7]梵天:即大梵天、梵众天神等。传为创造之神。
[8]倒引:又称遍入天神。传为保护之神。
[9]能瘦千眼:“能瘦”是迷信所说制造旱灾的鬼神名,“千眼”即帝释天神。传说此神有千眼,为神中之王。
[10]神医:传为吠陀时代的医仙(?)。
[11]三域:即天上、地上和地下。此节指三域诸神在佛法的猛焰威光照射下,尽都失去光彩,诸外道邪说皆被肃清。
[12]牟尼:这里指的是古印度一种持牟尼戒(能苦行)的外道。
[13]数论:即数论师,古印度一宗教派系名。
[14]尼目:即足目仙人,古吠陀典中一仙人名。
[15]明论、天衣美此生:“明论”即精通古吠陀典籍的外道师,“天衣”亦为古印度外道师名。这些外道都是以美好此生安乐为目的。
[16]增广、驼、驴、蚁、枭类:“增广”、“驼”、“驴”、“蚁”都是古印度外道师名。说这些外道尽管如枭鸟不祥的乱叫,但佛法正理兴起后,他们的邪说都被肃清。
[17]现上根:即能成为人、天善果的根器。
[18]声闻:佛的声闻弟子,属于小乘,有声闻四部。
[19]缘觉:或称独觉,小乘之一,又称独觉乘。
[20]二利:即自利和利他,都达到究竟佛果。
[21]三乘:即声闻、独觉和菩萨三乘。
[22]遍智:谓通达一切智,即佛的名号之一。
[23]三学:即戒学、定学和慧学。
[24]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四种摄事。
[25]六师:古印度称龙树、圣天、无著、世亲、陈那和法称等六大佛学家为世界六庄严。
[26]人中狮子莲教林:“人中狮子”是佛的称号之一,“莲教”是指佛教法如莲之洁香这样的“林苑”。
[27]大宝藏论:是布顿所撰本著《佛教史大宝藏论》。
[28]四神足:指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即具四如意神变。
[29]应化有情:即应当度化的众生。
[30]加行:即预备阶段、预备工作、先行之意。佛典译为“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