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愿王——随喜功德

《普贤行愿品讲记(上)》 ︱ 智圆法师 讲授 ︱

2、随喜众生功德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注意,处所是十方一切世界;众生是这些世界中六趣四生一切种类的众生,六趣指地狱、饿鬼、旁生、天、人、阿修罗,四生指胎、卵、湿、化,总之是所有一切种类的众生;所随喜的功德是这一切众生中的每一个众生的所有功德,下至一微尘许的功德。

我们随喜不应有偏执。有些人喜欢分别,只随喜大功德,不随喜小功德;只随喜圣者功德,不随喜凡夫功德,这还是有偏执。经上讲“乃至一尘”,是说对最微小的功德也作随喜。

见人行善,获得安乐,我们应当随喜。别人行忠孝,就是我们心中有的忠孝;别人行仁义,就是我们心中有的仁义;别人行种种善,就是我们心中本具的种种善。随喜众生的善根,自己的善根也会得到显发。比如,见人忠孝,我由衷随喜,见贤思齐,我自心的忠孝也会被引发。我们自性中本具恒河沙数功德,一切众生的行善其实是在显示我们的自性,我们随喜众生的善根,也就苏醒了我们自性本具的善根。

有人想:人天众生具有种种功德值得随喜,恶趣众生有什么可随喜呢?难道他们也有功德吗?

虽然恶趣众生业重障深,但并非全无善根,即使堕入阿鼻地狱,如来藏也没有丝毫失坏。所以,地狱众生也有在受苦时生善心、忆念佛、祈祷佛等等。

再讲一个故事,三国时,魏将邓艾出征,军队进驻涪陵。

一次,他有空出游,见一棵树上一只母鸟正衔食喂雏鸟。他弯弓搭箭,一箭射去。母鸟闻声躲过,因为不忍心撇下雏鸟,又飞回了鸟巢。

邓艾一箭不中,又发一箭,这次射中了。母鸟受伤仍然挣扎着给雏鸟喂食,还衔了几样食物放在鸟巢里,像是在教子女如何取食。

母鸟连连哀叫,气绝身亡。雏鸟们从鸟巢中探出头来,不停地悲鸣。

邓艾见此情景,把弓箭扔掉,叹气说:“我违背物性,恐怕不久人世了。”

母鸟在生命垂危之际,还不忘哺育幼鸟,能说旁生没有善根吗?虽然它们以业力沦为低等旁生,但毕竟是有佛性的,所以在特定因缘下自然流露出善心。动物界里,义犬救主、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可歌可泣的善行数不胜数。实际上,有情善行都是如来藏受善缘熏发自然流露的。一切并非偶然,佛性苏醒时,自然就显现出种种的善。我们见到听到任何有情的善行功德,都应该由衷地随喜赞叹。

《入行论》云:“欣乐而随喜,一切众有情,息苦诸善行,得乐诸福报。”(以欢喜心随喜一切有情做安乐的善行及获得种种福报。)

3、随喜二乘功德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和辟支佛,无论有学或无学,他们修道证果的所有功德,我都诚心作随喜。

声闻有学位指三果四向,无学位指四果阿罗汉。缘觉有学位指一果向,无学位指辟支佛果。

这些有学、无学的二乘圣者部分或全部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具大功德,可以为众生作大福田,所以理应随喜。

按上面思路思维:为什么有情能发起出离心、守持清净戒律呢?为什么能少欲知足、勤修戒定慧呢?这都是因为如来藏遇到相应善缘,苏醒了善根,而触动心厌离生死、寻求解脱的。由出离心驱使,开始着手修解脱道,伏断生死根源的烦恼,由此就逐渐生起二乘有学、无学的种种功德。所以,这一切都是在佛性苏醒、逐步离障时显发的功德,可以说,就是尊贵佛性的妙力作用。对于这一切,理应赞叹随喜。

《入行论》云:“随喜积善行,彼为菩提因。随喜众有情,实脱轮回苦。”(随喜二乘修行者所有随顺解脱的善行,随喜他们证得圣果解脱轮回的功德。)

4、随喜菩萨功德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菩萨,他们修持的施舍头目脑髓、安忍有情邪行等的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菩提修持波罗蜜多的广大功德,我一切都作随喜。

《入行论》云:“随喜佛菩提,佛子地诸果,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意思是,随喜菩萨胜解行地、一至十地的功德,随喜菩萨能给予有情利乐的菩提心及一切对众生作饶益的菩萨行。

大家想想,在一个生命身上竟然发起求证大菩提救度尽虚空界众生的心,竟然为求无上道甘愿舍弃一切,行持如海的菩萨行,这一切不正是尊贵佛性在广大地起用吗?如果没有佛性,土木砖瓦能起这样的作用吗?所以对这一切佛性的起用,我们都应当随喜,就像游人见到雄伟壮丽的山河时,忍不住赞美欢喜那样,无论法界哪个有情,在他们发菩提心下至对众生施一口食时,我们都应欢喜赞叹。

总的说,六道众生、二乘有学无学、诸佛菩萨都在心性中,我们修随喜的时候,应该修普贤的广大随喜,不要有任何局限和偏执。一切有情的善行功德都在这一念心性中显现,称合本性地作随喜,就是对心性中四圣六凡无量无边的善根功德都随念而欢喜。

在因果上有这么一层道理,心性本来周遍广大,如果能称合到心性的量,把随喜行愿推到尽法界的量上去,对法界凡圣善根周遍地随喜,那么由广大的行愿力,就能直接趣向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将来果上必定出现遍法界流现无边妙用的量。相反,一般的随喜没有合到心性广大的量,因此无法直接趣向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就像要覆盖广阔无垠的大地,用小小的手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找到和大地等量的法才行。

普贤随喜在心上所起的作用:在随喜别人的善行时,自己的心是开放的;相反,对别人的善行嫉妒、障碍,心就开始封闭、收缩。从这一点看出,我们不能契入广大法界,反而被障在狭小的圈子里,就是受了烦恼障、所知障的障蔽。烦恼是和普贤愿王相违的,比如嫉妒障碍随喜,悭吝障碍供养等,任何烦恼恶心都会障蔽心性妙力的发挥,导致不能证得不可思议的解脱。所知障是二取、三轮的执著,有能取、所取的实执,也障碍全分地契入法界。怎样才能破除障碍呢?发起称性的普贤行愿,在行持普贤行的同时,相反面的执著障碍就自然被化除了,比如行持礼敬三世佛时,自然能化去我慢、偏执、狭隘等的障碍。

总的要认识到,以广大普贤行愿的力量能化除一切障碍,等障碍没有了,在作用上就完全无著无碍,心性的妙力自在地发挥,这就是证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