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俱舍论》讲记(二十一)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6月20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三分别世间品分二:一、生者众生世界;二、生处器世界。
甲一(生者众生世界)分三:一、分类;二、法之特点;三、广说自性。
乙三(广说自性)分三:一、识入之理;二、识住之理;三、识去之理。丙一(识入之理)分二:一、所入之处;二、入者中有。
丁二(入者中有)分五:一、本体;二、能立;三、身相;四、法之差别;五、入生之理。
昨天讲了中阴身存在的教证和理证。今天讲身相。
戊三、身相:
此一引业相同故,如当本有之身形,
本有即是死有前,居生有之刹那后。
中有身的形象是怎样的呢?中有身与未来的本有引业相同而生,因此是未来本有的身相与容貌,跟未来的本有一个形象。那么,何为本有呢?所谓的本有即指死有之前的有,也就是生有结生刹那以后的五蕴相续。本有、生有、死有、中有,总共讲了四有,未来之本有指的是来世,来世投生的第一刹那叫生有,生有之后是本有,一直到死亡的最后的一个刹那是死有,因而死心最后刹那、结生第一刹那分别称为死有与生有,生有和死有都只有一个刹那,没有相续,它们绝对是刹那性,死有之前,生有之后,这个中间叫本有,而中有、本有是相续存在。
中有是已经出发了,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这个中间叫中有。投生的业力已经起作用了,他们两个的引业是相同的,所以形象也是相同的。
比如一只狗来世要投生为人,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形成中阴身,他的来世是人,他的中阴身的形象就是人的形象。中有和本有都是有相续的,但是这个相续时间是不固定的。死有是最后的一个刹那心,生有是最初的一个刹那心,都是没有相续的。密宗讲:若中阴身期间存续一年,则前半年是前世的形象,后半年是来世的形象。这与小乘有部的观点不同。
那么,中有身是什么颜色呢?依据小乘有部的观点。颜色有所不同。地狱中有身如被火焚烧的树干一样,是烧焦的黑色;旁生如烟,是烟雾的颜色;饿鬼中有身如水,是清水的颜色;欲界天人(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等)与人类的中有身如金色;色界总共有十七处,一禅、二禅、三禅、四禅等,色界的中有身是白色,无色界不存在中有,因为无色界无有色法,没有身相、没有颜色。
这也是不究竟的说法,身色也是不一定的。大乘密宗里有这样讲的,有的生前喜欢做善事的人,中阴身有光,身相也比较庄严。生前喜欢做恶业的人,中阴身是一片黑暗,身相也较为丑陋。有这样的说法。这里讲的是身色,然后讲中有身的体积。
中有身的体积是怎样的呢?是孩童的体积,还是成年人的体积?欲天与人类的中有身如五六岁的孩童一样的身材。
由于色界众生绝大多数知惭有愧,因而身体圆满并著衣而生,色界众生的中有身一产生身体就圆满,与成年人一样,并且中阴身产生之时以及投生之后皆是着衣而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知惭有愧,有惭愧心的人才会断恶行善,如果不断恶行善怎么能投生色界,怎么能升天呢?升天的,尤其是属于色界的众生都是有惭有愧的。生前喜欢做善事的人,比较守规矩,相对清净的人,生下来就会圆满身相,身体圆满并着衣而生,他们的中阴身也是如此。
人类上面的欲界天人,虽为天人但属于欲界不属于色界,他们中阴身的体积,是十六岁的孩童,身体不圆满。相对来说,欲界的众生生前也喜欢行持善法,但与天界的众生相比就大相径庭,欲界有情无惭无愧,所以裸体降生,中有身也同样如此。
然而,白衣比丘尼由昔日的愿力也是著衣降生,佛在《百业经》里讲,因为她前世给佛陀供养过衣服,以此福德,著衣而生。是不是供养衣服就可以有这个福报而降生?也不一定,每个人供养的时候,心态也各有差异,当时的助缘也不同,故而不全都是这样的结果。
最后有者菩萨具足相好严饰的童子相,并著妙衣。最后有者指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小乘认为佛祖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上座的时候是个凡夫,但他是最后有者,是特殊的,他诞生的时候也是著衣而生的。我们看过《释迦牟尼佛传》都知道,他生下来的时候就能说话,行走了七步,生起了七朵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小乘比较注重现实,所以也承认有特殊情况,因为这是亲眼所见,无法否认。
戊四、法之差别:
同类具天眼者见,具有业之神变力,
诸根具足具无碍,不可退转即寻香。
这里讲中有身的一些特征。
若问:以何眼可见中有身呢?谁能看见中有身?中有身的身体特别清净,清澈又细微,所以一般人都看不见。中有身同类可以互见,比如说人类的中阴身有很多,他们互相能看见。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通过修行而得具有清净天眼者可见。通过精进的修行产生的天眼神通的人,也能看得见。这也是小乘有部的观点。并不是俱生眼根所能见到的,要看见中阴身是很难的。大乘尤其是密宗认为,一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看见。书上讲,神识离开身体之后,要做超度,只有一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做。因为只有一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看到中阴身在哪里。
具足条件要求很高,这里讲“清净的天眼者”,不是俱生的,是通过修行而获得的天眼,具足这样天眼的人就能看见。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中有身极为清净细微,“清净”指清澈透明,并具有以业力所生的神变快速行于空中的特点。中阴身由业力牵引的,可以在空中快速行走,一念即到,因为没有肉身,他的身体就是意身,能在“空中行走”也是这个意思。
中阴身也有神通,了知他人之心。所以我特别害怕到亡人的枕边给他们做超度,但却很难避免。人突然去世了,家人来邀请,如果不去会令家人非常失望。但是起心动念很难控制,最怕的是万一想了一些不该想的事怎么办?中阴身有神通,看到来做超度的人,心里还有这么多分别念,容易生起邪见,不但不能度化他,反而害了他。不是怕尸体,尸体并不可怕,不会说话,也不能动,如石头一样,怕的是他的中阴身。
中阴身谁也无法阻挡,它随心所欲,但这也是由业风的推动而不由自主的。而且中有身五根均具全,并具有在山岩等处无碍穿行的能力,因为彼等寻找世间之故,他也要投生的,中有身是中段,还未到达应到达之目的地,他不知道应该到达何处,需要寻找。“寻找”不一定是找投生的地方,因业风的推动,所以不得不漂泊。其实我们也跟中阴身一样,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来世会怎样。但是我们也有很多想法和计划,并为此而每天奔波。
中有身要寻找投生的机会,有业风的推动,哪里都要去,又由于在山岩等处也可见到昆虫的缘故,它要穿行,它是意身,有这个能力。
然而,它们却不能穿过母胎与金刚座。因为金刚座是贤劫千佛示现成佛的地方,加持力极其大,中阴身无法穿行,这是第一。第二无法穿越母胎,这也是因为业力,一进去就出不来了,“不能穿行”是这个意思。胎生是这样的。
中有形成后不会被他缘转变,无论是善还是恶,他缘转变不了,这是小乘有部的观点,大乘尤其密宗有很多中阴教法,即使是中阴身通过自己转变心态,在中阴身可以解脱。甚至生前有修行,也串习过特殊法门的人,对特殊法门比较熟悉,就可以在中有身阶段获得解脱。大乘尤其是密宗认为,中有身也是最良好的转换的机会,可以在中阴身获得解脱。
但是按小乘有部的观点也有特殊,前面讲一些不来果的小乘修行人,也有在中阴时获得涅槃的,这可能是特殊的。一般中有形成之后不会被其他因缘转变,原因是中有本有二者由同一业力所牵,所以一般的情况下他缘是转变不了的。
欲界的中有身由于缘分的善恶而寻香气与臭气。生前根据行持的善法或所造恶业,会闻到不同的气味。有这种情况。按小乘有部的观点,一般中阴身不能被他缘转变,来世更是,投生之后形成来世,来世更不能被他缘所转变。这样我们给亡人做超度,为亡人做善事,是不是都没有意义?有意义,虽然按小乘有部的观点,一般情况被他缘是转变不了的,但是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缩短他们的寿命,因果是不虚的,为他行持善法做功德,肯定有意义,也有帮助。
戊五、入生之理:
生起颠倒之心故,欲行淫往所去境,
湿生化生欲香处,地狱中阴头朝下。
中阴身穿行不了母胎,因缘到了就投生,那么,中有身是如何投生的呢?一般是胎生和卵生,尤其是胎生,将要转为人的中有身从远处看见父母交媾,它的思想是颠倒的,因为有业力的牵引,内心有欲望,如果转生为男,则对父亲生起嗔心,不喜欢,对母亲生起淫欲的颠倒之心,想与母亲交媾而前往入胎,入胎后在母亲右侧面朝其背部蹲坐而生。如果转生为女,它的心理状态如前一样是颠倒的,则因对母亲生起嗔心、贪恋父亲而在母胎的左侧面朝前而生。以上是胎生与卵生的入胎方式。这是小乘有部的观点,一般来说如此,但是也有不同的说法。
按照有些书籍所述,除了存在刚才所讲的情况之外,还有的根本不知道是入母胎,只是感觉自己进入了美丽的花园或庄严的宫殿,就投生了,这是投生到上三道的。若投生到三恶趣,则是感觉下雨了,想到树下避雨,或感觉冷到火边烤一烤就投生了。情形各异,这与生前的喜好和经常造的善业、恶业有关系。
此外湿生的中有众生希求清净或不清净生处的香而前往;主要是贪恋香的味道,以寻香的方式投生。化生中有身则看见生处而生起欲望、爱心而入。其中地狱中有身所显现的景象是,地狱也是化生,但是中有身是不自由的,不愿意去地狱但是身不由己,显现景象是阎罗王、狱卒过来,阎罗狱卒用绳索系上头朝下被带走,被铁丝捆绑、头朝下带走,关在地狱里;天人头向上,升天是头朝上,有天人来迎接,旁生、饿鬼如人等一样。
所有的中有身都是以颠倒的心与思想入胎的吗?不是,也有特殊的情况,如下所述。
一者明知而入胎,他者亦有知住胎,
亦有知生余均迷,卵生亦有恒不知。
那么,所有入胎者都是以颠倒心而入的吗?不一定,经中说有四种,经中云:“一者明确知母胎而趋入,不知住胎与出胎;有一部分人是知道自己怎么入胎的,甚至还可以选择。但是入胎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也不知道出胎。二者不仅知入胎且知晓住胎,然不知出胎;不仅入胎时知道,在胎里时也知道,但诞生时就迷惑了。三者是不仅知入胎、住胎,亦了知出胎;这三种是特殊的众生,是特殊情况。除前三者外之众生则对入胎、住胎、出胎一无所知。”一般众生是入胎、住胎、出胎都不知道,就是常说的胎障。我们就是这样。但是有些人小时候知道一些,长大后就忘记了,大多数人是一无所知。
卵生成为独觉者也有恒时对此茫然不知的。卵生的即使是缘觉(独觉佛),也不知道入胎、住胎、出胎,什么也不知道。这是指众部独觉,独觉有两种,这是众部独觉,即有很多独觉在一起。前面所说的是麟角喻独觉,因此它们互不矛盾。前面说了四种情况,其二讲的是独觉佛,那里所讲的独觉佛知道入胎也知道住胎,叫麟角喻独觉,属于利根者,一般不会有卵生。而众部独觉是钝根的,他们中有属于卵生的。事相:比如近岩尊者等。意为以前的修行人。
了知入胎前三种,轮王缘觉与佛陀,
福或智慧或福慧,广大之故次第知。
那么,了知入胎等是指何者呢?了知入胎前三种,分别是指转轮王、独觉与佛陀。前面讲了四种情况,第一种是转轮王,知道怎么入胎,不知道住胎、出胎的情况,原因是转轮王福德广大,一般人不能投生为转轮王。
第二种是麟角喻独觉,缘觉由于在百劫中积累资粮并精通六事因而智慧广大。知道入胎住胎的情况,不知道出胎的情况,出胎就迷了。独觉佛有两种,这是麟角喻独觉。
第三种情况,入胎、住胎、出胎都明明了了的知道,这是佛陀。佛陀则于三大阿僧祇劫积累福慧二资,是故福慧极为广大,应当按照次第而推知。佛陀与转轮王、独觉佛不同,既知道入胎的情况,也知道住胎、出胎的情况,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自性,任何时候都不迷茫。
伟大的释迦牟尼佛,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我们作为后学者,也应该尽量长期的积累资粮,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要付出。有付出的心、放下的心,才能积累资粮。我们现在学佛是相反的,总想获得什么,即使出家修行了,心理状态也和世间人一样,这是颠倒的,以这样的心态不可能成佛。
虽然我们学了很多,也很精进,但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证悟,还没有真正的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呢?主要是资粮积累的不够。积累资粮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过程,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日积月累,再大的容器也能装满。积累资粮也是要这样。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管是福德资粮还是智慧资粮,都要点滴积累,最后才能圆满,资粮圆满自然就证悟了,否则不可能成就。伟大的佛陀,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才成道,所以他无所不知,叫做遍知。
第四种情况是普通人,入胎、住胎、出胎都不知道。刚才讲入胎的时候如果投生为男的,对父亲会生起嗔恨心,对母亲会生起贪心。他好像知道什么、做了什么,但是并不知道是要入胎投生,只是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如果知道,就不会有这样颠倒的想法了,对其他的更是一无所知。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