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9月27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八品《分别定品》分二:一、真实定;二、定所摄之功德。
甲一(真实定)分四:一、正行;二、未至定;三、殊胜定;四、等持之分类。
乙一(正行)分五:一、分类;二、静虑之分支;三、得法;四、由何定生何定;五、法之差别。
丙一(分类)分二:一、广分;二、摄义。
丁一(广分)分二:一、静虑之分类;二、无色定之分类。
戊一、静虑之分类:
四种静虑各有二,其中果生前已说。
定即一缘专注善,若具从属五蕴性。
归纳而言,总共有四静虑以及四种无色定。
为什么说静虑是产生一切功德的根本呢?因为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都要靠静虑产生。即使一个人的觉悟再高,如果没有禅定,也是不可能获得成就的。无色定也有四种,但由于它们不是产生一切功德的基础,依靠它们只能产生部分功德,所以在此处先讲四静虑。
产生一切功德的根本——静虑有两种,即因定之静虑与果生之静虑:第一种是因定静虑,就是因位上的静虑;第二种是果生静虑,就是果位上的静虑。比如,我们在欲界,修一禅二禅三禅四禅,获得这些心,是因位的静虑;将来我们由此可以投生到一二三四禅天中,这是果位的静虑。这两种静虑有很多区别。
因静虑:于下地现前(非自地现前),是入定状态,唯一是善法。
果静虑:仅仅于自地现前,有入定与非入定两种状态,并是善法与无记法。
因静虑和果静虑这两种静虑每一种从地的角度来分,各有第一静虑至第四静虑四种。其中果转生于一禅等处的静虑在第三品分别世间品的“初三静虑各三处……”中已经宣说过。
比如说可转生的一禅天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三个处;可转生的二禅天有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净光天三个处;可转生的三禅天有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三个处;四禅凡夫地有三个处,即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圣者地有五个处,即无热天、无烦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总共有十七处,形成了色界。这十七处都可以归纳到四禅里——都是修持四种因静虑而转生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十七种处呢?因不一样。修持一禅分上品、中品、下品,自然果就有不同的三个处,修持二禅、三禅也是这样。修持四禅一般有漏的禅定,有上品、中品、下品,形成了果地的三个凡夫处。修世间禅和无漏禅,以轮番交替的方式修行,分五个品:下品、中品、上品、极上品、最上品,对应的果也有五个,即五个圣者处,这些我们在《分别世间品》中讲过。
在这里主要讲第一种因静虑。因定静虑是指善心一缘专注的心所,心专注于一个所缘,不动摇。本体是一种善心,希求解脱的心。有部宗说:虽然它主要是心所等持,但借助它的力量心王也可一缘专注:虽然它是心所,但它是一种禅定,是有力量的,自然而然心王也变成专注于一个所缘。按小乘的教理,心和心所是通过五种相应法来相应的,行相是统一的,所缘也是统一的,数量都是一样的,因此可以成立。
实际上等持在一切心的从属中产生也无过失,因为这是就特殊情况(指安住的这一角度)而言的。如果具有从属,则是禅定戒无表色与受等五蕴的自性。禅定是一种心所等持,心所是一心的状态,专注于一个所缘。借助心所的力量,心王也变成专注于一缘的等持。以从属的角度,色受想行五蕴都可以具足,禅定也是五蕴的自性。禅定怎么会有色蕴呢?可以有,因为会产生禅定的戒。按小乘的教理,戒有无表色和有表色,是色法,所以禅定戒可以有色蕴,其他的受想行等也无可置疑,都可以具足。
初静虑具伺喜乐,后禅渐离前前支。
这里在讲因静虑的自性,也就是它的本体,即一二三四禅各自的法相。
因静虑各自法相:第一静虑(一禅)具有与伺、喜、乐相应的一缘善心,之所以在此未说寻是由于以伺具有已说明存在寻;没有讲寻,但是一讲伺肯定就有寻了,还有喜和乐。
二禅(第二静虑)是断除前面寻伺支而具有喜、乐的一缘心;断除了寻伺,但是有喜和乐,也是一缘的善心。
三禅是断除前支寻伺与喜而只具足乐的一缘心。
四禅是断除前四支之色的一缘善心。四禅没有寻伺、喜乐这些分支。
因此,所有静虑均称为出离分支。所有静虑都是远离前者获得后面的果,如果不远离前面的这些所断,不可能产生后面的果、境界。比如要获得二禅,必须要断除前面一禅的寻伺;要获得一禅,必须要断除前面欲界的贪欲、损害等心与烦恼……依此类推,所以所有静虑都叫出离分支。
戊二、无色定之分类:
如是无色四蕴性,远离下地而出生,
以及三种未至定,称为灭除色之想。
无色界中无有色,彼色乃由心中生。
前面讲的都是色界的四禅。下面讲无色界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也是四种境界。
一切静虑均有因定(因位静虑)与果生(果位静虑)两种,每一种又各有四种(一禅、二禅、三禅、四禅),无色定也同样有两种——因位无色定和果位无色定,每一种又各分四种等——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处。无色定如果具有随行的从属,则是四蕴。静虑的从属是五蕴的自性,但是无色定只有四蕴,因为无色界没有色法,从属当中不包括色蕴。
一切无色定(此处应指果定)均远离所缘,没有一个固定的所缘。比如空无边,即将要入定(也叫加行)的时候是空无边,处处都是虚空,但是入定的时候就没有固定的所缘,因此是由超离第四静虑、空无边处等下下地之所缘的未至定中产生,故而得名。
空无边的下地是第四禅,它要远离第四禅的时候,依靠空无边的未至定产生空无边的境界。空无边的上面是识无边处,识无边处也有未至定,它要远离空无边处,需依靠这个未至定产生识无边处的境界。
获得这个名称,远离所缘,四无色定正行以及后三无色未至定即称为除去色想之定,原因是此等自地无有色法并且下地没有可缘的色法。
未至定有四个,但空无边的未至定要排除在外。空无边处的未至定并非去除了色想,因为它缘第四静虑的色法而视为粗大等之故。它要缘四禅,觉得四禅粗、不好,空无边才好,以这种心态入空无边的境界、状态,它是缘色法的,所以排除在外。
对于无色界稍有色法等观点虽然辩论颇多,各有分歧。经部说没有色法,但是有色法的种子;小乘大众部认为,佛在经中说无色,只是没有粗大的色法,其实有细微的色法;但自宗(指有部)认为:在无色界丝毫色法也是不存在的,由此才称为无色。如果有细微的色法也可以叫无色,那么,某种物质可以无碍的穿透,特别清澈,譬如中有身即是如此,为什么中有身不说无色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的宗派也有自己的教证理证,但是有部宗都可以一一的反驳、破斥。
无色界的修行人,他们也有静虑戒、无漏戒,尤其是静虑戒。小乘认为虽然没有色法,但是可以有静虑戒,因为在无色界有静虑戒的得绳。
如果没有色法,那么,无色界的众生、修行人,从无色定中出定,之后转生色界或者欲界,这个时候第一个刹那的色法是从何而生的呢?那一色法是在未转生无色界之前以与色共用的心相续作为缘,从前面已灭、异熟因的色法中产生的,因此并不相违。
之前没有色,没有近取因。但是有部宗认为他们入定或投生到无色界的时候,心是具色法的,虽然中间是隔了很长时间,但是也可以由它来做近取因,从这个色法中可以产生后面的色法。因为过去的法在过去的位置上实有,现在的法在现在的位置上实有,未来的法在未来的位置上实有,都是实有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这是小乘尤其是有部的观点,虽然从唯识宗、中观的角度分析,肯定是不太合理的,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理由、说法和立场。
所谓识与空无边,无所有名加行立,
低微之故称无想,其实亦非无有想。
为什么称为空无边等处呢?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这前三处是以加行的名称而安立的,即将要进入的时候有这些意念:一切都是空,处处都如虚空般的空;心识无量无边;心识也是无所有的。如是加行时修行所谓的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
有顶是非想非非想处,比较特殊,由于有顶的心识微乎其微、极不明显,近乎于没有,因此将低劣加否定而称为非想,由于也具有十分细微之想,所以也称非非想。
上面是分类,然后再归纳。
丁二、摄义:
如是定正行实体,八种前七各有三,
著味相应净无漏,第八唯具味净二。
上述的一禅至四禅与四无色的正行实体有八种,其中不包括有顶非想非非想处的七种从本体方面来分各有三种。是哪三种呢?即与著味相应定(指染定)、净定与无漏定。一禅、二禅、三禅、四禅有这三种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也有。
第八有顶只有著味染定与净定两种,由于有顶之想极不明显而不具无漏定。有顶的心识特别细微,又极其不明显,一般无漏都不会依靠他,所以不具足无漏定,其他两个都可以具足。
著味则具相应爱,世间之善称谓净,
彼者亦为所著味,无漏乃是出世间。
什么叫染污定?什么叫清净定?什么叫无漏定?
著味(染定):是指具有相应助伴的爱。爱是贪爱,贪爱禅的味道,因为自己获得了一些境界而产生傲慢等烦恼。
净定:由于与世间等至的善法无贪等相应,禅定比较清净,不贪爱于禅的味道,没有粗大的烦恼,是故称净定。它也是著味所感受的对境,因为贪执这一清净而认为此善极其殊妙且爱著之故。贪着清净定,清净定变成染污定;染污定也可以变成清净定,比如了知染污定的过患,想办法远离烦恼,然后变成清净禅定。
无漏定:具有出世间真谛的行相,见苦集灭道的真谛。
丙二(静虑之分支)分二:一、因定之分支;二、观察果生具几受。
丁一(因定之分支)分三:一、善之分支;二、染污性之分支;三、四禅立为不动之原因。
戊一(善之分支)分二:一、以名而分类;二、以实体而分类。
己一、以名而分类:
第一静虑具五支,寻伺喜乐与等持,
二禅四支净喜等,三五舍念慧乐住,
末禅具四正念舍,非苦非乐及等持。
既然说“后禅渐离前前支”,前面讲了出离分支的理由,那么如何出离前前支呢?所有静虑各具足几支呢?
先讲因静虑。因定之第一静虑具有五支,即寻、伺、喜、乐与等持支。这些为什么叫分支呢?前二支(寻支、伺支)是对治支;喜支及乐支为功德支。
寻与伺之所以为对治支,因为依靠寻伺二者可断除违品——欲界的害心与损恼。但寻伺要有禅定的基础,禅定本身也是分支。
喜、乐是功德支的原因是寂静之喜乐由断除寻伺之害心与损恼中生起。以寻伺断除欲界的害心、损恼中产生的。
第三等持是安住支的原因是寻伺等依靠等持而入。如果只依靠寻伺是不行的,必须有禅定的基础,依靠禅定才可以对治欲界的害心、损恼等等这些烦恼,产生第一禅的喜、乐的感受。
第二静虑具足四支,即内等净支、喜以及“等”字包括的乐支,再加上等持支。其中喜与乐二者为功德支;内等净为对治支,内等净是一种信解,原因是依于内清净断除违品——一禅之寻伺。等持是安住支,内等净要依靠等持入定。
第三静虑具足五支,即行舍支(指大善地法中的舍)、正念支、正慧支、乐受支、等持支。前三者为对治支,乐受为功德支。前三者为对治支是因依靠此三支能断除违品——二禅之喜。
第四静虑具足四支,即行舍清净支、念清净支、非苦非乐受支与等持支。前二者为对治支,第三为功德支。前二者为对治支的原因是依靠念清净与行舍清净断除三禅之乐。
这些对治的方式均是远离违品(即远分对治)。逐渐远离前前支,获得后后的境界。
己二、以实体而分类:
实体则有十一种,初二禅乐即轻安,
内等净支乃信根,违二教故喜意乐。
静虑的所有分支从名称的角度来说有十八种,但就实体而言只有十一种,即第一静虑的五支、第二静虑的内等净支、第三静虑的前四支、第四静虑的行舍清净支,总共十一个。
这里会有一些疑惑。若问:为何第三静虑的乐支除了第一静虑的乐支以外单独算为实体呢?都是乐受,为什么分开安立呢?难道有两种实体吗?
第一个原因:三禅的乐是心乐受,而初二禅中是将大善地法的心轻安称为乐的,并非是指受,因为未获得心乐、只是身乐外观不能作为静虑支。静虑肯定是内观的,身乐受是外观的,身乐受不能称为静虑的支分,所以这里单独安立的。
第二个原因:由于喜支单独计数,可见它也不属于意乐。这是有部宗的观点(意思是说,有部宗认为三禅的乐是心乐受,而不是身乐受,只是身乐受不能立为静虑支)。一禅和二禅的乐,不是真正的受,是一种轻安,肯定不是意乐受;而且一禅里,喜已经单独计数安立了,再安立乐受也是不应理的。这是有部的观点。
经部宗则认为:安立为静虑支的所有乐均依靠等持力,并借助身内轻安的所触之风得以增上,从中产生的乐与等持相应。因此,如果生起这种乐,则心思不会外散,也不会从等持中出定,而且凭借等持力而以欲界的身根也有产生执著享受色界的所触之心识及从属的。(意思是说,一般不可以有,但是借助禅定的力量可以有身乐受。前三禅的乐均是身乐受,初二禅的乐不是轻安,因为在定中可以有身识,此身识借助轻安风,从胜定中生起,后引生身识相应乐受,遍触于身。)经部宗的观点,身乐受可以做静虑的支分。
二禅的内等净实际上是获得二禅而远离寻伺的扰乱并对一禅之地厌离诚信的信根。有些论师说:三禅的乐是意乐受,喜是其他受。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因为与《宣说遍转经》和《宣说静虑支》两种圣教相违,经中说:“第三静虑中灭尽一切意乐。”因此,喜是意乐受。(因为三禅无有意乐受而有乐受的缘故,显然三禅的乐受绝非意乐受,与有些论师的观点恰恰相反。)
戊二、染污性之分支:
染污初禅无喜乐,二无内净三知念,
四禅无有舍念净,有谓无有轻安舍。
若问:这些善妙之分支,一二三四禅的支分,在染污性静虑中也存在吗?
染污性第一静虑中无有喜、乐,未离欲界的烦恼之故;染污性二禅无有内等净,因为烦恼会令心污浊;染污性三禅无有正念与正慧,原因是以烦恼玷污了禅定心;染污性第四静虑无有行舍清净与正念清净,由于烦恼令心染上污垢的缘故。染污性的禅定不一定具足这些支分。有些论师说:染污性初二禅无有轻安,染污性上二禅无有行舍,因为这两者(指轻安与行舍)是大善地法之故。
戊三、四禅立为不动之原因:
解脱八种过患故,第四静虑名不动,
八过寻伺出入息,以及乐受等四受。
若问:第三静虑以下说为动摇、第四静虑称为不动摇静虑的原因何在呢?之所以第四静虑无有动摇,是因为解脱了八种过患。是哪八种过患呢?寻、伺、呼气、吸气、乐以及“等”字所包括的苦受、意乐受、意苦受,总共八种。而三禅以下如应为这八种过患所动,所以叫动摇静虑,第四静虑为不动摇静虑。
丁二、观察果生具几受:
生之静虑依次第,初具意乐乐舍受,
二舍意乐三乐舍,四禅唯一有舍受。
因静虑和果静虑,是不是相同的?因定之第一静虑有乐受、第二静虑有意乐受、第三静虑有心乐受、第四静虑有舍受,果生之静虑也一定是这样吗?
不一定,第四禅相同,其余的不相同。果生之四静虑中一禅中有意之地的意乐受、与眼耳身识相应的乐受、与二者均不相违的舍受,可以有三种受。由于一禅以上无有五识聚,因而二禅只有意舍受及意乐受,三禅唯有意之地的心乐受与舍受,四禅仅有意之地的舍受。
第二禅等生身眼,耳识有表之等起,
皆为第一静虑摄,彼乃无记非烦恼。
如果二禅以上无有识聚,没有眼识、耳识、身识等三者,也不具寻伺,这样一来,岂不成了无法取色、声与所触而且身语的有表色也不存在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二禅、三禅、四禅自地虽然无有眼、耳与身识,也不具有身语有表色的等起,但通过现前下地的此等而使他们所依中具有,因为他们没有根,也没有动机,寻伺,但是他们可以借用下地的,这些也是在有必要时才现前的。可见,眼、耳与身识均为一禅所摄并且全是无覆无记法,而不是烦恼性,不是有覆无记,因为已从中离贪;也不是善法等,原因是以迁地而舍。
丙三、得法:
前所未有之净定,由离贪及转生得,
无漏唯以离贪获,染定由退转生得。
若问:四禅、四无色的善妙净定(清净定、染污定、无漏定)等是如何获得的呢?前所未有的正行净定由离贪与转生而得。
一、离贪而得:即远离下地之贪而获得。
二、转生而得:指从上地转生下地而获得,比如二禅转生到一禅,获得一禅的清净定。这其中不包括有顶,之所以转生有顶不得,因为有顶无有上地,从自地与下地转生时因定先前已具足(故转生时不得)。转生是往下转,有顶是最顶的,上面没有其他的地,不能从上面的地转生到有顶,只有离贪而得,没有转生而得。四禅、四无色的所有无漏正行也是同样,如果是以前不具足的话,则唯由离下地贪等烦恼而得,却没有以转生而获得的。和有顶一样。
四禅与无色界的染定以退失及转生而得。
一、退失而得:即以下地的烦恼退失而获得。
二、转生而得:从上地转生下地而得,这其中也不包括有顶在内,并不是从下地转生上地而得,因为由下地转生上地先前已具有因定之故。下地转上地,肯定要远离贪心等烦恼,染污定没有远离。
以离贪而得,转生而得,退失而得,转生而得,四种方式获得清净定、染污定、无漏定这三种定。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