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俱舍论》讲记(五十六)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达真堪布微博
  • 点击数:
  • 分享到: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9月12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六品,分别道与补特伽罗。分四:一、所缘境圣谛;二、现证真谛之次第;三、现证真谛之补特伽罗;四、宣说现证之道。
甲二(现证真谛之次第)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乙二(广说)分三:一、智慧之自性;二、堪为法器之特法;三、真实趋入修法。
丙三(真实趋入修法)分二:一、修寂止;二、修胜观。
丁二(修胜观)分三:一、资粮道;二、加行道;三、现证真谛之道。
戊二(加行道)分三:一、加行道之自性;二、法之差别;三、别说遣疑。
己二、法之差别:
圣者由弃前地舍,非圣异生由命终,
前二亦由遍失舍,依正禅必见真谛,
退失之时得前无,二失即是非得性。
那么,这些加行道以什么而舍呢?在何种情况下会舍弃这些顺抉择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所有圣者以前依靠何地而获得此等加行道,当离开那一地后投生上地时即舍弃。之前圣者依靠何地——也就是什么心获得加行道,离开那一地、那一心,投生到其他地,这个时候舍弃。
圣者如果不是投生,而是仅仅以断除所断的方式转变,并不会舍弃,但如果是投生,同时也是转变的,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舍弃。比如以一禅的正禅获得加行道,后来得到二禅的正禅,也就是死亡后投生到二禅,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舍弃。转变的意思是:圣者没有死亡,而是通过修行得到二禅的心,这样的情况下不会舍弃加行道。
凡夫则不同,非圣者的凡夫死亡时舍弃同类(即加行道),舍弃同类的同时会舍弃加行道。圣者只是死亡的情况下,不会舍弃加行道的。
第二种情况,暖位和顶位加行道以烦恼而遍失也会舍弃。若舍弃,相续中就不存在了;忍位和胜法位,不会有以烦恼而遍失的情况,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舍弃的。
不管是暖位、顶位、忍位,还是胜法位,依靠静虑四个正禅都可以产生。如果这些加行道是依靠静虑正禅而生,则此人在即生必定见谛,因为厌离心极为强烈之故。
如果得而退失后来又再次得到,重新得到的是之前舍弃的那个,还是另外一个?应该是新的,是新得前所未有的,而不是得到前面已舍的,原因是(新得的加行道)以前在轮回中未曾熟练修习过,是通过精勤修行而得到的。加行道不是俱生的,必须精进修行才能产生或得到,这些都是小乘的教理,跟大乘有所不同。
遍失与退失的本体是什么呢?二者有什么区别呢?从本体来讲,这两种失均是获得的一法已舍后不再具有,即生起非得。小乘认为得到一个法一般会有得绳,失去一个法会有非得,遍失、退失肯定都会产生非得。
那么,这二者有什么差别呢?有总和别的区别;一个范围大一些,一个范围小一些。遍失是指以造罪而失,例如以邪见失毁善根,而退失、舍弃加行道。比如说,相续中产生无有善恶因果的邪见,会失去善根,以此类推,凡以罪业而退失、舍弃的,就是遍失。
退失的面更广,有以罪业退失的,也有以功德所导致的,比如说,以见道的功德使得从凡夫中退失。按小乘教理,凡夫也是一种实有法,得到了功德之后,舍弃了凡夫,从凡夫当中退失了。遍失没有这样的分类,仅仅是以罪业而遍失。这些都讲四种加行道的差别法。
获得顶位不断善,得忍不堕恶趣中。
讲了四种加行道,那么,这些加行道各具有什么功德呢?有很多,但是主要讲他们自己特有、不共的功德。获得暖位以后即使造了罪业,出现遍失,也必定获得涅槃。
顶位的不共功德是什么?获得顶位后虽然会有造无间罪与转生恶趣的情况,但善根不会中断。因为具足信心,对轮回、因果的信心都非常坚定,所以善根不会中断,不会退失。
获得忍位之后不再投生恶趣,不造无间,因为已远离了投生恶趣之业与烦恼的缘故。按小乘教理,造无间罪必定要下地狱的,所以修到忍位的凡夫不会造无间罪,因为不会堕落三恶趣。
胜法位在前面讲了,因为在世间道里面是最殊胜的,所以叫胜法位,因为它可以直接引出见道。
此处讲的都是不共的功德,还有共同的功德,后面会讲的。
己三、别说遣疑:
有学声闻种姓转,暖顶二者得成佛,
余三得忍亦可变,本师麟角喻者非,
依于第四之静虑,一座上得菩提故。
声闻、独觉、菩萨佛三种种姓是可以转的,刚开始是声闻种姓,但是通过修行,或通过一些其他的因缘,可以转为佛种姓,或独觉种姓。但也是有规定的,不是谁都可以转的。
暖位顶位者从有学声闻种姓中转移,能得以成佛,比如菩萨可以成佛,佛的种姓当菩萨,最后成佛,这是可以的。
而获得忍位以后则无法成佛,因为获得忍位以后不转生恶趣,而菩萨为他利要投生到恶趣。已经修到忍位的修行者,种姓可以转移,但是不能转移成佛的种姓,不能成佛。因为成佛先要做菩萨,菩萨要利益众生肯定要进入恶趣。修到了忍位,就不能再堕入三恶道,所以是不可以的。
此外,获得中品忍以下的暖、顶、下品忍位三者也可以转为独觉,因为转成缘觉后不需投生恶趣之故。独觉无需堕入恶趣,因为独觉和声闻一样,不普度众生,也不利益众生,为了自己的解脱而修行,这是可以的。
但到胜法位就不可以了。因为胜法位是一个刹那,紧接着就是见道,就是声闻了。还有一个细节,忍位有下品、中品、上品,上品和胜法位是一样的,对境相同,时间也是一个刹那。如果是忍位上品,不能种姓转移,不能变成独觉的种姓。
小乘认为释迦牟尼佛是菩萨,最后才成佛的。独觉有两种,麟角喻独觉是独觉中的利根者;钝根者部行独觉与声闻相似,修行的过程一样,最后得果位不一样,所以这里没讲,这里讲的是麟角喻独觉。
佛陀与麟角喻独觉住于暖位等不能转成其他种姓,原因是从暖位智到菩提无生智之间依靠第四静虑而于一座上生起诸道。佛陀与麟角喻独觉是特殊的,他们在一座上生起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同时圆满。这里主要是在讲加行道,加行道最低的是暖位,佛陀与麟角喻独觉住于暖位等不能转其他种姓,因为他们是特殊的利根者,智慧特别敏锐,也特别精进,有五种或八种功德。
按照小乘的说法,当年佛陀到菩提树下时是一个凡夫,顶多是修到加行道暖位的修行人。他上座之时立下决心,如果不能获得一直在追求的究竟佛果,粉身碎骨也不下座。他在一座上圆满了一切道、功德。小乘认为,释迦摩尼之前苦修了六年,但没证得。释迦摩尼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于是离开了那些人,自己独自到菩提树下,彼时他还是个凡夫,最后成道。
彼前乃随解脱分,速疾三世得解脱。
彼为闻思所生慧,三业人中方能引。
此处在讲顺抉择分。那么,顺抉择分最初即生起还是在它之前需要经行其他道呢?是之前没有基础,也没有其他的道引出,还是前面有基础,且由其他道引出而产生的?顺抉择分之前已有随解脱分善——资粮道。资粮道期间,修持的主要是顺解脱分的善根,加行道期间修的是顺抉择分善根,这是二者的区别。
若问:获得随解脱分以后经过多久才能解脱呢?之前修持了解脱分善根,获得了资粮道功德,最后需要多长时间能够获得解脱?迅速的要经过三生方得解脱,即第一世生起随解脱分(也就是资粮道),第二世生起顺抉择分,第三世获得圣道。这是比较特殊的,前面我们讲过,比如加行道依靠四种正禅,即身就能获得圣道。
最快的在第二世末尾得解脱,也就是第一世生起随解脱分,第二世依靠静虑正禅而生起顺抉择分,在那一生中现见真谛。如果他的加行道是依靠正禅获得,第二世的末尾就能得到解脱而生起圣道。这是最最快的。
随解脱分的本体是闻所生慧与思所生慧,而不是修所生慧,因为尚未生起修所生慧之故。它是什么业?彼之业主要是意业,由于是对轮回生起厌离而想解脱的发愿,由此引发的身语业也是随解脱分,主要是意业,它引出来的身和语的善业,也是归纳到随解脱分善根当中。如此说来,即是身语意三业,因此为求解脱而布施等善举也包括在其中。
顺抉择分是通过随解脱分善根引来的。那么,随解脱分善根是由什么引来的呢?最初只有三洲的人类中才能引生,因为他们的智慧敏锐并且厌离心强烈之故。
刚开始是属于欲界三洲的人类。北俱卢洲以及地狱等三恶趣有业障,北俱卢洲有异熟障,属于欲界的天界上不会生起厌离心,所以刚开始随解脱分的善根也不会产生。现在人间也是,在我们身边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或所谓的成功人士,因为没有遇到太大的坎坷,很难生起厌离心。
无色界没有心识更不行,色界众生太放逸,也不可能产生厌离之心,所以还是三洲的人类才能引生。三恶道的众生都有业障,北俱卢洲有异熟障,智慧也不够敏锐,比较愚蠢。上述所讲的都是顺抉择分,也就是加行道。
戊三、现证真谛之道:
世胜法生无漏忍,缘欲苦生法智同,
缘余苦生类忍智,其余三谛亦复然。
开始讲见道了。讲顺抉择分的时候,最后讲的是胜法位。若问:从胜法位中生起什么样的智慧或境界?从胜法位中生起无漏法忍之智慧。尤其是苦法智。欲界的苦谛有法忍和法智。第一个是法忍,也可以说以它产生的是苦谛的法忍。
那么,胜法位缘什么呢?它缘欲界的苦谛。胜法位只有一个刹那,但苦谛有四个行相,根据不同的根基和意乐,有的缘无常,有的缘无我等等,缘任意一个都可以。
在此之后,法忍如果仍旧缘欲界苦谛,则由于远离怀疑而了知,必须要断除疑惑,才能产生智慧。我们现在没有疑惑,就不会有智慧。断除疑惑而了知苦谛的真相——无我、无常,于是生起了法智之智慧。苦法忍的前面是胜法位,胜法位也缘取苦谛,法忍也缘取苦谛,产生疑惑,遣除疑惑之后,彻底了知了苦谛的真相,由法忍引出法智。
如同缘欲界的苦谛而生起法忍与法智那样,缘欲界苦谛以外的上界苦谛而生起类忍与类智,缘上界苦谛,次第而产生类忍,引出类智。这是小乘教理。
欲界的苦谛,上两界的苦谛要分别缘取的,因为产生的智慧是不一样的,这两界的法忍和法智都是不一样的。先产生欲界的法忍和法智,再产生上界(色界、无色界)的类忍和类智。
缘集谛等其余三谛各自生起四刹那的法忍与法智也是同样。这就是见道。
现证真谛十六心,三种即称见缘事。
彼与胜法同一地,忍无间智解脱道,
彼前十五刹那间,见未见故称见道。
如此一来,就有现证圣谛心(现量见到四种圣谛的心)的十六刹那,如果归纳则有三种,即见现证、缘现证及事现证。
其中见现证是指现见无漏智慧四谛十六行相。缘现证则指具有无漏相应智慧而缘圣谛,其他的心和心所相应智慧而缘圣谛。事现证即是指何谛有何所作,也就是当了知苦谛、断除集谛、现前灭谛及修持道谛。先了知苦谛,这是轮回的果。苦的根是集谛,断除集谛就断除了轮回的因,如此轮回的果——苦谛自然就消除了。然后要现前灭谛就要修持道谛,因为灭谛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修持道谛才可以现前灭谛。现在很多学佛人想不劳而获,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事现证之意。
若问:现证圣谛之道(见道)依于何地呢?依于静虑六地,因为与胜法位是同一地的缘故。与胜法位一样依于静虑六地,因为它们的所依心是一样的。六种静虑地包括一禅三地,及二禅、三禅、四禅的正禅。
前面讲过法忍、法智,类忍、类智,智与忍都是智慧,那么,智与忍二者中何者为对治呢?哪个能真正对治烦恼?哪个能真正断除所断?八种忍是对治,原因是它们断绝所断之得绳而无有其他能障碍之道。
什么叫断?小乘认为没有了得绳叫断,如果得绳还在就是没断。如同将盗者赶出去一样。屋里进贼了,把贼赶出去,这就是法忍智慧。八种法智不是对治,因为它们是从所断中解脱而受持离得之道,离得是从法智才开始有,法忍的时候离得还没有产生,犹如把贼赶跑后关上门一样。此等均是依次对应的。
法智与法忍这两者是见道还是修道呢?小乘教理认为是不一定的。总共有十六个刹那,前十五刹那是见道,因为它们是重新见到前所未见之真谛的正道故。
第十六刹那是胜解,是道类智,不是道类忍,道类忍还是属于见道。道类智是属于修道,因为所断已经断掉了,所证肯定也已经证得,否则也不能断除所断。因为不属于重新见到前所未见之真谛,所以不是见道,而是属于修道。
小乘的观点,认为这些是次第而产生,是有前后顺序的,第十六刹那是修道,因为是已现见真谛后继续修持之道。
大乘的观点,法智与法忍都是在同一个刹那中,现量见到四谛十六行相,没有次第,也没有前后顺序,所以十六刹那都属于见道。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