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俱舍论》讲记(六十九)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619
  • 分享到: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9月30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八品《分别定品》分二:一、真实定;二、定所摄之功德。
甲一(真实定)分四:一、正行;二、未至定;三、殊胜定;四、等持之分类。
乙四(等持之分类)分四:一、以界而分类;二、以道而分类;三、以出离道而分类;四、以作用而分类。
丙一、以界而分类:
胜禅以下有寻伺,中定唯伺上无二。
四禅、无色定本体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分类。
若问:经中说:“有寻有伺之等持、无寻唯伺之等持、无寻无伺之等持。”讲了三种等持,那么它们分别是指什么呢?
第一种,有寻有伺的等持。殊胜禅以下一禅未至定与初禅正禅是有寻有伺之等持。一禅分三个部分,第一是未至定,第二是正禅,此二者是有寻有伺的禅定。
第二种,殊胜禅(也叫中间静虑、中定)是无寻唯伺之等持。一禅的殊胜禅是无寻有伺的等持。
第三种,殊胜禅以上二禅、三禅等是无寻无伺之等持。
总共讲了三种等持,即具有寻伺的等持、不具寻只具伺的等持、无有寻伺的等持。
丙二、以道而分类:
无相等持灭谛四;空性无我入空性,
无愿彼外余谛相,善中无漏三脱门。
若问:经中说“空性、无相、无愿之等持”,佛经中又讲了三种解脱门,也就是三种等持,即空性等持、无相等持、无愿等持。那么它们指什么呢?
无相之等持即是与灭谛四行相相应的等持。它的所缘是灭谛的四种相——灭净妙离。
空性之等持是与缘近取蕴而趋入无我空性行相相应的等持。所缘是五蕴(近取蕴),五蕴含摄所有法,与无我、空性的行相相应的等持。
无愿之等持是具有前六行相以外其余谛剩余十行相的等持,而不是前六行相,因为前六行相不是厌离,是趋入无余涅槃时所舍弃之道,所以非为所愿。此处的六行相是指灭谛的四种行相,以及空性、无我行相,这六行相排除在外,其余集谛的四个行相,苦谛其余两个行相,还有道谛的四个行相,总共有十种行相,它的所缘有苦谛、集谛、道谛,与这些行相相应的等持,就是无愿等持。
为什么不包括前六种行相呢?因为前面六种行相不是厌离的对境,尤其无我和空性两个行相,属于道谛,道谛是趋入无余涅槃时要舍弃之道。比如过河之船,到达彼岸之后不再需要,非为所愿,所以不包括在无愿等持的行相里。
这里讲三种等持——空性、无相、无愿,此三等持均以世间与出世间的差别而是净定与无漏定。属于世间的都是清净定,属于出世间的都是无漏定,本体是这样的。
地:这些定依靠何种地?何种心?净定与无漏定次第依于静虑六地、四无色与欲界此十一地以及无漏九地。世间清净定是依于静虑六地、四种无色定以及欲界,总共有十一地;出世间无漏定依于无漏九地。这三种无漏是解脱之因、趋入解脱之门,因而经中也称之为三解脱门。这里是从三种等持的角度讲的。
丙三、以出离道而分类:
所谓空性空性等,余外复说三等持,
二缘无学空无常,末缘静相非择灭,
有漏人中不动者,不摄七种未至定。
此外,经中除了前三等持以外,又另宣说了所谓的空性空性之等持,“等”字所包括的无愿无愿之等持,无相无相之等持,除前三种以外又说了此三等持,它们是次第缘空性等前三等持而得名的。“空性空性之等持”是缘空性等持的,“无愿无愿之等持”是缘无愿等持的,“无相无相之等持”是缘无相等持的,因此而得名。无相无相之等持与前面两个略有不同,后面会讲。
这三种等持中前两种按次第缘无学者相续中的空性之等持后取“此非我所”的空性行相。第一个空性空性之等持是缘空性,如何缘空性?以缘无学者的相续中的空性等持作为所缘,认为“这并非我所,非我当取”,然后取其空性行相。
第二等持缘无学者的无愿等持后取“此是无常”的无常行相。无愿等持是缘无学者相续中的无愿等持,认为“此是无常,非我所愿”,然后取其无常行相。
最后的无相无相之等持只观想、缘取静相,也就是非抉择灭,从无学位的无相等持中起定后生起诸如有漏的其他心识,由于生起无相之相续的外缘不齐全而获得非抉择灭。无相无相等持缘非抉择灭,从无学位的无相等持中出定之后,生起了有漏的其他心识,这个时候,因为外境上因缘不俱全,无相的等持无法持续,从而自然产生一种非抉择灭。这是小乘的观点。
这三种等持中前二种,空性空性之等持、无愿无愿之等持缘解脱本身,第三无相无相之等持缘遮止解脱的灭法而生起厌离,因此也称为出相。生起灭法,也生起厌离,以这种方式出相的。
此三者的本体是有漏法,原因是背离前三等持而观。前面讲了三种等持,空性等持,无愿等持、无相等持,也有世间的、有漏的,果位的时候都是无漏的。它们是因,观待它们也是一种果,所以此三者的本体是有漏法,
所依身份是智慧敏锐的人,才能够修成这些等持。
补特伽罗:修炼的时候都可以,但由于是利根的行境,因此唯有不动法阿罗汉才能生起,而其他阿罗汉并不能生起,因为他们无有生起此等的威力。
地:由于是圣谛之行相,也是四谛为所缘,因而在不包括二禅以上七种未至定在内的六静虑、四无色(再加欲界)此十一地中才有。
丙四、以作用而分类:
为成现法乐住者,即修第一善静虑,
欲得殊胜知见者,则修清净天眼通,
为得分别智慧者,则修加行所生善,
为得一切漏尽者,当修金刚喻定也。
若问:经中说:“修等持修习静虑,若屡屡而行,反复不断的努力修习,亦有成现法乐住者,如是类推,亦有成知见者,亦有成分别慧者,亦有成漏尽者。”会变成四种修行人,或会产生四种境界。这些到底是指什么呢?
于第一善静虑中入定,有无漏定,也有清净定,获得一禅,即修成现法乐住之等持,以此为主,实际上四种等持均具有。其他二禅、三禅、四禅也有现法乐住,但是不称为现法乐住,只有一禅叫现法乐住。一禅的时候获得现法乐住,是从主要角度而宣讲安立的。
一禅之前是在欲界里,被欲界里粗重烦恼及其他痛苦折磨,一旦得到这个境界,感觉特别轻松自在,心里也会产生无比的喜悦。虽然这种喜悦和上面无法相比,但是为什么叫现法乐住呢?之前一直在欲界里饱受折磨,如人在沙漠中极度缺水,此时哪怕得到一点浑水也能解渴,也很满足,而第一次得到这样寂静的状态,心里自然就会生起无比的喜悦,感觉上很轻松、很自在,现法乐住就是这样。其他也都是现法乐住,但不是初次,所以不叫现法乐住,不会说他们得到现法乐住之等持。
唯独这一等持称为现法乐住,而后面的三种等持不叫现法乐住,还有一个原因,这是由于它们存在退失、从中转生上地、趋入涅槃的可能性。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知见之等持,主要是神通,眼通,即上面讲的生死通,与眼通相应的慧称为修成见之等持;与眼通后生起的意识相应的慧称为修成知之等持,见是随根识产生的慧,知是现见、了知这是跟意识相应的等持,这两者合而为一承许为修成知见之等持。因为以这些眼通来观察则能现见、了知众生身体之恶行的缘故。
第三种,分别慧之等持,加行所生的,通过努力修行而产生的,有漏功德修不净观、无染定等以及无漏解脱门等的慧,称为成就分别慧之等持,因为以智慧的差异而使辨别的能力越来越高之故。境界越来越高,功德越来越多,智慧也越来越增上。这是通过各种法门修行,让自己的智慧或者境界增长。
最后是漏法等持,金刚喻定,依靠第四禅末际(四禅正禅,远离八种过患),称为修成无余灭尽彼相续之漏法的等持。一切漏法灭尽的等持,这是最后的禅定,依靠金刚喻定。这是以作用作分类的。
甲二(定所摄之功德)分五:一、宣说无量;二、宣说解脱;三、宣说胜处;四、宣说遍处;五、宣说彼等之理。
乙一、宣说无量:
无量四治害心等,慈悲无量无嗔性,
喜为意乐舍无贪,相次愿乐离苦悦,
众平等缘欲有情,喜初二禅余六地,
有许为五不断惑,人中方生必具三。
修禅定(等持)会产生多种功德,此处讲禅定所摄的功德。
所缘境的众生无有量,具有能缘、福德无量的心有四种,这里讲四无量心,何为无量?众生无有量,功德无有量,所以叫无量。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与舍无量心。小乘也讲四无量心,但与大乘的含义有所不同。
那么,无量心定数为四的原因何在呢?无量心只有四个吗?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对治众多害心(恼害、损害、伤害等)以及“等”字所包括的损恼心、不喜他乐、嗔心贪心而确定有四种。对治这些烦恼有四种对应的无量心。
四无量各自的本体是什么呢?慈无量与悲无量是无嗔之善;没有嗔之善,这点与大乘有所不同,了知他众具乐而悦意为喜无量;舍无量则是无贪之自性善。主要而言,前两个无量心是无嗔的善,后两个无量心是无贪的自性善。
四无量之行相:这与大乘的一样,依次为愿一切众生具足快乐,这是慈无量心;愿一切众生摆脱痛苦,这是悲无量心;愿一切众生不离喜悦,这是喜无量心;作意对一切众生无有贪嗔一视同仁,即没有分别。
四无量之行境即所缘为欲界的一切众生,此处和大乘不同,因为是缘彼等之害心等的对治法。以欲界众生作为对境产生伤害的心、损恼的心、嫉妒的心、分别的心,为了对治这些心而修四无量心,然后产生了相应的这些功德。
四无量所依地:喜无量是意乐受,愿一切众生不离喜悦,这是一种意乐受,因此只在初二禅才有。其余三者在静虑六地中具有。有些论师认为这些唯是正行地,即四无量心只在一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正行里有,未至定、殊胜禅中都没有,因而是不包括将禅未至定的五种殊胜禅。
若问:那么,慈等四无量心可以直接断烦恼吗?此四无量并非直接断除烦恼,因为此等只是缘众生而作意信解,而直接的断道是作意真如。依靠它们只能压伏烦恼,不能断除烦恼,作意真谛的见解或道——智慧,才真正是可以直接断除烦恼的,但四无量心只是作意众生的一种信解而已。
所依:四无量心刚开始只有在智慧敏锐、贪欲过患众多的人类中才能生起,其他众生则无法生起。
这四种无量心是否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具足一种无量就具足所有的无量吗?不能一概而论。不包括喜无量的三者若具其中之一就必然具足其余二者。因此,如果一者存在,必定各具三种。喜无量心比较特殊,喜无量对于转生三禅四禅者来说无有,因为没有意乐受,因此并不一定具有。
乙二、宣说解脱:
所谓解脱有八种,初二不净二禅具,
第三末有体无贪,无色定善灭尽定,
微微心末无间入,由自净下圣心出。
初三缘欲摄见色,无色行境上自地,
苦谛等及类智品。
这也是讲禅定所摄的功德。前面讲的是四种无量心,现在讲的是八解脱。
去年讲《现观庄严论》的时候也讲过,解脱有八种,也就是内有色观外色解脱、内无色观外色解脱、净色解脱、四无色解脱(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与灭尽解脱,总共八种。
前二解脱是不净观,观青肿相之故,是无贪的本性。内有色观外色解脱,内无色观外色解脱,都是把色法观不净,至少当时从中不可能产生贪心,因为此二解脱依次是贪欲界与一禅之色的对治。是对欲界及一禅之色贪的对治。
内有色观外色,内无色观外色,这两个解脱在初二禅正行中具有,而在三禅是无有的,因为彼等只是贪色的对治。是对治欲界和第一禅色法的贪欲,主要是对形色、显色贪色的对治。而三禅无有根识,不存在贪二禅之色的对治故。在三禅中不存在对二禅色法贪欲的对治。
第三净解脱并非是不净观,因为它缘悦意对境,而视为清净相之故。前面是观不清净的,第三个净色解脱是把这些色法观为清净,它能产生悦意的法。将这些色法观清净也是有原因的。在第四禅中具有,本体是无贪。虽然是观清净,但也不会生起贪心,是一种无贪,因为之前观不清净时,对色法的贪执已经断除了,或虽然没有彻底断,但已经压伏得不能再生起来。
如果有人说:既然在三禅中不安立为解脱,是由于贪二禅之色的对治不存在,那么四禅也不能安立为解脱了,因为四禅同样无有贪三禅之色的对治故。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净色解脱不是修贪欲的对治。如果是对治贪欲的,那就和前面两种解脱是一样的,但是修净色解脱不是这个目的。由于在一禅二禅时修不净观而使心疲惫不堪,此解脱是为了提高心力,由于一禅二禅观不清净,生厌离心,心态糟糕,疲惫不堪,心已经提不起来精神,为了提起精神,提升心力需要修净色解脱。这是第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观察前二解脱修得成功与否。是为了检测前面修不净观的境界有没有成功。这个时候观清净的色法,若对色法还是生起贪心,说明前面修不净观没有成功。
无色解脱则是无色界之善妙的净定与无漏定。灭尽解脱是灭尽定,三界中最细微的心是有顶心,而灭尽定要在较有顶心更细微之心的末尾无间而入。灭尽定是这样入定的:有顶的心特别细微,尤其有顶末尾的心是最细微的,要在此时入定,第二刹那就是灭尽定,心识暂时没有了(按小乘的观点,灭尽定没有心)。入定的时候可以这样,但是出定的时候不一定,起定时,从有顶自地的净定以及依于下地无所有处之心的圣无漏心而出。世间清净定可以用自地的心起定,或借用下地无所有处的心来起定。
所缘:前二解脱是属于欲界的不悦意可见色处的有境,这是指第一、第二解脱。第三解脱是悦意处的有境。四无色解脱的行境即所缘,可以是一切上地、自地的苦谛以及“等”字所包括的集谛、灭谛及类智品的上下道与自地。道谛是类智,不是法智,因为法智是缘欲界的。四无色解脱的行径和所缘包括类智品上下道与自地。类智品是道谛的一部分。
乙三、宣说胜处:
所谓胜处有八种,前二相同初解脱,
二同第二余如净。
经中说:“内有色想观外色少、内有色想观外色多、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内无色想观外色多,内无色想观外色青、黄、赤、白四者,总共有八种。于此八种均胜过彼等色而了知,以胜而现见,如是作想即与所谓一胜处至八处之间对应。”所谓的胜处是指获得自在。了知为寂止,现见为胜观;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或者说了知为无间道,现见为解脱道(但不是真正的无间道和解脱道)。应当了知前二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少、内有色想观外色多)的本体、地、是何者的对治与所缘均与第一内有色观色解脱相同。
第三与第四胜处的本体等(所依的地、何者对治、所缘)与第二无色观色解脱相同。除此之外其余的四色胜处的地与本体等与净色解脱相同,然而不同的是,解脱是背离所缘,而不胜过,此胜处是随心所欲信解所缘,以不生烦恼的方式胜过(其他)。
观待八种解脱,虽然是果,不能直接断烦恼,但是可以以不生烦恼的方式胜过其他,也就是产生这些境界的时候,不仅没有烦恼,还可以胜过这些烦恼的所缘对境。
乙四、宣说遍处:
遍处十种八无贪,第四禅有缘欲界,
二遍处为无色净,行境自地之四蕴。
所谓遍处是指能令观想所缘境的地大等行相不间断周遍之义。分类有地大遍处、水大遍处、火大遍处、风大遍处、青遍处、黄遍处、赤遍处、白遍处、空无边遍处与识无边遍处。共十种遍处。其中前八遍处的本体是无贪之善;所依地只是在第四静虑才具有;行境即所缘是欲界的色处,与世间的名言相符而承许为显色与形色。空无边遍处与识无边遍处二者是前二无色界净定的自性,所缘是自地的四蕴。无色界没有色法,所以没有色蕴,剩余四个蕴。
乙五、宣说彼等之理:
灭尽前品已宣说,余皆离贪加行得,
所谓无色依三界,剩余唯有人中生。
上二界由因业力,生起无色之等至,
色界所有诸静虑,亦由法尔力量起。
若问:以上这二十六种功德(即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是如何获得的呢?灭尽解脱的所依在前面第二品中已宣说过。其余的二十五种如果曾经修习熟练,则唯是以离贪而得,未修习熟练则通过加行勤作而得。
所依:所谓四无色解脱与二无色遍处依于三界的所依身份。剩余的十九种是在人中生起,因为必须依靠决定正教而生。有人教,自己精进修行,才能获得。上界没有善知识,没有教法。
那么,上两界由于无有传教怎么能以下下所依身份生起上上定呢?怎么才合理呢?其实上两界的无色定是依靠因力与业力而如应生起的。
第一由因力而生:诸如先前以人的身份,在欲界的时候,修行有顶的等持,得到了有顶的境界,后来从串修有顶的等持中退失,转生到色界任何一处。大乘讲阿赖耶中存有种子,种子成熟可以继续获得,小乘讲同类因,以先前串修的同类因而生起有顶的等持。
这个是同类因,之前串习,转生到色界之后,因为有同类因而产生。
由业力而生:先前在人中修习,获得无色定后退失,以这种顺后受业之力而转生色界,获得无色界的等持,顺后受业,以此获得的等持。两种解释都可以,从两个角度安立,不矛盾。因为需要在其后世转生到无色界之故。色界的下下静虑通过因力与业力而生起一切上上静虑,最初都在人间,后来退失了,就可以在上界接续,以同类因,顺后受业产生,二者不矛盾。即有顺后受业,也有同类因产生
也有以法性力而生起的。以法性力而生:诸如世间坏灭时,下禅的众生以极其强大的善法自然而然生起上禅之心。前面讲世间品,世界毁灭的时候,欲界的众生,获得一禅二禅的心,投生转移到一禅去。自然生起上禅的心,之前修过,相续中有串习,以同类因而产生。第二次毁灭世界的时候,一禅的众生自然获得二禅的心,转移到二禅里去,一禅的这些也要毁灭。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安立,并不矛盾。以这三种方式,以下下而产生上上的静虑、境界。
这是分别定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