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俱舍论》讲记(六十一)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9月18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六品,分别道与补特伽罗。分四:一、所缘境圣谛;二、现证真谛之次第;三、现证真谛之补特伽罗;四、宣说现证之道。
甲四(宣说现证之道)分三:一、宣说加行等四道;二、宣说一切住地与住根之道;三、宣说菩提分法。
乙三(宣说菩提分法)分七:一、以名称而分类;二、以实体而分类;三、部类之次序;四、本体之差别;五、何地所摄;六、旁述获得解信之理;七、别说无学法。
丙一、以名称而分类:
尽智无生智菩提,随顺于彼故得名。
大乘、小乘都讲三十七道品,虽然名称、分类都是一样的,但内容有所不同,此处讲的是小乘的三十七道品。
念住等三十七道品是随菩提分之道,因为尽智与无生智是菩提。菩提指什么?是哪种菩提?是最究竟的灭尽智和无生智:第一,灭尽智是缘取四谛的智慧——了知苦谛,断除集谛,现前灭谛,修行道谛。这种智慧可以说是了知四谛之真相的智慧;第二,无生智是苦谛亦无所知,集谛亦无所断,灭谛亦无所现,道谛亦无所修,也是了知四谛真相的智慧。这两种智慧叫菩提,由于是与彼随顺之道,故而得名。三十七道品都是菩提的随顺之道,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为菩提之因,所以叫随菩提分之道。
若问:三十七道品是哪些呢?即四念住(身、受、心、法)、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与八圣道。
四正断是指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四正断都是一样的,刚开始断恶行善,先产生断恶行善的意乐,为此以意乐加行生起欲乐并精勤,以正行发起精进,以后行极度持心,最后真实安住。通过这些方法,四正断才能生起、圆满:要了知、思维恶的过患,未产生的不让它产生;已经产生的断除;要了知善法,未产生的善让它生起,已产生的善法让它增长。
四念住前面已宣说过了,主要是在资粮道的阶段具备的随菩提分之道。四种正断,主要是在加行道的暖位的阶段修持的随菩提分之道。其他的阶段不是不修,但主要在这个阶段修持。
四神足:神是神通,超越的能量。足是因,是方法。能产生超越的能量的方法是神足。四神足是指由恭敬加行之欲乐、相续加行之精进、心等持之种子以及观察所缘(与相之智慧)中所生的欲定断行具神足、心定断行具神足、勤定断行具神足与观定断行具神足。这四个神足主要是在顶位的阶段主要修的。恭敬加行之欲乐、相续加行之精进等都是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四神足才能生起。
五根:能自在享用一切善法的信、精进、念、定、慧。信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精进;念即忆念、不忘失;禅定;智慧。在加行忍位时,修持的这五种功德叫根。
五力:修到胜法位的时候,也是修这些功德,但是不叫根,而叫力。每一个功德都有它自己的违品,五种功德能够战胜违品,五根不被不信等违品所害为五力。
七觉支:觉是指证悟法性,它的自性分支即择法觉支、念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安觉支、舍觉支与定觉支。
其中念觉支是彼之依处,是其它那些觉支的所依;精进觉支是能超离下地的出离支;喜觉支有利身心故为利益支;其余三者是无烦恼支,其中安觉支是染污之根本受生恶处的对治;定觉支是它的依处;舍觉支是说明无有沉掉的本体。沉掉,指昏沉、掉举这些过患。
八圣道:指正见、正分别、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与正定。
正见是指依靠后得的智慧来衡量从而断定入定所证悟之义。大乘入定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分别念,也没有分别念的对境的。若是这样,入定的时候能取所取,就都不存在。但出定的时候有分别念,也有相应的对境,这个时候可以断定。刚才入定的状态中证悟的是什么?是哪一个阶段?可以在后得位断定。
能通达他人证悟的心为正分别;正语在这里指的是善妙见解,不是仅指语言;正业即是正戒;正命因资具鲜少而令他人生起诚信;剩余的三者是违品的对治:正勤是修断烦恼懈怠的对治;正念是随烦恼沉掉的对治;正定是入定障碍的对治。
按小乘教理,七种觉支主要是在见道的时候修的,八圣道是在修道的阶段修的。
这是以名称而分类。
丙二、以实体而分类:
谓三十七菩提分,此由名立实体十,
即信精进念慧定,舍喜安戒正分别。
所谓的三十七道品是从名称的角度而安立的,实际上它们包括在十种实体中。前面我们讲了五根和五力,根与力中的两种信摄于信中。同样,四正断、根与力中的二精进、七觉知中的精进觉支以及八正道中的正勤这八种是精进。根与力中的二念、觉知中的念觉支及八正道中的正念此四者为念。
正见、择法觉支、根与力中的二慧此四者再加上四念住此八种为慧。根力中的二定、四神足、定觉支、正定此八种是定,因此以上五者(信、精进、念、慧、定)即包含了三十道品。
舍觉支、喜觉支、正分别、安觉支四者各为一实体,正语等三者是戒律的自性。
三十七道品可以归纳在十种实体中。
念住慧性勤真住,四神足则为等持,
宣说主体实彼等,加行所生德亦尔。
若问:那么,慧、精进、定怎么会分别是八种呢?四念住是慧的自性,因为都是闻思修中产生的。真实安住于精进与所谓的四正断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四神足是定的自性。这里也说明若想出现神通,还是要依靠禅定。如果没有这种禅定,即使是阿罗汉也没有神通神变。阿罗汉也分两种,一种是无严阿罗汉,没有获得灭尽定,没有神通神变;一种是有严阿罗汉,获得了灭尽定,有神通神变。
念住等是智慧等也是就主体而言的,如果它们也具有从属,那么各自群体中存在的加行所生功德——闻思修的有漏无漏智慧、信、精进、念、戒等也均属于念住等。
丙三、部类之次序:
七类依次初业者,顺抉择修见道行。
三十七道品在哪一道位以什么为主而安立的呢?
有部宗承许说:七种部类是依照如是顺序而安立的:初业者即资粮道中断除了四种颠倒故安立了四念住;在顺抉择分法(加行道)的暖位时依靠得真谛所缘差别之因而增上精进故安立了四正断,加行道暖位的时候,主要修的是四正断。
顶位时能趋入不退失之善法故安立了四神足,修到顶位的时候,善根是不动摇的;忍位时能坚定不退地对信等获得自在故安立了五根(五种善根);加行道的胜法位即世第一法时不被违品烦恼所害故安立了五力,因为胜法位是一个刹那,紧接着就是见道了,此时这些违品无法阻碍,所以主要修的是五力。修道中能趋近菩提故安立为八正道;见道迅速而行故立为七觉支。这是小乘有部的观点。
阿阇黎世亲与其他论师则认为:后两者也是按照生起功德的次序而安立的,即于见道中是七觉支、见修二道中是八正道。这和小乘有部的不同之处。
小乘《阿毗达磨》是世亲论师为了报答师父的恩德而著,他的师父是小乘有部的论师,所以这里写的主要是小乘有部的观点。但他还著有《俱舍论自释》,主要是站在经部的角度而讲的,有很多与小乘不同的观点。
丙四、本体之差别:
七觉支及八正道,唯是无漏余二者。
若问:那么,菩提分法哪些是有漏、哪些是无漏法呢?七觉支与八正道唯一是无漏,这都是圣者才具足的功德,因为它们是在见道与出世间修道中安立的缘故。除此之外,四正念至五力之间既是有漏也是无漏,原因是凡夫相续中具有的资粮道加行道所摄的菩提分法为有漏,圣者相续中所具有的三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所摄的菩提分法为无漏。
丙五、何地所摄:
一禅之中具一切,未至定则不摄喜,
二禅无有正分别,三四无喜正分别,
中间静虑亦复然,前三无色亦无戒,
除去觉支正道外,欲界以及有顶具。
这三十七品、三十七种功德,在何心、何地、何种境界中,具足多少种菩提分法呢?
色界的一禅中可以有三十七道品。一禅未至定,则具有不包括喜觉支在内的三十六道品,之所以无有喜觉支是由于具有被下地烦恼退失的忧虑。因为未至定是不稳固的。比如欲界的烦恼生起,可以在那个境界中退失。有这种顾虑和担忧,所以没有喜觉支,其他的都可以具备。
二禅有不包括八正道里正分别的三十六道品,因为二禅已经断除了寻伺,所以没有正分别,其他都可以具足。
三禅与四禅具有不包括喜觉支与正分别在内的三十五道品,原因是寻先前就已隐没,并且远离了对喜乐之贪执。这是按小乘的教理讲。
一禅正行殊胜定也有不包括此二者(喜觉知和正分别)的三十五道品,因为此地已断除寻,并是舍受之地故。只有舍受,没有其他的。
前三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也无有此二者,另外也不具戒律支,因为已断除寻、是舍受并且不存在身语业的缘故。这几个地方断除了寻;也只有舍受,没有其他的乐受等,也没有喜觉知;属于无色界,没有身语,戒也没有了。按小乘教理,戒是无表色,要么是有表色,是色法,但无色界没有色法,所以不具足戒律。
欲界与有顶(非想非非想处,无色界的最顶层,也是三界的最顶层)具有不包括七觉支与八正道的二十二道品,之所以无有八正道,是由于欲界非为入定的心(不具有色界与无色界的细微之心)。我们在欲界修行可以获得上界的心,通过那些心可以证悟真谛。但是与色界和无色界相比,欲界本体的心很粗,即使欲界的一心禅也达不到入定的标准,所以这里说不具有色界与无色界的细微之心。七觉知、八正道都是依靠出世间道产生的,所以欲界的心没有办法作为出世间道的所依。
有顶的心不明显,故而无漏道不依于此二地。欲界的心太粗了,而有顶的心太细了,依靠这些出世间道才可以产生这些功德。比如有顶的心不能成为无漏道的所依,有顶也没有这些功德。有顶的心主要指的是地,也叫境界。
丙六、旁述获得解信之理:
若见三谛得法戒,现证道亦得佛僧,
所谓之法即三谛,以及缘觉菩萨道,
实体为二信与戒,本体即是无漏法。
我们经常讲信解,信解是一种不动摇的信心。我们虽然都有信心,但不是胜解信心。那何时才会产生这些信心?只有见谛的同时才会产生。
经中说“解信有四,即于佛解信、于法解信、于僧解信、圣戒解信(无漏的信解)”,那么,在哪一阶段获得解信呢?现量见到四谛真相的时候就会生起信解。
见道时现见前三谛(苦、集、灭)而对圣者欢喜之戒与法宝获得解信,因为当时已获得无漏七断。无漏的戒之前没有得到,这个阶段获得。这也是一种亲身的体会,所以他也会对这个生起信解。苦、集、灭包含了轮涅的一切法,彻底了知它们的真相,并以智慧现见了无我。这个“我”,不是事实存在的,这也是亲身体会,所以对法生起信心。
最后讲道谛。现证道谛于佛及其声闻僧众获得解信,原因是能成佛的法是无学道谛,能成僧的法是有学无学二道,即于此二道诚信。归纳而言,就是现量见到四谛真相时,对佛、法、僧甚至无漏戒,能产生真实的信解,因为都是亲身体会,好比哑巴吃糖块一样,再也不会动摇。
“亦”字是说,现证道谛的时候也包括于圣戒、于正法获得解信。那么,于法解信中的法是指什么呢?此处所谓的法是指前三谛,原因是从执著自相的角度而如应安立的。苦谛、集谛、灭谛都执着自己的自相,从这个角度讲的。
同样,缘觉的有学无学道以及菩萨的有学阶段的无漏道也是法。小乘里讲的菩萨主要是指佛陀释迦牟尼,佛陀因地的时候是菩萨。有学阶段都归纳到法里。
所说的四种解信实际上也只有两种实体,因为于三宝诚信是信心的自性,第四于圣戒解信是戒律的自性。前三个都是对三宝生起信心的,虽然对境不同,但都是信心的自性,所以可以为一个自体。最后无漏的戒,跟前面不一样,所以安立另外一个实体。
解信的本体是什么呢?解信的本体均是清净无漏法。
丙七(别说无学法)分二:一、真实宣说无学法;二、旁述断除所断之理。
丁一、真实宣说无学法:
有学支中未宣说,二种解脱束缚故。
摧毁烦恼无为法,以及胜解有为法,
无学有为二解脱,所谓菩提即正智。
若问:既然经中说“无学具有十分支、有学具有八分支(指八正道)”,这两个有什么区别?那么,无学的正解脱与正智在有学分支中未宣讲的理由是什么呢?
之所以在有学支分中未说正解脱,是因为有学位尚被烦恼所束缚,没有彻底解脱烦恼,所以在这里不能安立正解脱。在有学的分支中也未说正智,因为正智是指尽智与无生智,而有学位不具有此二智,所以也没有安立正智。去掉正智和正解脱,剩余八种分支,所以有十种支分。
解脱有两种,即摧毁烦恼抉择灭无为法解脱与胜解有为法解脱,以智慧摧毁烦恼、断除烦恼,没有烦恼叫抉择灭,是无为法解脱。虽然没有获得抉择灭,以上界智慧断除烦恼,为法解脱。而无学位的分支中所说的解脱是胜解有为法解脱。有为法解脱也分两类,即远离贪的心解脱与远离无明的慧解脱。
此处有疑问。如果有人说:这样一来,正智就不是第十分支了,因为它为正见所摄之故。并非如此,所谓的菩提是指前面所说的尽智与无生智,它们才是正智,而并不是尽慧见与无生慧见。如云:“尽智无生非慧见。”正智和正见是不一样的,正见不包括正智,有学道里也不包括正智,所以没有过患。
丁二、旁述断除所断之理:
将生未来无学心,由从障碍得解脱,
趋向灭尽之圣道,彼之障碍彻断除。
能断断除所断的时候,以三时中的哪一时无学心解脱障碍呢?能断是未来的,依靠将生的未来无学心从障碍中得解脱。之前已经把障碍断除了,真正从障碍中得解脱的是即将要产生的未来无学心。
那么,以三时的何道断除那一障碍呢?所断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应该是现在的,趋向灭尽的现在之道完全断除现在的障碍,因为它们是所断与对治(能断)、所害与能害的关系。
以现在的智慧断除现在的障碍,未来的有学心就从障碍中解脱。真正解脱的是未来的心。能断的智慧是现在的。而过去、未来是已灭与未生之事。按小乘教理,过去在过去的位置上存在,未来在未来的位置上存在,这些也要断,但不是直接断,而是通过产生对治,令过去、未来的障碍无法继续再产生,这叫做断。因此,令不具有产生后面所断的能力即称为断障。
无为解脱称断界,尽贪欲谓离贪界,
断界即除余烦恼,所谓灭界即断事,
苦集忍智厌何断,均离贪亦有四类。
那么,所谓无为解脱与经中所说的断界、离贪界与灭界三者有什么差别呢?无为解脱实际上也就是所谓的断界等三者,由于断灭了三界的一切贪欲,因而称为离贪界;同样,所谓的断界是指断除贪心以外的嗔恚、傲慢等烦恼;所谓的灭界是指断除色等有漏事。有境断了对境也就灭了。
那么,依靠道谛离贪心这些障碍必定是对所缘境生起厌恶吗?这是不一定的。苦谛与苦因之集谛的所有忍与智(法忍法智、类忍类智)的所缘对境均是有漏谛,因而是对所缘境生起厌恶,原因是它们将低劣对境视为过患。苦谛和集谛比较低劣,具足很多过患,所以苦谛和集谛必须要对所断境生起厌离心。
而缘灭、道谛并非如此,因为它们不是缘低劣对境之故。它们也没有过患,灭谛和道谛作为有境,不用对对境产生厌离心。
依靠任何道直接断除烦恼一般都是无间道,无论缘四谛的任意一谛都会离贪,直接断除烦恼的一般都是无间道。不管是苦、集、灭、道任何一谛,都是远离贪的,因为它是直接对治所断的无间道之故。无间道是离贪的。
由此可推知,厌、离贪等即有四种类别:
有厌而无离贪:即直接断除所断无间道以外缘苦集谛的加行道、解脱道与胜进道等,原因是这些道视所缘为过患。剩下的加行道、解脱道与胜进道三道,也是缘苦谛集谛,比较低劣,有很多种过患,会产生厌离,但因为不是直接断除烦恼的能断,所以不离贪欲这些烦恼。
有离贪而无厌:是指缘灭道谛的无间道,因为此道视所缘为功德。无间道是直接断所断的能断,所以肯定是离贪的。但是没有厌烦,因为缘的是道谛和灭谛,即不是低劣的,也没有过患,所以不会产生厌离或厌烦。
一、既有厌又有离贪:缘苦集谛而直接断除的无间道。因为缘苦谛和集谛,所以肯定有厌离心;并且是无间道,所以也有离贪。
二、既无厌也无离贪:缘灭、道谛的加行道、解脱道与胜进道。因为是缘道谛和灭谛,所以不可能有厌离心;他们也不是直接断烦恼,没有离贪,所以既没有离贪也没有厌离。
第六品已经宣讲完毕,主要是讲道,以及具备道的功德的补特伽罗。前面讲的是随眠——烦恼,要靠道——智慧去断除;同时也讲了具足智慧的修行人。后面还有两品,讲智慧——道,与禅定——定,分别定和分别慧。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