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三戒论》讲记(十五)居士勿闻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妄基知言解意人,意乐转想生说心,
加行神通等功德,虽无说有上人法,
究竟他懂彼妄语,则已失毁根本戒。

四、妄语。

这条戒也是比丘和比丘尼共同的根本戒。

基,也可以说是对境。“所说的对境是除了自己以外的他相续、能知言解义、精神正常、非石女与两性,具此五种名相的人。” 不是自己跟自己打妄语。“能知言、解意”,第一,对方能听懂话;第二,能听懂意义,有这种能力的人。若是听不懂说话,或者虽然能听得懂,但是不懂所说含义,就不具足这两个名相。比如跟几岁的小孩子说话,他也许能听懂话,但是不懂意义;还有精神不太正常,能听懂话,但是不懂意义。要求是他相续、能知言、解意、精神正常、非石女与两性,共具足五种法相的人,这是对境。跟什么样的人说上人法妄语才会犯根本戒呢?具足五种法相的人是对境,跟这样的人说上人法妄语说,会犯根本戒。

意乐,即动机。“为了改变对方的想法而生起要说欺人之谈的心。” 有想欺骗的心。若是没有想欺骗的心,不会犯根本戒。

加行,即行为。“超越欲界的一禅至佛果之前的神通等世间出世间的功德,明明知道自己本来没有反而谎称为有,说上人法妄语。” 上人法妄语,指世间出世间的功德,比如色界和无色界的这些神通等,自己明明没有这些功德,谎称自己已经得到了这些功德。比如说“看见佛了,我赞叹、供养了佛”“看见魔了,惩罚、制伏了他”等,这都是上人法妄语。或者四禅八定这些心、神通,自己未得到这些功德,慌称已经得到了这些功德;或者自己没有得地,谎称已经得地了。

有时候,自己虽然没有亲口说,但是旁边有人说,自己默然接受了,这也是犯戒的。比如到施主家,施主家里有特别华丽的地毯,施主说“得地之人、阿罗汉可以坐”,自己若是坐在上面,也会犯戒。

在修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觉受、境界,不能随心所欲地跟别人讲。若是真有觉受、境界,也只能跟自己的上师说,跟其他人是不能说的。

“这里所说的妄语必定具足是语言、是自己所说的语言、是与自己有关的语言、正确、明了、当面而说此六种法相。并且所说之人在无有增上慢的情况下自己说或者由他人来说。” 说上人法妄语的时候,是自己亲口说的,要具足六种法相。如果通过语言说,或通过其他手段,比如通过发短信、QQ、网络等方式,并且其他支分都具足了,这样欺骗也是一样会犯戒的。所谓“增上慢”,就是那种傲慢阿罗汉,其实他没有境界,但是他觉得自己有境界;没有功德,但是他觉得自己有功德。虽然他没有想欺骗的心,但他这样说,也会犯戒,但是不会犯根本戒。以前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有的觉得自己有禅定的境界了,或者觉得自己已经得地了,自认为成阿罗汉了,实际上没有这些功德。因为他没有想欺骗的心,所以不会犯根本戒。

究竟,即结果。“虽然自己所说的谎言未能转变对方的心意,但当听者已明白妄语之义,比丘已经失毁了自己的戒律。” 对方听懂了,也明白意思了,尽管也许没有转变对方的意念,对方没有相信,但是这样也会犯根本戒。无论对方相信还是不相信,都一样,只要对方知道、听懂了意思,就会犯戒。

“比丘在接受别人所说话语的过程中,我们如果详细分析,以观待果、花垫以及本体的方式可以了知也有犯妄语戒的。”

所谓“花垫”,刚才讲过,他没有说自己是阿罗汉,但是若施主安排“阿罗汉可以坐在带花的地毯上”,他自己也没有说什么,就上去坐了,这样也会犯戒。还有,身边有人这样说,自己接受,也会犯戒。以前佛制定这条戒是有缘起的,当时有五百个渔夫出家了。按规定,当天吃的食物要当天化缘,不允许存留。也许当时印度条件挺差的,生活水平也很低,出家人也多,当时化缘很困难。五百个渔夫就到施主家,彼此间互相说:“他已经得一来果了”“他得不来果了”“他已经成阿罗汉了”……然后因此得到了很多食物。那时人心很单纯,比丘们也都不会隐瞒,有什么事就说什么事,可能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情况,他们到佛面前也如实地说了这件事。当时佛就规定以后若是这样做就会犯戒,而且犯的是根本戒——他胜罪。所以,以这种方式也会犯戒。

这里说的妄语,主要是上人法妄语。

“若有人想:此等加行与正行支分如果未具足,那是否犯根本戒呢?加行之加行,仅仅想做并从坐垫上站起等,只是恶作,为了此事而前往等为加行粗堕,正行时虽未真实生起堕罪,但与之相类似。 诸如没有杀心而以必致人于死地的利刃击中人,是加行粗堕。正行虽已究竟,但四支中任何一支不具足,诸如以杀心杀非人,是正行粗堕。剩余的所有堕罪均应依此类推。” 我们讲了不净行、偷盗、杀生、妄语四个他胜罪,也就是四条根本戒,都是要具足四个支分才会犯根本戒。若是没有具足四个支分,不会犯根本戒。比如说杀生,如果想杀张三,结果杀害了李四,这样不会犯根本戒,但犯的是粗堕,即堕罪里比较粗大的。此处的“堕罪”是指所有的所犯的戒,此外,比丘的五种戒里也有“堕罪”,二者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是所犯戒的统称,后者是五种堕罪之一。粗堕又分正行粗堕和加行粗堕。刚才所讲的例子犯的是正行粗堕,虽然有结果了,但思想上有错乱,所以是正行堕罪。若是没有结果,比如说想杀李四,其他的支分都具足了,但是这个人没有死,这样也不会犯根本戒,没有结果,只有行为,犯的是粗堕,这个粗堕是加行粗堕。“加行”指行为。他胜罪、僧残罪有这两种粗堕,其他的都没有。比如说堕罪、向彼悔、恶作,若是同样的条件,会成为一般的恶作,它不会犯粗堕。四他胜的粗堕包括在四他胜罪里,僧残的粗堕归属僧残罪里,是这样归纳的。比如今天想去偷东西,准备出发,准备的时候是犯恶作,出发的时候已经有行动了,这个时候是堕罪,各条戒有各自的堕罪和恶作,各自归各自的。

这些在犯单堕等其他罪业时均成了恶作。仅是在心里思维,即是所守恶作;身语中表现出来,则是所忏恶作。” 若没有行动,只有想法,自己在心里忏悔一下就可以了;若是有行动,就要亲自到堪布、阿阇梨面前忏悔。

若是犯了根本戒,这些支分都具备了,就难了。若是没有丝毫隐瞒,也许可以重新再受;若是有隐瞒,再也没有机会了。现在在藏地,尤其是一切有部的传承中讲,如果犯具足四个支分的根本戒的话,若是没有丝毫隐瞒心,通过僧众允许,可以再给他机会,可以重新受;若是有丝毫隐瞒心,就没有机会了。据说汉地有种说法,男众有三次出家机会,藏地这边没有。别解脱戒里就是这样强调的,菩萨戒也有重新受的,但是按别解脱戒的要求的话,是不允许再重新受的。有的认为,若是在大乘里,也有菩萨比丘戒,也就是变成了菩萨戒了,就可以重新受了。若是有重新受的说法,也可能是站在这个角度上讲的,所以有允许。但是按别解脱戒的要求,是不允许的。

犯此四何比丘败,故佛说为四他胜。

“此四种罪业各自四种支分都已具全,无论犯任何一戒,那位比丘就已败于罪业的足下,因而遍知佛陀说叫四他胜。《别解脱经》中云:‘诸比丘无论犯彼等中任何一堕罪,自始至终均成他胜。不可与诸比丘同住,不得享用僧财,当摈除。’”

佛当时讲,别解脱戒是戒律的根本戒。若是犯了四他胜,就不能与比丘们一起住;不能享用哪怕是一丝一毫的信财,若是享用了,将来要在地狱里翻倍地喝铁汁;而且要从僧团里赶出去。

他虽然犯了根本戒,但是如果没有丝毫的隐瞒。比如,若是偷盗,肯定有那种很想隐瞒的心。但若是杀生,也可能会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杀生,他肯定不会有隐瞒心。若他还想受戒,僧众也允许了,可以给他机会。但是他要一生一世为僧众服务,做一些比较低劣的事情,比如扫地、扫厕所等,位置坐在最后和最低处……共有五种。若是修行精进成就了阿罗汉,就可以恢复身份,也可以恢复位置。若是不能成就阿罗汉,那么一生一世就要做这些服务的事情。

这四条根本戒是比丘和比丘尼、沙弥和沙弥尼共同的戒律。这是大概讲的,详细讲还有更多。对比丘和比丘尼来说,这是四个他胜罪,意思是自己彻底败了,彻底毁坏了自己相续中的戒体。

比丘尼共有八个他胜罪,除了与比丘相同的四个他胜罪之外,比丘尼还有四个不共同的他胜罪,明天继续讲。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