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四 详细辨析
《佛教史大宝藏论》 ︱ 布顿大师.著 ︱
关于“医方明”的论典。即阐明病、病根、病的对治法药方,用药治疗法等四方面的论述;又有《八支医疗论》,如颂说:“母体孩童魔上身,械獠伤害诅咒等,何种医术当疗处,一一阐明分八支。”“母体”是说孕妇;“孩童魔”,即孩童害病;“身”即指体腔或身体;“上身”指头部、器械伤、獠牙咬伤、诅咒伤等八类病。简略地阐明这八种病的论著,即《八支医疗论》。
关于“工巧明”的论典。有《点金术论述》、《塑像量度论》等著作。
关于“内明”的论典。即宣说尽所有蕴、界、处及其区别,或分别说所有诸法等,如《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法相杂集论》。
己二 说如所有法。 即说四谛十六行相[20],或说二取空义,以及说无自性义,如《谛决定论》、《三十颂》、《中观庄严论》等。
己三 说解脱及一切种智之道。 如《菩萨地》、《声闻地》、《入行论》等。有人说:仅一一宣说章品,不遗漏地宣说是为大论,如《集论》或《俱舍论》。
戊四 由所说论典之门而分。 即总论与分别释论。总论是阐明总论词句的“声明”论著,及阐明要义的达惹嘎理智论。我(著者),则认为不一定是此等论著。
分别释论。三种释论中,第一时教的释论又分显扬“见”的释论及显扬“行”的释论二种。其中第一种,是指“阿毗达摩”七论。如经所说:舍利子作“法蕴论”,目犍连作“教授论”,满慈子作“界聚论”,天乐子作“识聚论”,迦旃延作“入智论”;“品类足论”由世友所著;盛称“正行品类论”,是由俱瑟祉罗所著。喀什米尔毗婆沙部说:此七论是“经”,而且是佛于不同的地方、时间、有情、分别宣说之诸法,由声闻罗汉所结集的。例如《法集要颂经》。如果并非如此,则三藏的“经”将成为不全。经部师等人说:“所谓本母,即经、律二者,或是从中间宣说,以此无过。”这是认为七著即是“论”。概括此七论义,即《大毗婆娑论》,再概括此论义,则为《俱舍论》等。第二种显扬“行”的论著:从事教之十七事业中,首先宣说出家事,其次宣说二种分辨的十六事,在此事业中,《律上分》与《毗奈耶杂事》等所出诸事业,以理相配合而说的《经根本》,以及依分辨以理配合其他而说的《毗奈耶花鬘颂》或《三百颂》。
第二时教(即中转无相法轮)的释论,分显扬“见”的和显扬“行”的二种:
第一种,显扬“见”的论著。有著名的大乘大车轨开派四位大师,以经实说教义,或阐明要义的,有《中观六论》(龙树著),其中有开示一切法自性空显现缘起,离边之见的,如《七十空性论》;有破除生等实有的,如《中论》(亦称《根本智论》);此二论是根本的,也是主要的。为成其理的,如《六十如理论》;为破除对方争论之过的,如《破邪论》;为开示与对方争辨说理的,如《细研磨论》;为开示胜义虽无自性,而于世俗世间名言成理的,如《名言成就论》 (即宝鬘论)等,连同上两论共六论。意许或启示现观之义者为主要,如《现观庄严论》。其中包括基智(未依道以前的基本智)、道智(入道所得的修法等智)、果智(由修道而证果所生的智慧)——行境三智;及一切相圆满加行、顶位加行、次第加行、刹那加行——四加行;加上向、果、法、身共八种,并为之开示。宣说此等主要三十二义的,即《八千摄颂》。该颂说:“依及所摄受,业及修行等,辨别相堕法,利益等正说。”其中所谓“依”,是指佛世尊;“所摄受”,是指徒众眷属等;“业”——慧母中,由十法行,应如何而行;“修行”中,于无实诸有法,增益与损减;一与异体;本质与差别;如其名立义,如其义立名,分别其名义等,即十种散乱对治法中的十种修行;“辨别”是说以“内空”直至无实本体空性之间,细分为“十六空”;所谓“相”,是指魔业及退转二相;“堕”是指如果舍弃般若波罗密多,所得异熟果,即堕于恶趣的报应;“利益”是指如果行般若波罗密多所得的利益,比遍布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作布施的利益功德更大。由三十二义而摄一切,并依次宣说诸要义。于三门十一品类中开示的《般若经注释》,其中以般若最初缘起为分期,对利根有情,如说:“舍利于: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一切相中,希求现证圆满正觉,应精进于般若波罗密多。”由何有情,为何故、向何人、为何学法四者摄一切义而宣说,即说略义门;由此至第一时期之间,即说中义门;由此至最后圆满之间,是说广义门,此即所说“三门”。所谓“十一品类”,即:初品类是对舍利子开示的;其次是由须菩提宣说的为一品类;依次对帝释开示的有两品类;对须菩提开示的有四品类;对弥勒宣说的有两品类;对阿难寄以圆满付托为一品类。以上:共十一品类。此论虽传说为当喀扎色所作,然而是世亲所著《释论》更为合理。而且此论及《八千般若摄义》是于“唯识”中阐述的。
第二种,显扬“行”的论著。如《集学论》(详称《集菩萨学论》)、《经集论》以及开示见行双运的《入行论》与《修次三编》等。
第三时教(即末转法轮)的释论,仍分显扬“见”的和显扬“行”的二种。
第一种,显扬“见”的论著。如弥勒所著的《庄严经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宝性论》等。四论中有说前二论是“对法藏”(即论藏),后二论是“经藏”,《现观庄严论》为“律藏”的,但未见其有何根据。至于《庄严经论》,是摄大乘一切法于五义中而开示的。此如锤炼精金,如莲盛开,如饥者得美食,如闻佳音书信,如开大宝箧般的法宝,于此说法,即生殊胜欢喜!《辨中边论》中的所谓“边”,是指“有、无”或“常断”二种边见;所谓“中”是指断离彼二边的中观道。以辨别彼诸义,故名《辨中边论》。又如颂所说:“法相及盖障,唯彼与对治、修、处及得果,即是无上乘。”这是由七义而宣说。又如《辨法法性论》中所说的“法”,是指烦恼染污轮回之“法”;“法性”是指涅槃之“法”。因宣说此二者的区别,故名《辨法法性论》。至于《宝性论》,是说大乘之“性”,或说固定诸法之至上,即成为诸法之至上(即“宝”义),以此名为《宝性论》;或说梵语“乌达惹”,意为最后,即大乘之相续,最后末转法轮的释论,故名《宝性论》。此复宣说佛、法、僧三宝及其因界,菩提、佛之六十四种功德及事业,共七种。如颂所说:“佛、法、僧、界及菩提、功德和佛末事业,诸论之身若略摄,此即七种金刚处。”于此等之上加以《现观庄严论》,即为《慈氏五论》。彼之后学圣“无著”所著的广论,即《瑜伽师地论五分》;略论,即《集摄二论》,以及世亲所著“品类八论”等。其中《瑜伽师地论五分》有根本的《本地分》,摄十七地而开示。如本论摄颂说:“具足五识地,意地及余三、寻思伺察等,有定与非定,有生及无生(无生物),具闻与思修,如是具三乘,有蕴及无蕴”。此十七地即以依、行、果三者而宣说的。“依”中,又有三类:一、具五识地及意地二者,为“依”的体性;二、有分别有寻伺,及无分别有寻伺,与无分别无寻伺地三者,为“依”的行法;三、有定与非定,有生与无生地四者,为“依”之时分。所谓“行”则为闻、思、修三地。“果”中暂时果,为声闻地、菩萨地、独觉地三者;究竟果则是蕴有余与无余。
此类注释般的论著,如《摄抉择分》,其中除独觉地俱摄《本地分》的句、义二者与四边等抉择而宣说。由彼二论(本地、摄抉择)揭示了诸经典之要义。
至于《摄事分》一论著,则是阐明以前诸论摄入三藏中的概况。其总纲中,是摄略三藏而言,仅广摄经、律二藏,因摄略论义,即《瑜伽师地论五分》本身,而未说及论藏,此外未作另外提论。如摄声闻地抉择中,其今摄论义所出,即十七地与四摄。
次为《摄异门分》论著,即总示能诠词异门烦恼染污;别说解脱异门。这总別二分,即本论典。
末为《摄释分》这一论著,即宣说彼诸释理。《瑜伽师地论五分》即是依此解释经论要义而作。
关于《集摄二论》:即共通乘的撮要,为《阿毗达摩集论》。此集论包括:集法相、谛抉择、法抉择、得抉择、论议抉择五方面。大乘的撮要,则为《摄大乘论》,是以所知处等十义摄大乘而宣说。
关于世亲所著《品类八论》;即于“唯识”中开示一切法的《唯识三十论颂文》,及成立彼理的《唯识二十论颂文》,合理阐述根本五蕴的《五蕴品类论》,合理开示如是闻说的《释轨论》,合理开示三门业的《成业品类论》。以上为自论五著。合理开示六度等广大行,以及十二因缘并三自性的《庄严经论》、《缘起论》、《辨中边论》等三论的释著,称为他论三释。共为八论。有人说世亲还著有解释十地等的许多论著,因此八论的数目是不定的,连《慈氏五论》等计入,共二十种的数目也是不定的。但是定数的诸论,是指《瑜伽师地论五分》、《集摄二论》、《慈氏五论》、《品类八论》等共二十种论著。
第二种显扬“行”的论著,如《二十颂戒品论释》等。
戊五 摄述论典种类。 分不依论典与依论典二类。依论典中又分释难本论,及难义自撰论二类:
第一类,释难本论中又分广释句、义两方面的著作。如《别解脱戒广释五十卷》,为解释语句等而作的释论,如两种《明句释品》;解释难义的,如二种《分解难义释论》;摄要义而开示的,如无垢友所著的《摄义释论》;结合语义而说的,如《唯语义释》。以上共五种。
第二类,难义自撰论。此中又分为开示一论义、开示散论义、开示多论义三种。开示一论义的,如《现观庄严论》及论根本;开示散论义的,如《沙弥偈文》;开示多论义的,如《集学论》或《寄亲友书》等。
总的来说,释论又有所谓注释、解说、本释、分解、合并、本释、摄义、难义释、广释、雅语、分别细论等许多名目。此类论著的名称有如此详细的分别,是为了增长才智,也仅仅是论著的区别而已。以前所说的“体性”及“释名”,是对特殊的论著而说,因此并不矛盾。
注释
[1]有为法与无为法:谓因缘和合所生诸法(事物)是“有为法”;如常性、空性、非有所造作的,则是“无为法”,有多种名称。
[2]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和不邪见。
[3]道谛:苦、集、灭、道四谛中的道谛。谓前三种须修道方得解脱。
[4]有寂:“有”指生死轮回;“寂”指寂灭。谓生死与寂灭二者都不能堕入。
[5]四法:指沙门四法。即:人毁不还毁、人怒不还怒、寻过不还报、虽打不还打。
[6]灭谛:四谛之一。“灭”谓灭烦恼障;“谛”谓真实。
[7]真如:指本性、空性、真实性。
[8]有学、无学:是接近佛果的两种阶级,称有学位和无学位。
[9]无余涅槃:二种涅槃之一。谓更灭依身的苦果,无所剩余。所以又称“无余依涅槃。”
[10]法身:佛三身之一,属于证得真实智体性,名“法身”。
[11]十二分教:即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和议论。
[12]乔答摩:释迦五种种姓之一。
[13]寂止:梵音“奢摩他”,谓心不外散,内止一处,即通称之“定”。
[14]胜观:梵音“毗婆舍那”,也译为“妙观”。
[15]舍利子、周利槃陀伽:释迦牟尼在世时的两位亲弟子。
[16]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
[17]加被:即上师、佛菩萨等以其身语意特殊功能加于一切有情之身心。
[18]胜生:即人天乐果。
[19]本母:三藏之一,即《论藏》。
[20]四谛十六行相:“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意为真实。佛成道后,先说此四种真实法;“十六行相”即小乘俱舍宗有八忍八智之十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