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作愿门

《往生论注分段解义》 ︱ 昙鸾大师.著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四)解释“愿生安乐国”

愿生安乐国者,此一句是作愿门。天亲菩萨归命之意也。其安乐义,具在下观察门中。

“愿生安乐国”一句为作愿门。是天亲菩萨表白自己归命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国的心意。国土的安乐义将在以下观察门中详释。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亲菩萨言愿生耶。

有人问: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天亲菩萨还说“愿生”呢?

答曰,说众生无生如虚空,有二种。一者如凡夫所谓实众生。如凡夫所见实生死。此所见事,毕竟无所有。如龟毛,如虚空。二者谓诸法因缘生故,即是不生,无所有如虚空。

答:“众生无生如虚空”这一句有二义:一者、如凡夫所计的实众生,如凡夫所见的实生死(“实”指真实中可得),此虚妄所见的事物毕竟无有,如龟毛、如虚空。即如龟毛,不但胜义实相中无有,世俗现相中也无有。二者、众生只是一种因缘生的假相,似乎如显现般存在,真实中一无所有,因此说“生即无生,无所有,如虚空”。

前者的情况是不但在胜义实相中无有,而且在世俗现相中也无有,因此以二喻说:“如龟毛、如虚空。”而后者的情况是缘聚时于妄识前有一现相,真实中则无所有,故只以一喻说:“如虚空。”

譬如看电影,当因缘和合时,在观众眼识前显现有银幕上的一匹马以及它诞生和死亡的假相,真实中则一无所有,如同虚空。实马和实生死在观众妄识的现相中也不存在,毕竟无有。总之,要认识到这仅是在凡夫妄识前显现马的假相,而不是真实有马,实马和实生死如龟毛般毕竟无有。

天亲菩萨所愿生者,是因缘义。因缘义故,假名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天亲菩萨所愿的“生”为因缘义,指因缘聚合而显现净土。这个生只是“缘聚而现”,所以只是假名为“生”,并非如凡夫妄计那样有实众生和实生死。(凡夫妄计实有一众生,有其生和死,故是实有义。其实正当显现时,一无所有,故说“生”只是假名。)

倘若把“无生”解释为众生妄识前也绝无“生”的现相,则落在断见中;而妄计真实中有实法产生,也落于常见中。前者为害更大,以此拨无净土及无往生,则失坏了往生大义。为救此类人,而设立上述问答。

那么,为什么要求生净土呢?这里要分清实相和现相的差别。一、实相中,凡是属于观待因缘而生的法,都无所有;二、唯一按众生妄识前的现相来衡量,乃至内心能所二取的习气尚未消尽期间,一定无欺有因缘生的现相,而且此等现相于自心有利益和损害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舍离秽土而取净土。如此,若修集往生之因而使因缘和合,则会在心前显现净土庄严以及获得不退转等极大义利。

问曰,依何义说往生。

问:依何义而说往生呢?

答曰,于此间假名人中,修五念门,前念与后念作因。秽土假名人,净土假名人。不得决定一,不得决定异。前心后心,亦复如是。何以故。若一则无因果,若异则非相续,是义观一异门论中委曲释。

答:在秽土的此方,有假名为“人”的某个五蕴现相,它修持五念门,以前念为后念之因。秽土假名人和净土假名人不能定为一体,也不能定为异体,前念心和后念心也是如此。何故呢?因为:若前蕴和后蕴是一,则不成立能生、所生的因果义。若前蕴和后蕴是异,也成了别别二体,不是同属一个相续。此义在《十二门论·观一异门》中有详细解释。

以下再讲讲假名的意思、依何义而说往生以及前蕴和后蕴的关系。

(一)“假名”:指某事物似乎显现为有,真实中一无所得,因此唯是假名,而无实义。

比如眼前显现一根粗大的柱子,如果见到只是空中的一堆微尘,则没有柱子的粗相。可见“柱子”只是假名,并无事实。又比如眼前显现“张三”这个人,这只是色、受、想、行、识多种体性、刹那生灭的相,里面并没有常、一的人我存在,因此“人我”只是假名,并无事实。即只是对色、受、想、行、识多种法的积聚假立“人”的名字。

(二)“依何义而说往生”:注中说:“修五念门,前念与后念作因”,即是说:“依缘起义而说往生”。

具体而言,就是一个假名为“人”的五蕴现相在听受净土经教后,修持礼拜等五念门,以前念给后念作因,辗转相续到了临终一念,以此为因,下一念显现西方净土,依此缘起义而说“往生”。

总的要认识到,这并非一个实有的人从秽土迁移至净土,而只是以秽土人临终一念为因,现起净土人的现相。如同银幕上的人物似乎有往来,其实前后一幕幕的相是别别他体,并没有一个不变的人从此处行至彼处。

(三)“前蕴和后蕴的关系”:非一非异。理由:“若一则无因果,若异又非相续”。

即:倘若秽土人和净土人是一体,则要么仍是秽土人,不成立已经往生净土;要么已是净土人,应当没有“在秽土求生净土”之事。由此不成立二者是能生、所生的因果关系。如果二者是异体,则净土人应当不是由秽土人而来,如同甲的青年时期不是由乙的少年时期而来般。以此不成立二者属于同一个相续。

前心和后心的关系也是如此。倘若二者是一体,则要么仍是前心而无后心,要么已是后心而无前心,故不成立因果关系;如果二者是异体,也如甲心和乙心般,不属于同一个相续。

第一行三念门竟。

偈文第一行所说的礼拜、赞叹、作愿三念门至此解释完毕。

△次成优婆提舍名。又成上起下偈。

接下来是成就“优婆提舍”名称,并成上起下的一偈。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此一行,云何成优婆提舍名,云何成上三门,起下二门。偈言,我依修多罗,与佛教相应。修多罗,是佛经名。我论佛经义,与经相应。以入佛法相故,得名优婆提舍。名成竟。

这一行如何成就“优婆提舍”名称,又如何成立上三门、发起下二门呢?偈云:“我依修多罗(佛经),与佛教相应。”这是论主自述:我论述佛的净土经的要义,与佛的经教相应。由于所说入于佛法的真实相,因此获得“优婆提舍”的名称。以上解释了如何成就“优婆提舍”的名称。

“入佛法相故”,是说获得“优婆提舍”名称的原因。佛的圣教中施设种种名相,如有漏、无漏、杂染、清净、因、果、事、理等,以诠释诸法的自相和共相。对此以无误的简择而趣入教法真实相,则称为“优婆提舍”。由于论主所说的五念门入于净土圣教的真实相,故称为“优婆提舍”。

成上三门,起下二门。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何所依者,依修多罗。何故依者,以如来即真实功德相故。云何依者,修五念门相应故。成上起下竟。

其次解释如何成立上三门、发起下二门。

上一偈说出了本论的所依、依止的原因以及依止的方式。本论依止何者呢?依止佛的经教。为何依止呢?因为经教中说的阿弥陀佛以及佛所成就的西方净土是真实功德相。如何依止佛的经教呢?即修持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这五念门,以求得和佛的经教相应,和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相应。此句显示了本论的宗趣为“修五念门,与圣教相应”。

总之全论主旨是阐述五念门。此偈之前,第一偈说到“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三句,分别是指礼拜、赞叹、作愿三门;之后则说观察、回向二门,因此起到了成上起下的作用。

修多罗者,十二部经中直说者名修多罗,谓四阿含三藏等。三藏外大乘诸经,亦名修多罗。此中言依修多罗者,是三藏外大乘修多罗,非阿含等经也。

“修多罗”:十二部经里直接宣说的长行文称为“修多罗”,指小乘教的四阿含、经律论三藏等。小乘三藏外的大乘经,也称作“修多罗”。此处说的“依修多罗”则是指小乘三藏以外的大乘经,而不是指阿含经等。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说起“真实功德相”者,要知道有两种功德:

一、从有漏心所生,不顺法性,即凡夫人天所造的诸善业及其所感召的人天果报,无论因、果,都是颠倒、都是虚伪,因此称为“不实功德”。

为了明了真实功德的相状,应当首先显示何为不实功德。凡夫人的行善是出于贪欲等烦恼,因此说“从有漏心生”;是源于我见和我所见,不随顺诸法空性,所以说“不顺法性”。

“颠倒”指倒执真实义,即因位造业时,无我执为我、无我所执为我所等;果位受报时,苦执为乐等。“虚伪”指无实,因位执著的我和我所等如同龟毛兔角,果上所现的人天乐报也是空花幻影,虚妄不实。或者从三苦衡量,有漏心所现的果报唯是苦性,人天的欲乐和定乐也都是缘散即坏,堕于忧苦,因此是坏苦性;不苦不乐也唯是行苦性,毕竟迁流而去,遇缘又生苦苦、坏苦。因此,三界无真乐,从因至果,一切颠倒、虚伪。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

二、从菩萨三轮体空智慧摄持的布施等清净业,而起庄严净土的佛事,以依法性而入清净相,此法不颠倒、不虚伪,称为“真实功德”。

例如布施时,不著于能施之我、所施之物、布施作业此三轮之相,即是“清净业”。如《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行一切善法。“起庄严佛事”,即是以自心万德庄严净土。

“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指庄严佛土时,依于法性而显现国土清净相。山河大地等是以阿赖耶识里所含藏的器世界习气至成熟位时似现的器世界幻相,并非心外有此器世界,犹如梦中之色。如是,乃至有器世界现相并对其耽著期间,则不显现清净刹土,而只现三界秽土。

那么,如何入清净相呢?答案在“依法性”这三个字上。首先要认识到:显现净土的障碍是计执心外有独立器世界的自相而且耽著,所以要消除器世界的相以及对它的耽著。如此由心住于无相真如中,则能成就具足无量庄严的净土。《辨法法性论》中说:“共器界识真如性转依(似共现的器世界相分真如性转依)。”论注说的“法性”,是指离绝能、所二相的真如。证入真如后,开始转依而现前刹土清净相,这就是“依法性入清净相”。

像这样,从法身理体所现的无量国土功德,不颠倒、不虚伪,称作“真实功德”。

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为何说此法不颠倒、不虚伪呢?依于法性、随顺二谛之故,说其不颠倒;摄持众生入于毕竟净之故,说其不虚伪。

《大智度论》里说:“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所以所谓的“二谛”就是指显现和空性。举例来说,当月亮和河水缘聚时,就在水中显现月影。正现的月影了不可得,好比是胜义谛空性;正不可得时,有明晃晃的月影显现,好比是世俗谛显现。空性和显现不是分离的两法,而是无二无别。

“依法性”,具体地说,就是依了达显现为无自性。“顺二谛”的意思是像《维摩诘经》所说:“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无量寿经》(唐译)里也有类似的一偈说:“了诸法如幻,佛国犹梦响,恒发誓庄严,当成微妙土。”像这样,了达诸法虚幻不实,仍庄严国土、教化众生;虽现种种相,即相离相,不住有,不住空,即是“顺于二谛”。以顺真谛故,不住有边;以顺俗谛故,不住无边,因此说此法“不颠倒”。

“摄众生入毕竟净”指的是极乐净土无量的功德庄严能够加持众生的心,使其得以诸根寂静,远离分别,契合涅槃理体,获得无为常乐,因此说其“不虚伪”。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者。持,名不散不失,总,名以少摄多。偈,言五言句数。愿,名欲乐往生。说,谓说诸偈论。总而言之,说所愿生偈,总持佛经,与佛教相应。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持”,是指摄持住法义,不使法义散落、丢失。“总”,是指以简要的文字归纳众多义理。“偈”,是指五字一句的偈子。“愿”,是希求往生的意思。“说”,是演说偈颂和长行论文。

总之,论主宣说愿生偈是以简要的文字总摄净土诸经的要义,与佛经相应。“相应”是指如函盖相称(盒子多大,盖子就多大,正好相符)。这是指本论所说的义理和佛的经教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