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观菩萨
《往生论注分段解义》 ︱ 昙鸾大师.著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观菩萨者。
云何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如何观察净土菩萨的庄严功德呢?要知道这包括观察彼等菩萨具有四种如实修行的功德。
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体唯一如,而义分为四。是故四行以一正统之。
真如指的是诸法真实的体性。契合真如妙体而行,则是无功用行;以无功用行而行,称为“如实修行”。若论于体,只是合于一真如。若论其义,不妨分为四相。故四种行都以一“正”字统摄。“正”即如实之义。
何者为四。
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那么,极乐世界的菩萨有哪些如实修行的功德呢?
一、住于一佛土中身不动摇,而能普现十方作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偈中说:安乐国土的清净地菩萨,常常转佛地功德无垢法轮。虽然如日出千光般,化现种种佛菩萨身相,而不动本处,如同须弥山王。如此应化世间,是为开众生淤泥花故。
意思是说:莲花生在淤泥里,如果没有光照,则不能开花;众生处在烦恼中,如果没有菩萨的开导,令其发起始觉,则不能开正觉之花。因此菩萨应众生的善缘,化现在十方众生界,以教化之日,开诸众生淤泥花。
八地已上菩萨,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动本处,而能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教化众生。
八地以上的菩萨常在三摩地定境中,以三摩地之力,不动极乐本处,而能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教化众生。
无垢轮者,佛地功德也。佛地功德,无习气烦恼垢。佛为诸菩萨,常转此法轮。诸大菩萨,亦能以此法轮开导一切,无暂时休息。故言常转。
“无垢轮”是指佛地无垢功德。由于佛地已经证得离垢清净,无有习气烦恼垢染,因此说“无垢”。无垢地的种种功德,称为“无垢轮”。
阿弥陀佛为诸大菩萨常转此佛地功德无垢法轮,使菩萨觉悟到自性本具恒沙功德,也能以此法轮开导一切众生,无有一刻停息,因此说“常转”。
法身如日,而应化身光遍诸世界也。言日未足以明不动,复言如须弥住持也。
法身犹如虚空中的日轮,应化身则如同日轮放射的一道道光明,遍满一切世界(比喻从法身之体现起千百亿化身,化现于十方,普度众生)。但是仅仅以日轮普放光明为喻,仍不足以说明其不动法界,故又说:“如须弥住持”。表明虽从法身现起应化,遍入十方,而智慧安住法界毫无动摇。此即是极乐大菩萨如实修行的功德。
淤泥华者。经言,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莲华。此喻凡夫在烦恼泥中,为菩萨开导能生佛正觉华。谅夫,绍隆三宝,常使不绝。
“淤泥花”之义,如同《维摩诘经》中所说:在高原和陆地上不生莲花,卑下、潮湿的淤泥里才生出莲花。比喻凡夫处在烦恼淤泥中得菩萨开导,能开出正觉之花。“谅夫”是欣慰的语气。“绍隆三宝,常使不绝”,即以菩萨常转无垢法轮,令十方世界的三宝种性恒时不绝。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二、极乐世界诸大菩萨的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以四摄等种种方便,修行诸波罗蜜多行海,灭除一切众生苦恼。
此第二如实修行功德,即是诸大菩萨遍入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种种修行、除众生苦,都是一念间完成,不移至第二念。所谓“不动本际,一时行无量佛事”,是极奇特的功德庄严。
上言不动而至,容或至有前后。是故复言一念一时无前后也。
上文说到“不动而至”,即是无舍离本处的动相,却又遍至十方。但这还可能是前后而至,如先至东方、后至南方。因此又说“一念一时而无前后”,以显示一时遍至十方。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三、极乐世界诸大菩萨于一切净秽世界,无余遍照诸佛法会大众,无余对十方诸佛兴无量供养,作无量恭敬赞叹。
无余者,明遍至一切世界一切诸佛大会,无有一世界一佛会不至也。肇公言,法身无像,而殊形并应。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冥权无谋,而动与事会。盖斯意也。
“无余”二字是指诸大菩萨遍至一切世界中的诸佛大会,无一世界、无一佛会而不到达。肇公所说:“法身无像,而殊形并应。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冥权无谋,而动与事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初句意为:法身无相而普应群机,一时变化千百亿化身,现于无数众生心前。次句:法性无言,却于无言说中尘说、刹说、炽燃说、无间说。“玄籍弥布”,即演说妙法无量无边。末句:无心机权谋中(无分别、无造作中),有感即应,恰到好处。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四、极乐世界诸大菩萨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佛法僧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三宝功德大海,于一切有缘众生开示佛法,使其理解而如实修行。
上三句虽言遍至,皆是有佛国土。若无此句,便是法身有所不法,上善有所不善。
虽然上三句也说到遍至十方世界,但说的都是有佛国土。若没有这一句,则成了法身有所不法、上善有所不善。
意思是说,法身智慧的妙力能遍于一切处起用,若只局限于有佛世界,不能在无佛世界住持佛法,则法身妙力有所不遍。“上善”指平等、周遍的大悲,无生不度、无苦不拔,若菩萨不能至无三宝处为众生开示佛法,则悲心未能平等、周遍,因此说“上善有所不善”。
总之,极乐世界诸大菩萨的庄严是指其具有如实修行的功德。对此分成四相阐明:
一、不动本处而应化十方,作诸修行。一般来说,住于本处不动,则不能入他方世界;入他方世界,则必定已离本处。但这仅是以妄心起作,并非如实修行。极乐世界诸大菩萨不动本处而遍至十方,故是如实修行、具足庄严。
二、一时遍至十方,作诸修行。一般的情况是以前后次第来完成遍至十方。但这并非如实修行。极乐世界诸大菩萨一时一念无有前后而遍至十方,故是如实修行、具足庄严。
三、一时普照诸佛大会,普行供养、赞叹等。通常的情况须历经长劫才能完成无量佛事,而非一时顿成。但这并非如实修行。极乐世界诸大菩萨一时遍行无量佛事,故是如实修行、具足庄严。
四、遍入十方世界无三宝处,如佛一般为众生开示佛法。很多人喜欢在有佛国土修行,不喜欢在无佛国土普度众生。但这并非如实修行。极乐世界诸大菩萨心地平等,无有净秽分别,能入无佛世界救苦众生,故是如实修行、具足庄严。
观行体相竟。
解义分中的第三部分——观修极乐世界国土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之行法至此解释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