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观众生世间庄严成就

《往生论注分段解义》 ︱ 昙鸾大师.著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二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观察如来庄严功德中有八种,至文当目。

在观察完极乐世界的器世间清净后,接着观察众生世间清净。这又分成二类:一、观察教主阿弥陀佛的庄严功德;二、观察眷属诸大菩萨的庄严功德。观察阿弥陀佛的庄严功德有八项,到讲解正文时再标出细目。

问曰,有论师泛解众生名义,以其轮转三有,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今名佛菩萨为众生,是义云何。

提问:有论师解释“众生”这个名词的涵义,是这样说的:由于有情不断地轮转在三界诸生处中,领受众多生死,所以称为“众生”。现在把佛菩萨也称为“众生”,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曰,经言一法有无量名,一名有无量义。如以受众多生死故名为众生者,此是小乘家释三界中众生名义。非大乘家众生名义也。大乘家所言众生者。如不增不减经言,言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义。

回答:经里有这样的说法:“一法有无量名,一名有无量义。”如果是以领受众多生死而称之为“众生”,这是小乘家解释“三界中众生”的名义,不是大乘家所说众生的名义。大乘家说的众生是像《不增不减经》所说:所谓的“众生”,就是不生不灭。

那么为什么说众生就是不生不灭呢?论注下面分成两段来证成这一点:一、证成生即无生;二、证成无生则无灭。

一、证成生即无生

在第一当中,又讲了两种反证方法,也就是如果承许实有生,则犯无穷生的过失与不生而生的过失。下面请看解释:

何以故。若有生,生已复生,有无穷过故。有不生而生过故。是故无生。

为什么说“生即无生”呢?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若生与无生并非不二,那么“生”就是实有其法,这一法是以生为自性,就应当恒时持有“生”的体性,而永远都在“生”。这样生而复生,就成了无穷生。所以应当承许“生即无生”。

譬如烈火以燃烧为体性,只要烈火存在,就一直持有燃烧的体性,因此应当一直不断地在燃烧。依此类推,就知道这里的推理方法。

第二、“生”,本来是依着某因生某果的现象而立名,绝没有脱开具体生果现象的独立的“生”,所以要按具体的一个生果现象来讨论“生”。下面举三个例子来说明:

(一)由这个种子生那个芽果的“生”,如果这个“生”是实法的话,就应当恒时持有“生那个芽果”的体性,即使生过那个芽果后还仍重复生它,因此有“不生而生”的过失。

(二)某个女人生了一个叫“旺旺”的孩子,如果这一个“生”是实法,那就应当恒时持着“生旺旺”这个体性,由此应当一切时都生“旺旺”,但这显然不成立,因为前后生的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三)风是以动转为体性,如果这“动转”实有其法的话,那应当恒时持有这“动转”的体相。比如风在吹动某一棵树,就应当永远显现这种吹动的相,而这显然不成立,因为任何显现都只上演一次,过后决不重演。

由这样观察就知道:在显现“生”的当时,丝毫得不到“生”,所以只是对如幻的显现安立“生”的假名,实际上,“生”就是“无生”,犹如梦中之“生”。

二、证成无生则无灭

若有生,可有灭。既无生,何得有灭。

如果真正生了某个法,可以承许有它的灭。既然没有生这个法,哪里有它灭呢?

比如在梦里见到生了一个孩子,如果真的生了这个孩子,可以说有他的死,但是真实中没有生过他,哪里有他的死呢?

又比如在电影银幕上显现了某个人的诞生,以及后来他的死亡,这都只是假相而已,并没有“真人真事”。实际上在银幕的一切处去寻找,都得不到这个人,既然没有这个人产生,也就没有“他”的死。

是故无生无灭是众生义。如经中言,五受阴通达空无所有,是苦义。斯其类也。

这样推理之后,我们就知道:无生无灭才是“众生”的真实义。如同经中所说:对于五受阴(五取蕴)通达空无所有,即是苦义。也就是说:虽然现相上承许显现了如幻的受,而且立苦受为苦苦、乐受为坏苦、舍受为行苦,但实际上,丝毫得不到如显现般的受,由此了达空无所有,这就是苦的真实义。同样道理,按照实相来说,无生无灭才是众生的真实义。

总之,假如用“众生”这个名字是在表达不生不灭义,而不是数数生三界义,那就应当包括佛和菩萨在内。

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此二句,名庄严座功德成就。

这二句是说阿弥陀佛的宝座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庄严此座。见有菩萨,于末后身敷草而坐,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天见者,不生增上信,增上恭敬,增上爱乐,增上修行。是故愿言,我成佛时,使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以为佛座。

佛在因地为何发愿成就宝座功德庄严呢?这是因为见到有最后身菩萨敷吉祥草,跏趺而坐,成就无上正觉时,座具非常平常,人天见后不生增上信心、增上恭敬、增上爱乐、增上修行。因此兴起悲愿:愿我当来成佛时,以无量大宝王所合成的微妙净花台作为佛座。

众生的心态就是这样,见到极其庄严的菩提座时,就认为“好稀有啊!好殊胜啊!”,就会生起信心和恭敬心;而见到很平常的菩提座,也会作平常想,生不起信心和恭敬心。

无量者,如观无量寿经言。七宝地上,有大宝莲华王座。莲华一一叶,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华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论中的“无量”二字,要按照《观经》的这一段经文来理解:

在极乐净土以金、银等七宝所合成的宝地之上,有极其高广的珍宝莲花王法座(极乐国里有无量无数的莲花座,其中最为殊胜的是阿弥陀佛的莲花座,称为“大宝莲花王座”)。这个莲花王宝座上有许许多多的花叶,每一片花叶都是百宝的色泽,花叶上面有八万四千条脉,宛如绝妙的天画。每一条脉中又有八万四千道光明。花叶小的,长、宽各有二百五十由旬。像这样,莲花上有八万四千片花叶,叶和叶之间有一百亿的摩尼珠王作为严饰。处在花叶间的摩尼珠王各自放出千道光明,一道道的光明犹如宝盖般遍覆着大地。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安乐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再看看莲花台座的情况。整个台座是以释迦毗楞伽宝而合成,而且以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等无量的珍宝而为严饰。

在莲花台上面,法尔自然而有四根极其高广的宝幢(“自然”是不假造作的意思,指当阿弥陀佛成佛时随着本愿力任运而现)。莲花台上的每一根宝幢,犹如百千万亿须弥山那般高广。从一一宝幢上垂下宝幔,犹如夜摩天宫的景象。宝幔上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作为映饰。一一宝珠都发出八万四千道的光明,每一道光明变作八万四千种不同的金色,每一类金色都遍满整个极乐国土,处处施展神奇变化。

这里要想一想:每一颗宝珠都有八万四千道的光明,每一道光明变作八万四千种不同的金色,每一种金色都遍满极乐国土,而且这金色能随众生的心愿,变作各种不同的相,或者化为金刚台,或者变作珍珠网,或者现出杂花云。这样在四方、四隅、上下等的十方处所随众生心意自然变现,普作利益众生的佛事。如此不可思议的妙用,若不是如来妙智所现,又是什么!因此全体是佛境界,是事事无碍境界。

如是等事,出过数量。

像这一类的庄严事,无法以百、千、万、亿等有量的数字来计算,因此说“超出数量,无法测度”。

是故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由于阿弥陀佛成就了如是宝座功德庄严,因此说:“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此二句,名庄严身业功德成就。

这二句是说阿弥陀佛身业功德的成就。指佛所成就的色身上的光明、相好等功德庄严。

佛本何故庄严如此身业。见有佛身,受一丈光明。于人身光,不甚超绝。如转轮王相好亦大同。提婆达多所减唯二,致令阿阇世王以兹惑乱。删阇耶[1]等敢如螳螂。或如此类也。是故庄严如此身业。

佛在因地为何庄严此远超常伦的身业(色身业用)呢?是见到有的佛色身只有一丈的光明,和人的身光相比,不是差距很远。比如转轮王也有三十二相,大体和佛相似;提婆达多只少眉间白毫相和无见顶相,这使得阿阇世王被他迷惑,推举他作新佛;删阇耶等也敢如螳臂挡车般和佛对抗。由于见到这一类情况,因此誓愿庄严色身极为尊胜的业用。

为什么要庄严身业呢?原因和上面一样。即:如果示现和凡类相差不大的身相,众生会产生“佛很一般”的想法,由此不生恭敬心,或者想跟佛分庭抗礼,想自作新佛等。因此誓愿成就尊特之身。

案此间诂训[2],六尺曰寻。如观无量寿经言,阿弥陀如来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译者以寻而言,何其晦乎。

按照此方中国的解释,六尺称为“一寻”。但是《观经》里说到:阿弥陀佛的色身,高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由旬,佛身的圆光如同百亿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广大。译者只用“寻”字来说,何等隐晦佛身的真相!

里舍间人,不简纵横长短,咸谓横舒两手臂为寻。若译者或取此类,用准阿弥陀如来,舒臂为言,故称一寻者。圆光亦应径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古代农村的人,不论个子高低大小,都把伸展两臂的长度说成是“一寻”。如果译者是这样翻为“寻”来衡量佛的身相(也就是以佛两手展开的长度为一寻),那么佛色身的圆光应当直径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由旬。

是故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由于阿弥陀佛已经成就了这样的身业功德庄严,因此说:“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在《观经》当中说到:阿弥陀佛的色身,犹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的色身高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由旬。眉间的白毫右旋宛转,犹如五座大须弥山。佛眼犹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佛身诸毛孔中演出光明,犹如须弥山。佛色身的圆光则大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圆光里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化佛,一一化佛都有无数化菩萨作为侍者。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的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就是法藏菩萨成佛时所成就的身业功德庄严。

问答解疑:

问曰,观无量寿经言,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义云何。

对于《观经》的这段法语,历来的注疏做过种种深浅不同的解释,下面看注者昙鸾大师是怎么解释的。

答曰,身名集成。界名事别。如眼界缘根色空明作意五因缘生,名为眼界。是眼[3]但[4]自行己缘,不行他缘。以事别故。耳鼻等界亦如是。

“身”这个字说的是“集聚而成”。多种法的集聚就称为身或者蕴。“界”这个字说的是事物的差别,也就是分界之义。每个法都有它的体性,彼此不相紊乱,这叫做“界”(比如说,中国和日本各有自己的国界,由于分界不同,在中国领土上发生的事不会发生在日本)。像这样,眼界是由眼根、外色、虚空、光明、作意这五种因缘和合而生起,所以称为“眼界”。眼识这一界就只行在能生自己的因缘上,而不行在其他因缘上。换句话说,眼识这一界只从能生自己的因缘中产生,而不从其他因缘中产生。由于眼识这个事相和眼识之外的法有差别,因此称为“眼界”。耳界、鼻界等也是这样的情况。

言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者,法界是众生心法也。以心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故名心为法界。法界能生诸如来相好身,亦如色等能生眼识。是故佛身名法界身。是身不行他缘,是故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所谓的“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这一句里,“法界”是指众生心法。由于心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所以称为“法界”(即:六道的世间法是由心所生,声闻、缘觉、菩萨、佛等的出世间法也是由心而生,由于心能生一切法,因此称为“法界”)。

由于法界(心)能生如来的相好身,犹如色法等因缘能生眼识那样,因此称佛身为“法界身”。所现的如来相好身并不行在其他缘中,而只行在众生心想中,因此说“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或者换一个方式说,如来的相好身只是由众生心想而现,而不由其他缘而现,所以说“入在一切众生心想中”。

《观经四帖疏》里这样解释:由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无碍智了知,便能入其心想中显现。

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者。当众生心想佛时,佛身相好,显现众生心中也。譬如水清则色像现。水之与像,不一不异。故言佛相好身即是心想也。

“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当众生心里观想佛身的白毫等相好时,佛身的相好便显现在他心中。譬如水一清则色像现,水和影像不一不异,因此说“佛相好身即是心想”。

下面我们以正理来观察水和影像不一不异:

如果水和影像是一,那应当在影像消失时水也消失,或者水是H2O,影像也应当是H2O,但这显然不对。如果水和影像是异,也应当水外另有影像,这样在水消失时影像仍应当存在。而这也不成立。所以水和影像不一不异。

像这样,犹如水中显现影像那样,在众生心里显现如来的相好身。这身是由众生自心所现的缘故,和众生的心不一不异,以“不异”这一点便说:“佛相好身即是心想。”

[1] 删阇耶:六师外道之一,认为不必求道,只需经历生死劫数,便自然穷尽苦际。

[2] 诂训:对于古代语言的解释。

[3] 是眼:这个眼界。

[4] 但: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