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观察国土体相

《往生论注分段解义》 ︱ 昙鸾大师.著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第三重、观行体相

这以下是专门开示观察门修行的体相或方法。

△观行体相者。此分中有二体。一者器体。二者众生体。器分中又有三重。一者国土体相。二者示现自利利他。三者入第一义谛。国土体相者。

“观行体相”部分中有二种体性:一、器之体性;二、众生体性。

对于“器之体性”,又分三重内容来阐述:(一)观察国土体相;(二)显示自利利他;(三)将一切国土庄严摄入第一义谛中。

(一)观察国土体相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如何观察阿弥陀佛国土中的庄严功德呢?对于彼佛国土的庄严功德,以一句和一喻来表达。一句即是“国土已成就不可思议的力用”。因为有不可思议的力用,所以称为“庄严功德”。一喻即“如同摩尼宝如意满足的体性”,以极乐国土和如意宝相似相对故。“相似相对”,是指二者有相似之处,但不等同。

接下来,论注中分成三段解释此文:1、国土已成就不可思议的力用;2、国土如同如意宝体性;3、相似相对。

1、国土已成就不可思议的力用

不可思议力者,总指彼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力不可得思议也。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

“不可思议的力用”总的是指阿弥陀佛成就的国土具有十七种庄严功德的力用,这是分别心思量不到、语言议论不到的极神妙境界。

经中总的说到有五种不可思议:一、众生数量不可思议;二、业力不可思议;三、龙力不可思议;四、禅定力不可思议;五、佛功德法之力不可思议。而这里说的极乐国土不可思议是指二种力:一、业力;二、佛住持之力。

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

一、业力,是指极乐国土由法藏菩萨出世间无量善根大愿业力所成,因此十七种庄严功德都有不可思议的力用。

“出世善根”,指无缘大悲心。“大愿”,指弥陀大愿海所摄的无量支分愿。“力”,指由大愿显现力用。“成”,指这些力用不是虚设,而是与愿相符,如愿流现无量无边的国土庄严。像这样,以出世间无量善根大愿业力为因,便感得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悉具不可思议的力用。

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

二、阿弥陀佛住持国土之力,指由正觉阿弥陀法王善能住持国土的无上神力所摄持,致使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悉具不可思议的力用。

阿弥陀佛以无上神力住持安乐国土中的万物。一水一花,一光一影,都是如来法身妙智所现,力用皆不可思议。所谓水作佛事、花作佛事、光作佛事、影作佛事……以阿弥陀如来法王善住持力普摄的国土,上至十地菩萨尚不能全分了知,因此说:“唯佛与佛,乃能了知。”

此不可思议,如下十七种,一一相皆不可思议。至文当释。

这“不可思议”四字是对极乐国土无量功德庄严的总述,即如下所述的十七种国土庄严中,每一种相都不可思议。其不可思议之处至后文当释。

2、国土如同如意宝体性

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者,借彼摩尼如意宝性,示安乐佛土不可思议性也。

“如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这一句,是借助摩尼如意宝的体性,来显示安乐佛土不可思议的体性。

诸佛入涅槃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众生。众生福尽,此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龙王以为首饰。若转轮圣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阎浮提作大饶益。若须衣服饮食灯明乐具,随意所欲种种物时,王便洁斋,置珠于长竿头,发愿言,若我实是转轮王者,愿宝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里,若十里,若百里,随我心愿。尔时即便于虚空中雨种种物,皆称所须,满足天下一切人愿。以此宝性力故。彼安乐佛土亦如是,以安乐性种种成就故。

所谓的如意宝体性,要按这样来了解:

诸佛在度生的因缘穷尽而趣入涅槃时,为了利益后世众生,以方便力留下碎身舍利,作为众生供奉的福田。到后来众生福德穷尽,佛的舍利自然变为如意宝珠。这些宝珠多数藏在大海中,大龙王以它作为自己头顶的美饰。

如果有转轮王出兴于世,便能以慈悲方便得到此宝珠,在阎浮提为众生作大饶益。如果众生需要衣服、饮食、灯明等种种所欲时,转轮王便沐浴斋戒,将宝珠置于长竿顶端,对着宝珠发愿:我若真是转轮王,祈愿宝珠降下如是的物品,或者遍满一里,或者遍满十里、百里,而满我心愿。这时便从空中降下种种物品,都如众生所需,满足天下人的愿望。之所以能这样满足众生的所愿,都是由于此如意宝体性的能力。

安乐国土也是如此,一切所愿都能如意满足,原因是:国土已经成就种种安乐性。

3、相似相对

相似相对者,彼宝珠力,求衣食者,能雨衣食等物,称求者意,非是不求。彼佛土则不然,性满足成就故,无所乏少。片取彼性为喻,故言相似相对。

为什么说如意宝珠只是一种相似的比喻呢?

以下分三点阐述:

一、以彼如意宝珠的力用,求衣食则能降下衣食等物品,称合求者的心愿而给予满足,然而这是有求而满愿,并非不求。阿弥陀佛的国土则不然,因为国土已经成就一切所愿满足的体性,所以无所匮乏(这是指净土天人虽也有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等事,但并非因贫乏而祈求,仅是由习气力变现)。总之,这仅仅是取“如愿满足”这一点来做比喻,所以说“相似相对”。

又彼宝但能与众生衣食等愿,不能与众生无上道愿。

二、就满愿的程度来衡量,如意宝珠只能满足众生祈求衣食等的愿望,不能满足众生求无上道的愿望。

举例来说:如意宝珠做不到人们想闻哪种法,就说出那种法来,也做不到让人在见光、闻香等时就证得无生法忍,证得种种陀罗尼、三摩地,也没有能力加持众生成就极广大的神通,或者顿时安住在大乘正定聚中,或者寂灭一切分别等。而阿弥陀佛的国土却有不可思议的力用,能满足众生求无上道的愿望,比如能使人自在闻法,能赐予人不退转等成就,所以如意宝珠只是一种相似的比喻。

又彼宝但能与众生一身愿,不能与众生无量身愿。

三、就满愿的时间来衡量,如意宝珠只能满足众生一世得利益安乐的愿,不能满足众生无量世得利益安乐的愿。

比如如意宝珠能赐予人衣食,但这只是满足这个人这一世的愿望,到这个人去世之后,这些物品就再用不上了。而极乐国土无量庄严的力用,能赐予众生无量世的利益安乐。也就是说,净土天人得到了国土功德力的加持,就能在直至成就无上菩提之间的一切时中源源不断地显现利益安乐。

有如是等无量差别,故言相似。

因为有上述这一类的无量差别,所以说“相似”。实际上极乐国土的十七种功德庄严都是从如来法身妙智所现,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力用,能惠予众生无量的利益安乐。

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种应知。

要知道,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成就,有十七种。

“应知”,是嘱咐对于极乐国土的十七种功德应当寻求具体的了解。因为如果没有具体地了解极乐国土的功德庄严,只靠简单说一句“极乐世界很殊胜”,对于产生信愿和促进净业起不到太大作用。

印光大师曾经这样说:“(天亲菩萨)于观察门,详示净土庄严、如来法力、菩萨功德,凡见闻者,悉愿往生。”这也说明了,只要对极乐世界的国土、佛、菩萨这三类功德有具体、全面的了解,就自然会发起求生的切愿。

何等十七。一者庄严清净功德成就。二者庄严量功德成就。三者庄严性功德成就。四者庄严形相功德成就。五者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六者庄严妙色功德成就。七者庄严触功德成就。八者庄严三种功德成就[1]。九者庄严雨功德成就。十者庄严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庄严妙声功德成就。十二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十三者庄严眷属功德成就。十四者庄严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十六者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十七者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先举章门,次续提释。

这是把极乐国土的功德庄严归纳为十七种而作显示。

十七种当中,第一种“清净庄严”是从总体上宣说,接下来的十六种是分门别类地阐明极乐国土量、体性、形相、种种事、妙色、妙触等庄严。能按这十七种做具体细致的观察,就会深深地信解极乐国土具有极其殊胜的功德庄严;之后,便会发起欣求往生的切愿。

以下开始依序解释极乐国土的十七种庄严。首先:

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

此云何不思议。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极乐国土的清净功德如何说不可思议呢?一般来说,若烦恼尚未断尽,则定会受生三界。此处却说:具足烦恼的凡夫人也能往生净土,种种能系三界的有漏业毕竟不能牵制他。此即是不断烦恼而得涅槃分,哪里能用思维衡量到呢?哪里能用语言阐述到呢?

庄严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此云何不思议。彼国人天,若意欲宫殿楼阁。若广一由旬,若百由旬,若千由旬,千间万间,随心所成,人各如此。

极乐国土的量功德如何说不可思议呢?

以下列出其中三种不可思议:

一、极乐国中的人天,若想宫殿楼阁形量为一由旬、百由旬或千由旬,规模为一千间或一万间等,都随其心愿自然而现。圣众各自随心显现,彼此不相妨碍。此“宫殿楼阁形量随心而成”即是量功德的第一种不可思议。

又十方世界众生愿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一时一日之顷,算数所不能知其多少。而彼世界常若虚空,无迫迮相。

二、十方世界中发愿往生的众生,无论是过去已往生、现今正往生、未来将往生者,下至一日一时的短时间内,都有无量无数那么多。虽然短时间内都有无量众生往生,而极乐世界却常如虚空般开阔广大,毫无逼迫、拥挤之相。此“国土恒时如虚空”即是量功德的第二种不可思议。

彼中众生,住如此量中,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何可思议。

三、极乐国中的众生,住在如此广阔如同虚空般的量中,其志愿也如虚空般无有限量。像这样,以国土广大无边的量功德,能成就众生心行之量,焉可思议?

其实,众生的心量与国土的量有密切关系。比如人如果长年关押在监狱里,心情就会变得烦躁、压抑;而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心胸也自然开阔起来。住在极乐国中,开阔广大,无有边际,使心量极其广大,无论修哪种行愿,都以穷尽虚空界为量。比如一发心就是誓愿救度尽虚空界的一切众生,誓愿供养尽法界的一切诸佛等。如同《无量寿经》所说:“旷若虚空,大慈等故。”

此“国土量能成就众生心行之量”即是第三种不可思议。

庄严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此云何不思议。譬如迦罗求罗虫,其形微小。若得大风,身如大山。随风大小,为己身相。生安乐众生亦复如是。生彼正道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入正定聚。亦如彼虫,非身而身。焉可思议。

极乐国土的性功德如何说不可思议呢?譬如迦罗求罗虫,形体本微小,若得到大风,则身体会像大山那么大。此虫是随风的大小而作自己身体的相。生至安乐国的众生也是如此。自生到彼正道世界中后,便随国土风气而自然成就出世善根,入于正定聚行列(即从此永不退转)。如同迦罗求罗虫,所现的种种大、中、小身相,并非自己原本的身形,而是得到风的助缘便转成中等身、巨大身等。

《净土十疑论》中说到:往生西方净土是由五种因缘而得致不退转:(一)被阿弥陀佛悲愿神力所摄持,故不退转;(二)得佛光常照,菩提心恒时增进而不退转;(三)水鸟树林、风声乐音都宣演妙法,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转;(四)国土中纯以菩萨为良友,外无神鬼魔邪,内无贪嗔痴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转;(五)往生净土则得无量寿命,与佛菩萨齐等,故不退转。

总之,薄地凡夫在往生前并未成就出世间善根,也未入于正定聚行列,不具种种广大功德,而一往生安乐国土,由于国土体性功德已真实成就,便能使其成就出世间善根,入于正定聚行列,发起智慧等广大功德。此即是以微妙国土如大风般的威神力用,使行者正道之身转成广大。

[1] 即水、地、虚空这三种功德合并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