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门
《往生论注分段解义》 ︱ 昙鸾大师.著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问曰,业道经言,业道如称,重者先牵。如观无量寿经言,有人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无量苦。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称南无阿弥陀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乐净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不退。与三途诸苦永隔。先牵之义,于理如何。
若问:《业道经》中说:业感果的情形如同在秤的两头放置物品,重的一端首先下沉。(此喻前世和今生所造的诸多业中,以重业首先牵着心受生。)而按《观经》所说,有人造了五逆十恶及种种不善业,本应堕入恶道多劫受苦,但其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教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以至诚心连续称念十声,便往生极乐净土,当即入于大乘正定聚,毕竟不退,与三恶趣苦永远隔离。依据此说,重业先牵的义理如何成立?
又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系属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系业之义,复欲云何。
再者,无始劫来有过无数次受生,每一生都集过许多惑业(有漏法),都是受生三界之因,都系属三界(“系”,指有漏业将人系缚于三界,如造杀生业则将人长久系绑在地狱中,难以脱离)。现在仅以十念念佛就已脱出三界,“系业”之义又当如何解释?
答曰,汝谓五逆十恶系业等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为轻。应为罪所牵,先堕地狱,系在三界者。今当以义校量。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回答:你以为五逆十恶等罪业深重,而下下品人的十念念佛很轻,应该被重罪所牵,首先堕入地狱,系缚于三界中。现在应当按真实义来作衡量。判断业力轻重的尺度在心、在因缘、在心是否决定,而不在造业时间的长短及造业数量的多少上。
当然,造业的时间长短和数量也是决定业力轻重的因素。而这里是就主要而言,即以主要因素来判定业力的轻重。
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是名在心。
那么,如何说“业力的轻重在自心”呢?这是说造罪之时是依止虚妄的颠倒见而生,而临终的十念则是依善知识善巧安慰,闻实相法而生(“实相法”指符合事实的法,如阿弥陀佛已成就本愿、西方净土已成就功德庄严、罪业凡夫念佛能获得救度等。善知识如此传授,即是传授真实之法。而造罪依止的是虚妄的颠倒见。譬如无我计为有我,无乐计为有乐,无利益计为有利益等)。造业的心,一者如实,一者虚妄,哪能相比呢?如一间千年暗室,光明乍现,便顿时明朗。黑暗哪会说“我在此处已安住千年”而不走呢?此名为“业力在心”。
譬如某人原先认为杀鱼如割草般并无罪过,如此依止虚妄的颠倒见,数十年中麻木不仁地杀生。某日闻到佛法,了知众生皆有佛性,皆是前世父母,而翻然醒悟,忏悔、念佛。此即是以一时觉悟而破除数十年的迷暗,并不因为迷惑了数十年,便以一念破不了。
云何在缘。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
如何说“业力的轻重在缘”呢?即造罪人造业时是依止妄想心,依止烦恼虚妄果报之众生而生,而此十念则是依止无上信心,依止阿弥陀佛方便、庄严、真实、清净、圆具无量功德的名号而生。
业力的轻重是由造业诸因素综合起来而决定。例如造杀业是依止妄想心,所缘境是烦恼虚妄果报的众生。而今十声念佛,造业者是临终极诚恳的信心,依止的是阿弥陀佛大愿力流现的真实、清净、圆具万德的名号。由于造业因缘不同,致使业力有轻重之别。
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缘。
譬如一人被毒箭射中身体,截筋破骨。后来他闻到“灭除药鼓”声时,箭当时就被拔出,毒也随即消除。
在《首楞严三昧经》里说,有一种叫“灭除”的药,战争中将它涂在鼓上,一闻到鼓声便能拔出射入身体的毒箭而消除剧毒。此喻是说,虽然箭射得很深,中毒也很剧烈,但“灭除药鼓”声的对治力更强。
“灭除药鼓声”比喻阿弥陀佛万德洪名;“箭入骨中”,比喻五逆等地狱业种已种在八识田里。而以至心称念佛名能灭除地狱种子。《观经》里说:众生临终时地狱相已现,当时至心一念“阿弥陀佛”,便顿时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随后往生极乐世界。可见佛号灭罪的威力之大!
云何在决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后心,有间心[1]生。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生,是名决定。
如何说“业力的轻重在心是否决定”呢?即造罪者造业时是依止有后心、有间心而生,而临终十念是依止无后心、无间心而生,此名为“决定”。
“有后心”,说的是瞻前顾后的心态。例如要杀人时,瞻前顾后,内心不决定;“有间心”,则是指正造作时又生出其它念头,比如心里突然犹豫起来,或者心慌害怕,或者动其他念头,忽然间恶念占了上风,就一下子造了。而临终十念念佛,依止的是无后心、无间心。“无后心”指只有念佛的心,而没有缘过去和未来的心;“无间心”指一念接一念相续,没被其它念头隔断。由于此时地狱相已经现前,别无出路,因此全副心力贯注在一句佛号上,不思前、不想后,不起他念,如此决定地念佛,则净业力极强。
校量三义,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两经一义耳。
由这“在心”、“在缘”、“在决定”三方面的比较,便知临终十念的净业力更强。以重者先牵之故,能超出三有。
总之,《业道经》与《净土经》说的是同一意义。“十念往生”正是“重业先牵”的体现。
问曰,几时名为一念。
问:多长的时间叫做“一念”?
答曰,百一生灭,名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此中云念者,不取此时节也。但言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随所观缘,心无他想。十念相续,名为十念。但称名号,亦复如是。
答:按《大智度论》,一百零一个生灭叫做“一刹那”,六十个刹那叫做“一念”。而这里所说的“念”不必按这样计算。这只是指忆念阿弥陀佛,或念佛总的身相,或念白毫等别相,随着所观所缘而不起他想,十念相续下来,就叫做“十念”。不观想佛身而仅称佛名也是如此,即不杂他想,十念相续下来,就叫做“十念”。
问曰,心若他缘,摄之令还,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复非无间。若凝心注想,复依何可得记念之多少。
若问:如果当时心跑到其他所缘上,把它拉回来,可以知道有几念,但当心里知道有几念时,则不是无间断(即正当念佛时,又起了计算念数的心,如此佛念则有间断,而不是念念相续)。如果专心地念佛,没有计算念数的心,又怎么知道念数的多少呢?
意思是说:若达到了专心,则除佛念外别无他念;而别无他念,则不知道自己念了几念,如何能决定是念了十念而往生呢?
答曰,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
回答:经上说到“十念”,是说明临终念佛成办往生的时间,而不是一定要知道念佛的数量。即这只是表明以很少的几念便成办了往生。
如言蟪蛄不识春秋,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知者言之耳。十念业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
譬如蟪蛄(蝉的一种)在春夏期间生存,它自己不知晓过了几天,不知晓当时是春天还是秋天。这些概念是没有的。伊虫也是生在春夏期间,它也不知道春夏的季节。“蟪蛄(蝉)在春夏期间生存”这是旁观者的人说的,当事者蟪蛄并不晓得当时是何年何月,但它不晓得并不妨碍别人晓得。
比如甲数一千粒米做成饭让乙吃。吃完后问乙:“吃了几粒饭?”乙说:“不知道。”虽然乙不知道,但甲是知道的。同样,虽然临终者自己不知道念了几念佛,但见知他心的人知道他念了几念佛。所以不能以念佛者自己不知道就不成立十念往生。
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复何暇须知念之头数也。若必须知,亦有方便。必须口授,不得题之笔点。
总之,只要一念一念地相续,不去想其他事就可以,哪有闲功夫必须知道念头的数量呢?没有必要。
如果一定想知道,也有方便。但须口传,不能写在纸上。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
[1]“有心间”改成“有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