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起观生信

《往生论注分段解义》 ︱ 昙鸾大师.著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2)信心不淳、不一、不相续,因此不相应

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又有因为三种信心不足,而导致与佛果觉不相应的情况:

一、信心不淳厚,若存若亡:即好像有一点、又好像没有,信心很薄,不深厚;

二、信心不专一,心无决定:即心里并没有决定信受下来,正处在左顾右盼、摇摆不定中,并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心;

三、信心不相续,会被其它念头间断。

总之,由于信心不淳厚、不专一和不相续,导致不能和佛的果觉相应,因此没得到持名应有的效果。

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

“信心不淳、不一、不相续”这三句展转成立的情况是:既可以由前前成立后后,也可以由后后成立前前。顺次为:信心不淳厚之故,心不决定;心不决定之故,念不相续。逆次为:念不相续之故,得不到决定的信心;得不到决定信心之故,心不淳厚。

相反:如果自己能做到念念相续,那就是坚贞不二的心。因为内心已经坚贞不二,所以是淳厚的信心。对于这一点可以做以下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首先通过自己精进地用功来使佛念达到纯熟,最后没有了别的心,只有念佛的心,这就是专一。专一地念佛,而不念其它,这就是淳厚。这样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就必定与佛的果觉相应。

第二种解释:由广学深思净土的经论而不断深化信心,最终达到念念相续。

比如长期不断地闻思净土经教,使得自己对净土的认识逐渐地加深、稳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起信,由量变而达到质变,就能使信心恒常、猛利,最终生起无可夺转的胜解信。

如果能在一段时间中专心致志地用功,当心力很密集地投入、思维得很充分时,信心就会很深很大地启发出来。之后关键是长期绵密地护持好信心的相续,不使它被其它缘夺走。这就好比烧水,通过持续不断地加热,最终会烧到沸点,而使水沸腾起来。修信心也是这样,透过长期持续地闻思净土经论,一再认识到弥陀愿海和净土法门的殊胜,而且不断地深化这种认识,最终会引发胜解信。信心起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最后到量时,就修成了坚定的信心;有了坚定的信心,就成了淳厚的品质;从这淳厚的信心发出修力,就能与佛的果觉相应,由此必定获得佛力加持。

与此相违,名与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与此相违”即是与以上的情况相反,持名行者若能认识到如来是实相身、为物身,且具有淳厚、专一、相续的信心,如此执持佛号,即是“如实修行相应”,也就能破除无明黑暗、满足一切志愿。以此缘故,论主建言:“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论主在造论的开始,就说“我一心归命”,这话具有深义。也就是:净土法门的殊胜,其广大、圆满、简易、直捷,都是因为佛的愿海神力所致。而得到佛力加持又全凭自己至诚一心,所以与佛愿海相应而成就净土的关键就是“一心”。此处重提“一心”,再次指明念佛得相应的关键在于具足一心。

2、由类比断除“称名何能满愿”的疑惑

问曰,名为法指,如指指月。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能破暗。若指月之指,不能破暗。称佛名号,亦何能满愿耶。

若有人问:名字是指示法的符号,就像以手指指示月亮那样。如果仅仅称佛的名号就能满愿,那么指月的手指也应能破暗了。如果指月的手指不能破暗,那么称佛的名号又如何能满愿呢?

问者不承认只称名号便能满愿。理由是:名字是以心随意安立的,比如对一个人可以叫他“柱子”、叫他“大山”、叫他“大树”,只是用一个代号来表示他、便于称呼而已。然而你说称名就能破除无明,乃至实现一切所愿,说得也太夸张了!好像名字是万能的,什么都能做!你的手指指示月亮,手指会放光吗?会破暗吗?口中说“火”字,能冒出火焰吗?绝对不可能!所以名字不但没有无量作用,连最基本的作用也没有。而你却说名字不但有作用,而且有无量的作用,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答曰,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

答:诸法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名字有两种情况:一、名字即法;二、名字异法。“名字即法”,即名字可以起到法的作用;“名字异法”,指名字起不到法的作用。所以不能以有“名字异法”的情况,就断定一切名字都起不到法的作用。这样会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

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

“名字即法”,例如诸佛菩萨的名号、“般若波罗蜜”这五个字、密咒、禁咒音辞等,不但是名字,且名字本身就是法。这些名号、密咒、经文有不可思议的功能,比如能消灾免难、净治业障、增福开慧等,可以获得种种现前、究竟的利益。这些在显密佛经中有广泛的阐述。

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使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差。

这里首先成立世间法中也有“名字即法”的情况。以浅例深,便会知道佛的名号更是“名字即法”了!

比如世间有一种禁肿辞,即口中念“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意为:“太阳从东方升起,有时候现红色,有时候现黄色”等)。得肿病的人,如果在下午5~7点、晚上9~11点这两个时辰念这些句子,肿病就会好。这两个时辰中本来没有“日出东方”等的相,但由口念“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就能起到作用,使身上的肿消除。

亦如行师对阵,但一切齿中诵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行诵此九字,五兵之所不中。抱朴子谓之要道者也。

又如出兵作战时,只要军兵口中都念“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五种兵器——矛、戟、弓、箭、戈就不会伤身。这是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里讲到的用兵切要之道。

又苦转筋者,以木瓜对火熨之则愈。复有人但呼木瓜名亦愈。吾身得其效也。

又如有人脖子或脚扭了筋,用木瓜对着火烤热,放在扭筋的地方烫便会好。如果没有木瓜,用手对着火烤热,然后放在扭伤处按摩,口中说“木瓜、木瓜”也会好。昙公说:“我自己试过,有效果。”

《安乐集》中还讲了一个例子:如果有人被狗咬伤,将虎骨弄热按在被咬的地方便会治好。如果当时没有虎骨,把手弄热按在被咬处按摩,口中说:“虎来!虎来!”患者也可治愈。

如斯近事,世间共知。况不可思议境界者乎。

像这类很近的事,世间人都知道。连世间的名字都能起到法的作用,何况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境界,已经成就了万德洪名,哪有“名字非法”的道理呢!

灭除药涂鼓之喻,复是一事。此喻已彰于前,故不重引。

“灭除药涂鼓”的比喻也是一例。

“灭除”是一种药的名字,作战时将它涂在鼓上,擂鼓的时候,凡是听到鼓声的人,身上的箭便会被拔出,箭毒将被消除。这是一个“声音即法”的现象。药虽未涂在伤员身上,但听到“灭除药鼓”的声音便能起到灭毒作用。

有名异法者,如指指月等名也。

此外也有“名字异法”的情况。比如以手指指着月亮,在指月的时候,指上并没有发光破除黑暗。这只是指示出月亮,而不会出现月亮的作用。

三、作愿门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如何修持作愿门呢?即心中时常发愿:愿我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一心专念”,是指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别无他念;或者解释为:心中唯有“毕竟往生安乐国土”这一念,别无他念。“专”,是专一趣向;“常”,是指一切时、一切处于心中作愿。总之,修持作愿门的做法是一切时处,常常从真实心中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往生礼赞》中说:“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三业四威仪所作功德,不问初、中、后,皆须真实心中发愿愿生彼国,故名作愿门。”其次,为什么修持作愿门呢?“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即为了如实修行大乘殊胜的寂止,而修持作愿门。

接下来特别解释本法所说奢摩他的不共体相和修习作愿门的原因:

(一)本法中奢摩他的特定体相

译奢摩他曰止。止者,止心一处,不作恶也。此译名乃不乖大意,于义未满。何以言之。如止心鼻端,亦名为止。不净观止贪,慈悲观止瞋,因缘观止痴,如是等亦名为止。如人将行不行,亦名为止。是知止语浮漫,不正得奢摩他名也。如椿柘榆柳,虽皆名木,若但云木,安得榆柳耶。

“奢摩他”译为止。意思是使自心止息一处,而不作恶。这个译名虽没有违背大意,但义理上并不圆满。为什么呢?因为心止于鼻端,也叫“止”。由不净观止贪,慈悲观止嗔,因缘观止痴,这一类也叫“止”。人要做而不做了,也叫“止”。所以说“止”就过于宽泛,可以指各方面的止,在“止”上得不到奢摩他的特别体相。

比如:椿木、柘木、榆木、柳木都叫做“木”,如果只说一个“木”字,那就是通名,以这个名诠表不到榆、柳等的涵义。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这里把“奢摩他”说为“止”,有三个特别的涵义:

第一个涵义,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生佛的国土,以阿弥陀佛名号及佛国土名号便能止息一切恶。

意思是说,若行者能做到专念佛的名号和净土名号,而不缘其它,便能止息一切恶。这是一种“一念代万念”的做法,以一心念佛、念净土,便不念贪嗔痴、不念娑婆,由此便能止息一切恶。这是以清净佛念换却百千万亿染念,使心长时住于净念,而成就寂止。《弥陀疏钞》中说:“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

第二个涵义,彼安乐国土超出三界道,即超出以惑业为因感召有漏果报的这种道。这是指人一往生到彼国,就得到无量清净境缘的加持,而自然止息身口意诸恶。

这就是指:以西方净土极为殊胜的境缘加持,能止息行者身口意的恶业而获得寂止。比如:一触到佛光,便能灭除贪嗔痴三垢;一闻到妙香,能使烦恼习气自然不起;在七宝池里闻到水说法,心当即清净,远离分别。像这样,众生只要往生到了极乐净土,时时得佛力加持,便不再起贪计我和我所的心念,由此止息身口意诸恶。

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

第三个涵义,以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他心的力量,使国中天人自然止息寻求小乘阿罗汉果的作意。

“住持”的意思是以阿弥陀佛的神力能够住持净土圣众内心的菩提种子,使其不失坏。“求声闻辟支佛心”,指只求一己获得解脱阿罗汉果的发心。弥陀本愿中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大乘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现在佛的这条愿已真实成就,因此自然止息小乘作意。

总之,这里说的奢摩他是指大乘殊胜的寂止。《辨中边论颂》里说,大乘殊胜的寂止是指远离六种散乱的三摩地。六种散乱为:一、自性散乱,指眼等前五识是外散于色等尘境的自性;二、外散乱,是指第六意识向外流荡于境;三、内散乱,即内在味著三摩地和昏沉、掉举这三者;四、相散乱,指以相信三摩地的心取相并执著;五、粗重散乱,指以种子的力量现行我慢烦恼,认为自己比他人殊胜;六、作意散乱,指有小乘下劣发心,对于小乘法作意。远离了这六种散乱,则能证得超胜外道和小乘的大乘寂止。

接下来再把上面说到的三种止对应在远离六种散乱上。具体是:由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佛国土,便能止息攀缘轮回法、五根识外散于五尘境中及意识流荡外境等,乃至止息一切杂念,故能止息一切恶行;再者,由往生弥陀净土,则自然不起我及我所的心念,由此止息身、口、意所摄的一切恶行;而且以佛力住持自心,不起任何小乘下劣作意。所以能彻底远离六种散乱,而证得大乘殊胜寂止。

(二)修持原因

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由于以上的这三种止都是从如来完全真实的功德所生,因此说:“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弥陀大愿海已经圆满实现,无论是佛的名号、佛国的名号、净土殊胜的境缘、佛正觉神力住持众生心念等都已圆满成就,阿弥陀佛具有无上大威神力,能加被众生的心止息一切恶,因此只要能一心系念与佛愿海相应,便能成就殊胜寂止。为此希求如实修持这一能成就殊胜奢摩他的妙方便门。

问:为什么常修作愿门,一心专念而求生安乐国土呢?

答:为求得如上殊胜的寂止成就,因此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以常修作愿门,便能摄持住自心,而使心贯注于净业修行。

四、观察门

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如何修持观察门呢?即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正念,观察彼极乐世界中的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为何修持观察门呢?“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接下来,首先说明本法中毗婆舍那的不共体相,其次显示修持观察门的原因。

(一)毗婆舍那的体相

译毗婆舍那曰观。但泛言观,义亦未满。何以言之。如观身无常苦空无我九相等,皆名为观。亦如上木名,不得椿柘也。

毗波舍那译为观,只是泛泛地说观,义理也未满足。为什么说未满足呢?比如观身无常,观身苦、空、无我,观身九相[1](观死后身体腐坏等九相),及“等”字所摄的种种作观,都叫做“观”。这也像上述的“木”字仅是通名,在“木”字上得不到椿木、柘木等的差别相那样。

毗婆舍那云观者,亦有二义。一者在此作想,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二者一得生彼净土,即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

这里将毗婆舍那说为观,也有二义:一、行者往生前在此处作观想,观察彼极乐净土中国土、佛、菩萨这三类庄严,由于所观的功德完全真实,因此行者也得到如实功德。“如实功德”,是指决定得生彼极乐国土。二、一得生彼极乐净土,即面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及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

依据本注后文,“未证净心菩萨”是指初地以上、七地以下的菩萨。此等菩萨也能化现百身、千身乃至百千万亿身,在无佛国土作诸佛事,但须作心入三昧才能成办,非不作心。以作心之故,称为“未得净心”。

“平等法身”,指八地以上的菩萨以三摩地的神力,能于一处一念一时遍入十方世界,普供诸佛和诸佛法会中的大众;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作种种示现,以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而这样行持,无往

来想、无供养想、无度脱想。如此之身,称为“平等法身”;如此之法,称为“寂灭平等法”。此即证得大乘殊胜毗婆舍那。

(二)修持的原因

是故言,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为求得如实修行毗婆舍那,也即为在往生净土后见阿弥陀佛证得平等法身,故从今时起以修持观察门作为其因。

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这观察门包含有三种内容:一、观察彼佛国土的庄严功德;二、观察主尊阿弥陀佛的庄严功德;三、观察眷属菩萨众的庄严功德。

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

自心缘所观的事相,称为“观”。观心了了分明,称为“察”。

五、回向门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如何修持回向门呢?具体的修法是在做任何功德时,都不舍弃一切苦恼众生,内心常常作愿:以此功德布施给一切众生,使他们同生极乐世界;而且作愿:在我往生获得成就后,立即回入生死界,教化无量众生,同成佛道。像这样,以回向作为先导,便能使所修功德往利他方面成办所愿。

为何修持回向门呢?以回向能成就大悲心故。

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还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本法五念门所修的回向有二种相:一、往相;二、还相。“往相”,是指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布施给一切苦恼众生,心中作愿:以此功德与一切众生同生阿弥陀佛安乐净土。“还相”,指心中再作愿:愿我往生佛国净土,在得到奢摩他、毗婆奢那方便力的成就后,立即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是指成就了上文所说的止观方便神力,即安住法身、常在三昧,而现种种身、种种神通、种种说法。在其它教典中也说成“成就无生忍力”。在获得无生忍力之后,立即回入生死稠林。“稠林”(密林)表示的是辗转不断的生死相续。指凡夫由惑业的力量感召生死,受生死果报时又起惑造业,再感后有生死。如是造因而感果,感果时又造因,因因果果相续不绝,由此便形成了生死稠林。

若往若还,皆为拔众生渡生死海。是故言,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无论是作愿往生净土或者作愿回入生死,都是为了拔济众生渡越生死苦海。因此说:“以回向为先导,能成就大悲心故。”

最后将五念门归纳在自、他二利中,即由修持礼拜、赞叹、作愿、观察这四门能成就自利,由修持回向一门能成就利他。由于五念门能成就自他二利,因此是圆成佛道的妙法。

[1] 观身九相: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青瘀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