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别说各自体相分四

《宝性论略释·弥勒教言(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壬二、别说自利圆满:

烦恼习气灭尽故,承许即是无漏法;

无著以及无碍故,承许智慧周遍行;

毕竟无灭自性故,承许即是无为法。

不灭性者为略说,由坚固等广说彼,

当知灭者有四相,翻此坚固等法故,

谓腐变易及间断,不可思议变易死,

当知无彼故次第,坚固寂静常不变。

无漏义是由已灭尽诸烦恼及习气故,没有有漏烦恼;以如所有智无著、尽所有智无碍故,承许智慧周遍一切所知;彼二者是毕竟不变易或不迁变的自性故,是无为法。不灭性是略说无为法的根据,由坚固及“等”字所摄的寂灭、恒常、不变则是广说不灭。如何宣说呢?当知,所谓灭有四种差别相,依次是与坚固等四者恰恰相反的非坚固、非寂灭、无常及死亡故。相反之义如何?即是说无漏行业成熟后腐败衰损之老,无明习气地变易或界迁变之病,前世灭尽后以意生身成就后世之生,以不可思议染污变易之死,当知以没有此四者故,依次是坚固、寂灭、恒常及不变。

壬三、别说他利圆满:

为白净法所依故,无垢智慧是为处,

犹如无相虚空界,见色闻声与嗅香,

尝味觉触知诸法,皆由彼者作为因,

如是为于佛二身,无碍加行坚固者,

菩萨六根行境中,无漏功德能生因。

无垢断德解脱身与智慧证德法性身是所化众生相续中生起白净善法的所依或来源故,是他利圆满的依处,如同非能生因且无色等相的虚空是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及了知诸法的因,因为如果没有发挥的场所的虚空则不得见闻等。如是,见佛二身是在已实修无障加行的坚固菩萨六根义或行境中显现世俗胜义所摄的如来身后修持或出生或显现无漏诸功德之因。荣敦巴大师说:“所谓无障加行是指没有勤作障碍的坚固加行。”

庚四、具足功德义分二:一、以异名略说;二、广说根据。

辛一、以异名略说:

不思常坚寂不变,静遍离念如虚空,

无著无碍无涩触,非见取善佛无垢。

佛所具有的十五种功德法是:⑴以闻所成慧等不可思议;⑵恒常;⑶坚固;⑷寂灭;⑸不变;⑹极静;⑺如空周遍;⑻离分别;⑼⑽⑾遣除烦恼障、所知障、三摩地障后依次是无著、无碍、及无涩触;⑿不可见;⒀不可取;⒁具善根;⒂无垢功德。

辛二、广说根据分二:一、于何者具功德之理;二、所具之功德。

壬一、于何者具功德之理:

依于解脱法性身,显示自利及他利,

自利他利之依处,具有不思等功德。

依上述解脱身与法身二者和合成就自利及他利事业,然此也非别别独立成办。自他二利的所依身具有不可思议等十五种功德。

壬二、所具之功德分二:一、广说甚深之根据;二、宣说其余之根据。

癸一、广说甚深之根据分三:一、总标不可思议之理;二、广说彼之差别;三、根据与比喻对应。

子一、总标不可思议之理:

一切种智之行境,如来非是三慧境,

是故当知此智慧,一切有情不可思。

唯一是一切种智所行境的如来法身不是闻等三慧的境界,是故当知此智慧也是除佛外一切圣者有情不可思议的。

子二、广说彼之差别:

微细故非闻慧境,胜义故非思慧境,

法性甚深故亦非,世间修慧等行境。

法身不是三慧行境的根据依次是:以极微细超越语言境界故,非闻慧之境界;是胜义及超越寻思的境界故,非思慧之境界;以法性甚深离一切相故,非世间修慧等境界。

子三、根据与比喻对应:

此因如盲不见色,凡夫从来未曾见,

且如产房内婴儿,不见日轮圣亦尔。

何以故?如生盲根本不见形形色色的色法般,凡夫也从未见过无垢法界;不仅如此,如产房内初生七日无法出门的婴儿不堪见日轮般,声缘圣者也无力见如来法身。此处声缘圣者不能见的灭谛是指断德圆满的灭谛。遍知多罗瓦说:“如同初生婴儿仅见少分光明,无力圆满见般,十地菩萨也不能圆满见法身。”然而若对照《胜鬘经》理解为声缘更合适。

癸二、宣说其余之根据分三:一、不变之功德;二、断证之功德;三、清净之功德。

子一、不变之功德:

远离生故是恒常,无有灭故是坚固,

无彼二故是寂灭,法性住故是不变。

法身远离生故,是恒常;无有断尽的毁灭或断尽命根的死亡故,是坚固;无有生灭二者故,是寂灭;法性自性本来安住故,是不变。

子二、断证之功德:

证悟灭谛故极静,觉悟一切故周遍,

无所住故无分别,断烦恼故无耽著,

清净一切所知障,是故一切皆无碍,

无二堪能且调柔,是故远离粗涩触。

证悟一切所断灭谛自性故,是无有苦及苦因的极静;现量觉悟一切所知故,是周遍;不住任何所缘戏论相故,是无分别功德;遣除障碍获得解脱的烦恼障故,是无著;清净障碍获得一切种智的所知障故,是于一切尽所有义悉皆无碍;由远离沉掉二者等三摩地障,身心调柔且堪能安住三摩地故,远离如粗涩触般的相续不调柔。

子三、清净之功德:

彼无色故不可见,亦无相故不可取,

自性净故胜善根,障垢断故极无垢。

胜义如来不是微尘聚合所成的色身并且超越一切有为法的范畴故,凡夫根识无法见;超越比量及名言的境界且无任何形相故,凡夫心识无法取;法界自性本来清净故,是胜义的善根;已断尽客尘障垢及习气故,是最极无垢。

庚五、以三身之分类行义分二:一、略说体相之异门;二、其义广说。

辛一、略说体相之异门分三:一、自性身之体相及五种功德;二、报身亦具五种差别相;三、化身具有三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