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俱舍论》讲记(十二)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6月6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小乘的《阿毗达磨》,也叫《俱舍论》。这部论典共有八品,第一品已经讲完了,今天讲第二品根品。
第二分别根品分二:一、根之安立;二、有为法产生之理。
甲二(有为法产生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有为法产生之理;二、旁述因果及缘。
乙一(真实宣说有为法产生之理)分二:一、色法产生之理;二、非色法产生之理。
丙二(非色法产生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丁二(广说)分二:一、相应法产生之理;二、不相应行产生之理。
戊一(相应法产生之理)分四:一、类别决定之分类;二、不定之相应;三、似相同之差别;四、似不同之一体。
己二、不定之相应:
昨天讲过,属于欲界的善心产生时,随同会产生二十二种心所。如果加上善的后悔心所,会产生二十三种心所。今天开始讲不善心。
不善无杂二十生,具见亦有二十种,
四烦恼与嗔怒等,后悔其一二十一。
所随从的不善心是与其他根本烦恼不相混杂的无明相应则有二十种,即十遍大地法,六大烦恼地法,二不善地法以及寻伺二者。
属于欲界的不善心,主要是跟无明相应。无明分为两种,共同无明和不共无明。不共无明,指跟其他根本烦恼不相混杂。没有相应其他根本烦恼,仅仅随着不共无明的不善心在相续中产生的时候,会随从他产生二十种心所。
十遍大地法:它要随从所有的心而生,总共有十种心所。
六大烦恼地法:它是和不共无明相应的不善心,都是烦恼之自性,所以随从它还会产生六大烦恼地法,六种烦恼、六种心所。
还有二不善地法以及寻伺二者。属于欲界,肯定有寻思和伺察这两个心所。
跟不共无明相应的不善心产生的心所总共有以上二十种。
然后是第二种情况,“具见亦有二十种”,这里所说的具见,指除了坏聚见和边执见,五见的其他的三种见叫不善见,有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不善心若与最后三种不善见中的任何一个心相应,随从它会产生多少个心所呢?坏聚见、边执见以外最后三见相应的也是此二十种,肯定有十遍大地法、六大烦恼地法、二不善地法,加上寻伺两种。
若问:如果加上见解那不是成了二十一种吗?不会成二十一种,因为见解是烦恼性智慧,它已算在遍大地法中了。
这些不善见,没有单独加上去。因为在十遍大地法中,讲了智慧,这是辨别诸法之智慧,有正确的与不正确的,也有正见与邪见,不善见已包括其中,若再加就重复了,所以只有二十种。烦恼性智慧,指正见与邪见当中的邪见,不是五见中的邪见。
四烦恼与嗔怒等,后悔其一二十一。
六种根本烦恼中剩余的贪、嗔、慢(傲慢)、疑(怀疑)四种烦恼、怒(忿怒)、恨(嫉恨)等十种小烦恼地法以及后悔这些不善法中具足任何一者,都将有二十一心所产生,即在前二十种(十遍大地法、六大烦恼地法、二不善地法、寻伺)的基础上加上它本身。
之前讲的是善心和不善心,下面开始讲无记心。
有覆无记具十八,无覆则许有十二,
无记有无覆无记和有覆无记两种。“覆”是盖的意思,即障碍。障碍获得涅槃的是有覆,不障碍获得涅槃是无覆。能感召异熟果的是有记,不感召异熟果的是无记。
所随从的坏聚见与边执见相应之有覆无记心有十八种,即十遍大地法、六大烦恼地法以及寻伺二者。所随从的有覆以外的幻心等四种无覆无记法有十二种,即十遍大地法以及寻伺二者。
“有覆无记具十八”,一个有覆无记心产生的时候,随从它会产生十八种心所。与坏聚见(身见)和边执见相应的心,都属于有覆无记法。在相续中产生这种心的时候,同时会产生十八种心所。即十遍大地法,因为是心;六大烦恼地法,因为是烦恼之自性;有寻、伺两个心所,因为属于欲界。与二者相应的有覆无记心,总共十八种。
与异熟、工巧、威仪、化心相应的心都是无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产生的时候,随从它会同时产生十二种心所,即十遍大地法,再加寻、伺二者。它不是烦恼性,故而没有六大烦恼地法;也不是不善心,故而没有二不善地法。
睡眠不违一切故,任何之法皆加彼。
睡眠是由于身体疲劳、饮食充足而使心不由自主内收的一种状态,为什么过午之后不能吃东西呢?因为衣食充足,容易困、打瞌睡,所以修行人应该少吃点。佛讲戒律的时候也开示过,肚子的容量分成三份儿,两满一空,满两份儿,空一份儿。不能吃得饱饱的,否则容易打瞌睡。心是不由自主的,原本并不想在闻法的时候打瞌睡,但却无法控制。有的人在开车的时候,也会打瞌睡,多危险啊!它从属于善、不善、无记一切法,与彼等均不相违。因而无论善法、不善法还是无记法,任何一法均可加上睡眠。
如此颂词可改为:随逐睡眠之善心,具有寻伺之缘故,共有二十三心所,有者加上后悔心。具见亦有二十一,四烦恼与嗔怒等,后悔其一二十二。有覆十九无记法,无覆则许有十三。
后悔睡眠诸不善,第一静虑中无有,
三界轮回的“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前面讲的善心、不善心、无记(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都属于欲界。现在讲色界,共有一禅、二禅、三禅、四禅。
第一静虑是一禅,除去欲界中所具有的这些以外,后悔、睡眠一切不善法在一禅中均是不存在的,之所以在一禅中无有悔心,是由于悔心与意苦受相应;一禅无有意苦受,也无有睡眠,因为睡眠是心内收之状态,而一禅心内收时就变成了等持,进入了禅定的状态,所以没有睡眠;在一禅中也不存在不善,如果不断除不善法就不会转生到色界一禅之故。
恶都是堕入三恶道的因!如果我们造恶业或在相续中具备不善业,还不及时忏悔,没能清净就会堕落,然后在三恶趣中感受果报。
善分有漏和无漏,有漏的善,果报都在上三道,享受人天的安乐。相对而言,上三道都是有福报的!上三道也有很多不如意、痛苦等,众生之间也有很大差距,有些福报大一些,有些小一些,都是善业的果报,以善业而转生到上三道,所以都属于福报。如果没有断除不善心,就不会转生到上三道,尤其是无法转生到色界中。
殊胜正禅寻亦无,二禅以上伺亦无。
还有寻思和伺察两个心所。第一禅分三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叫殊胜正禅。寻在第一静虑殊胜正禅中也没有,原因是一禅远离了对寻的贪心,所以没有寻思的心所。
二禅以上不仅没有寻,也无有伺,因为远离对伺的贪心而断除了伺的缘故。
“亦”字的意思是说二禅以上也不存在谄诳这两个心所。因为何处有主尊眷属,主尊为了摄受眷属,才有谄诳,有主眷的关系,才有谄诳的手段,才有“伺”这些心所。而二禅以上无有主尊与眷属的关系,一禅以下有主尊与眷属的关系,如佛经中云:“国王之眷属、婆罗门之眷属、施主之眷属、沙门之眷属、四大天王之眷属、三十三天之眷属、魔之眷属、梵天之眷属……”他们都有主眷的关系,所以可以有谄诳,但不是必须有。二禅以上没有主眷的关系,所以没有谄和诳这两个心所,因此就没有“伺”心所。
己三、似相同之差别:
无惭即是不恭敬,无愧则是不畏罪。
喜为信心敬知惭,此二欲色界中有,
寻为粗大伺细微,我慢胜他之贡高,
骄傲即是于自法,生贪之心至极点。
这里有很多相似的心所,看似一样的,实际不同。
在世间中,人们经常将无惭无愧合在一起来说,那么这二者是同一个意思还是有不同的意思呢?意思是不同的。所谓的无惭是指不恭敬功德与具功德者,而无愧则是指不畏惧罪业,造了无量的罪业,却没有一点畏惧感,这叫无愧。无惭无愧即没有惭愧之心,但是惭和愧要分开讲,二者有不共同的意义。
又问:喜爱与恭敬二者是一个意思还是不同的意思呢?意义也是不同的,喜爱是指信心,而恭敬则是指知惭。
三种信心中有清净信心,清净信心就是一种清净的欢喜心,喜爱是欢喜之意。欢喜和恭敬的区别在于:欢喜心是一种信心,恭敬是知惭,即对功德和具有功德者的一种恭敬。
一般来说,喜爱有染污性的喜爱与非染污性的喜爱两种。所谓染污性的喜爱,诸如爱自己的儿子、妻子等等;非染污性的喜爱,诸如对佛陀、上师、具功德者的欢喜心。
我经常讲,应该观察一下:自己对佛菩萨、上师有信心,但是这个信心是什么?它也是一种欢喜,因为佛、菩萨、上师具有无漏的功德,所以欢喜(喜爱),这是正确的信心。
但是有些人不是:为什么喜欢佛?因为佛有神通,以他广大的神通可以遣除我的一切违缘;为什么喜欢菩萨?因为菩萨有求必应,所以喜欢;为什么喜欢上师?因为上师的名气大、势力大,长得帅气、庄严,所以喜欢。其实,这都是贪心,是具染污性的喜爱。
比如有一位居士好心给另一位居士打电话:“有一位活佛,特别好,你过来见一下。”那个人就问:“长得怎么样?好看不?”活佛长得好看不好看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不问他有没有功德:无漏的智慧、无伪的慈悲心、清净的戒律、摄受弟子的能力、善巧方便等等,却问长相好不好看,你想干嘛?好看怎么了,不好看又怎么了?尤其山下的居士,应该多观察自己的动机,为什么喜欢,为什么有信心。
针对法,信心和欢喜是不同的,这里讲了四种不同的情况:比如苦集灭道,对苦谛和集谛生起正见,这是信心,但不是欢喜;对妻子、儿子等生欢喜,这不是信心,是欢喜;对道谛和灭谛欢喜,这既是信心,也是欢喜;其他的心所,既不是信心,也没有欢喜。
针对人,信心和欢喜也讲了四种情况:有的欢喜是信心,有的不是;有的恭敬是信心,有的不是。对儿子、妻子等欢喜,是欢喜,不是恭敬;对自己的上师,既是欢喜,又是恭敬;对他人的上师,只有恭敬,没有欢喜;对敌人,既没有恭敬,也没有欢喜。
欢喜是一种信心,但有染污性的欢喜不是信心,没有染污的欢喜才是信心,这叫清净信心。有了清净信心之后才会有欲乐信心,有了欲乐信心之后才会有胜解信心,有了胜解信心之后才会有不退转信心,这是讲三个信心。无有染污的欢喜和喜爱,这是一种信心。如果有染污,即使是对佛、上师、菩萨的欢喜心也全部是烦恼、贪心。
佛法的根本是清净,是没有染污的。如果是生起贪嗔痴等烦恼的,统统不是佛法。所有的佛法,无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都是对治烦恼的,都是无有染污性的,这是根本。如果有染污性,如果引起烦恼、贪心、嗔恨心等等,一律不是佛法,都是邪法,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有些人盲修瞎练,以佛法的名义到处造业。佛留下了这么多的法宝,有大乘小乘、显宗密宗,浩如烟海,大家可以研究,也可以辩论。
那么,缘补特伽罗的喜爱与恭敬在哪些界中存在呢?在欲界与色界中存在,而无色界中是没有的,无色界中没有色法,没有形象,这是由于无色界的所有补特伽罗相互不是对境,所以没有欢喜不欢喜、恭敬不恭敬的说法。但是色界和欲界的众生都可以有。
若问:寻与伺二者有什么差别呢?此二者是否同一个意思?寻是指心对事物本体的粗大认识,而伺则是心对事物差别的细微认识。二者的含义是不同的。
慢与骄又有何不同呢?我慢和骄傲并非同一个意思。慢是指认为种姓与功德等已高人一筹、胜人一等的傲气,我的种姓高,地位高,名气大,势力大,学历高等等,而骄则是对自己的相貌、勇敢等法贪执之心已达到极点。慢是因为外在的优势,骄是因为自身内在的优点,比如我的长相好、胆量大等等。现在有些孩子宣告:“我骄傲!因为……”自己想得太美了。可以自我鼓励,但是不能贪着,不能因此自以为了不起,如果目中无人就错了,这是一种烦恼,会障碍你成功、成就。有时候是需要通过这些鼓励自己,比如学佛人想到一些功德、行持的善法,可以鼓励自己:“我多幸运、多有福报啊,我能这样太好了……”这个心是需要调整的,太低太高都不行,太高了需要压一压,太低了需要鼓励。
己四、似不同之一体:
似不同,即看上去不一样,实际是一样的。
心意与识实一体,心与心所及有依,
有缘有形与相应,相应亦有五种也。
心、意、识此三者人们说起来好像是分开的,那么实际上它们是一个意思还是有不同的含义呢?心、意、识是一个意思,只是名称不同罢了。
按有部宗的观点,心即辨别善不善等法,从辨别善与恶的角度安立了心;意了知色等法,从了知色、声等外境的角度安立了意;了知所缘即是识,从了知自己所缘的角度安立了识。但是这里有不同的说法。经部宗认为“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意思是善恶的种子可以种在心里,所以从这个角度安立了心;从所依的角度安立意,意根;从能依的角度安立识,识是能依,即识根。唯识宗的观点,阿赖耶识为心,末那耶识为意,眼识等六识为识。还有其他观点:过去的就是心,现在的就是意,未来的是识,从三时的角度来安立心意识。这些不同的说法,是从不同角度安立了不同的名称,实际上都是一个实体。
正如心等三者意义相同一样,心、心所、有依、有缘、有形、相应也都是一个意思。原因是心与心所依靠六根,是有依;缘于外境、蓝色等相,是有缘;都取蓝色、黄色等不同的相,是有形;都以五种相应平等而住,是相应。
那么什么是五种相应呢?即根依相应、所缘境相应、蓝色等相相应、时间刹那相应与每一物质相应。
五种相应就是心和心所依靠一个根,是一个所缘境,是一个形相,是同一个时间,是同一个物质。此物质不是精神和物质的那个物质,是指心是一个,心所也是一个。心所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个心所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很多;如果心是一个,心所也是其中的一个。随从一个心的心所有很多,但是这些心所当中的一个心所只有一个,不可能同一时间产生很多个。
戊二(不相应行产生之理)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己一、略说:
一切不相应行者,得绳非得与同类,
无想二定命法相,名称之聚等亦摄。
不相应行有多少种呢?跟心不相应,这些归纳到行蕴里。不相应行共有十四种,即得绳、非得、同类、无想、二定(无想定和灭尽定)、命、法相(生、住、衰、灭)以及名称、词句、文字。“之聚”是指名称、词句、文字的集聚。所谓的“亦摄”意思是说也包括所谓的破和合僧不相应,自性不相应之法。总共有十四种。
己二(广说)分七:一、得绳非得;二、同类;三、无想;四、二定;五、命;六、法相;七、能说。
庚一(得绳非得)分二:一、真实宣说得绳非得;二、宣说彼之特法。
辛一、真实宣说得绳非得:
得有新得与具得,得绳以及非获得,
均为自相续所摄,二种灭法亦复然。
既然说“一切不相应行者,得绳非得与同类”,那么什么是得绳与非得呢? 二种灭法虽然不是属于心相续,但是它们的所断法属于心相续,所以它们两个的得绳和非得也是属于相续的。什么叫得绳?所谓的得绳是指所得之法对于补特伽罗来说能具有之物质。小乘尤其是有部认为,我们得到了一个法,比如得到别解脱戒的戒体,或者得到了一禅的境界,同时会有得绳产生。得绳是实有法,有了得绳以后,这些戒体、境界可以不再失去。除非产生强有力的违品才会失去,一般不会失去,比如没有了动机,也仍然会存在,就是因为有得绳。
如果分析,则有新得与第二刹那以后持续的具得两种。
其中新得也有两种,一、未得新得:即以前从未曾得过之新得,如生起见道无漏的第一刹那时之得与得之得;所得之法是从来没有得到过的,这个得绳是新产生的,这叫未得新得。比如见道无漏智慧的第一刹那,之前在凡夫的相续中是没有产生过的,是新得到的,所以它的得绳是未得新得。我们通过寂止和胜观,即以止观双修这种禅定,获得修道的无漏智慧,这个无漏智慧第一个刹那,之前凡夫补特伽罗没有得到过,完全是新得的,所以它的得绳也是新得的,之前没有得到过,这叫未得新得。但是这个得绳也有得绳,得绳和得绳的得绳都是未得新得。
二、失后新得:以前得过失毁后重新获得,诸如欲界的补特伽罗相续中生起禅定与无色地所摄的善法时,彼之得与得之得。
之前我们得到过四禅八定,在相续中产生过这些境界,但是我们失去了,失去后再得四禅八定的时候,他们的得绳和得绳的得绳,也是新得,这是失后新得。
具得也分两种:持续具得和本有具得。
一、持续具得是指诸如彼等从第二刹那以后的得绳持续产生(分为未失新得之具得与失后新得之具得)。
刚才说的修道无漏智慧、从第二刹那开始一直到出定,也有得绳,这些得绳叫持续具得。得到四禅八定之后一刹那是新得的,但是第二刹那开始出定之前,所有的刹那都有得绳,这些得绳都是持续得绳。
二、本有之具得:诸凡夫未曾生起摧毁有顶烦恼的对治而本有的具得(共五种)。
有顶烦恼是最后要断的所断,有顶烦恼断除的同时成为了阿罗汉。但是诸凡夫相续中从未产生对治有顶烦恼的无漏智慧,所以无始劫以来有顶烦恼一直在凡夫的相续中,这个叫本有具得,它也有得绳,它的得绳叫具有得绳。
刚才讲的得绳,还有非得:有部宗认为有得绳肯定也有非得,所得之法对于补特伽罗来说是不具有的物质,这叫非得。比如没有得到四禅八定的境界时,我们的相续中有一种非得的物质,是一种非得的实有法,有它,所以我们没有得到。
非得也有两种,即未得之非得与不具之非得。
未得之非得:诸如生起无学道第一刹那时有顶之烦恼的非得。从相续中产生了属于无学道的无漏智慧的第一刹那,有顶烦恼已经断除了,断除了之后就变成了非得,这个非得是未得之非得。
不具之非得:诸如从禅定中退失的第一刹那时的非得。从第二刹那以后与凡夫未生起无漏道时彼之非得即是不具之非得。之前得到四禅八定,后因某种原因退失了,退失的第二刹那是非得,这个是不具非得,就没有了。得绳、非得,都是实有法,实际存在才有获得,才有非得。这些都是有部宗的观点,而世亲论师并不承认。
得绳是指属于自相续并非是他相续的法,均为自相续所摄,二种灭法亦复然。得绳和非得都是属于补特伽罗自相续的。他的获得不可能产生在我的相续中,我的获得不可能在他的相续中产生。
如果他相续的得绳除他以外在我的相续也会出现的话,这样一来,则有圣者也具有凡夫相续的太过。
得绳是相续所摄的,得与非得,尤其是这个得绳而相续未摄的衣饰等有为法不存在得绳,属于相续的所得法才有得绳,因为外面的房子、车子等等因为是自他的共同之法,这些所得法不可能有得绳。而得绳则不同于任何法,也不可能共同于他人。
那么,所有的法都必定是这样吗?得绳属于自相续,有得绳就有非得?
以上是就有为法而言的,无为法不确定的,无为法中有一个抉择灭和非抉择灭,二灭虽然不为相续所摄,但此二者的所破是相续所摄,因而二灭的得绳也是存在的,并且为相续所摄。这是什么意思呢?二灭不属于相续,但是所断法属于相续,对它们而言,所断法很重要,所以它们的得绳也是相续所摄。
非得也包括在相续中,是自相续所摄的法,“任何法不存在得绳也就无有非得”的说法,实际上只是有部宗自己的立宗而已,经部宗都不承许这些,但是现在我们讲小乘阿毗达磨,主要是小乘尤其是有部宗的观点,所以我们也要了知。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