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俱舍论》讲记(二十五)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6月25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三分别世间品分二:一、生者众生世界;二、生处器世界。
甲二(生处器世界)分三:一、次第与量;二、旁述众生之量;三、别说此二量。
乙一(次第与量)分三:一、宣说所依;二、宣说能依;三、别说众生之处。
丙一(宣说所依)分二:一、宣说风轮;二、宣说水轮与金轮。
丁一、宣说风轮:
器世最下风轮厚,十六洛叉广无数。
有情众生的世界宣说完毕,虽然后面也会有所涉及,比如讲八寒地狱、八热地狱等之时,但接下来,应当阐述器世界,器世界即外器世界。世间界无量无边,各种各样,说之不尽,现代科学也发现有无数的星球,银河系之外还有无数的星系。因为众生的分别念是无边的,所以世界也应该是无量无边的,超越了我们的思维范畴,是不可思议的,无法通过语言表达。但是此处主要讲佛祖释迦牟尼的所化地,对此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在某些经典、论典里也有不一样的描述,此处阐述的是有部宗的观点。
在此对我等本师所化的娑婆世界作一简略说明。众生业力不同,显现也是不一样的。此处所述也是佛在经中讲的,当时印度对世界的天文地理持这样的观点,佛是根据当时众生的根基意乐来讲的。
这个世界是讲不清楚的。比如同一所房子,不同的人对它的感受不一样,有人视若天堂,有人视为地狱。同样一个人,因为与之因缘不同,有些人可能觉得他是佛,也有些人可能觉得他是魔。
外器世界就是这样安立的,佛讲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才是最究竟的实相。这个外器世界是怎么形成的,一个银河系里有多少星球,这都是很难衡量的。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科学不发达,但古印度的文化很兴盛,为了度化当时的众生,佛祖根据他们的意乐、学说而宣讲的。佛的智慧是通达无碍的,针对不同的众生、不同的年代讲不同的世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这个娑婆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呢?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对法宗关于器世界的观点,下方之基最初时是一虚空,佛在经中讲,世界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大虚空,从高层次可以理解为大空性。形成世界的前兆微风四起,此风从更高层次理解就是众生的业。没有业,世界无法形成。大空性中才会产生各种业,以各种业形成各种世界。
多年之中狂风不断,从而形成了金刚也无法摧毁的风轮。最坚固之法叫金刚。在高层次理解金刚是一种超越的能量,它能摧毁一切,但一切都不能摧毁它。但是它也改变不了业因果,无法控制善业、恶业的产生,但是这并不矛盾。有些人经常求神拜佛,希望能解决问题,但是很难,当业力现前时,即使是佛也无法改变。世界的形成是缘起的作用,即使是超越的能量也无法改变,这个境界有点高。这里没有说明风轮的形状,在某些论典里讲风轮的形状与十字金刚杵一样,非常坚固。意思是世界要形成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它的厚度为一百六十万由旬(即十六洛叉),宽度为一无数(阿僧祇)。其实厚度、宽度这些是很难讲清楚的,佛为了众生而宣说了很多了义、不了义之法。比如在大乘佛法里,佛讲在南瞻部洲的西面,稍微高一点的位置上,有一个世界名曰极乐,那里没有痛苦只有快乐,以及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但是这个世界非常遥远,在十万亿国土之外,如果不好好修行无法到达。这样一讲,众生会生起向往之心,就会修行,主要是能让众生修行就行。通过修行,众生的福德逐渐增上,智慧打开了,然后就明白了,原来十万亿国土指的是凡夫的心,以凡夫的境界无法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而以圣者的智慧,极乐世界就在当下。
这里也有很多不了义的说法,佛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只讲了义的法,除了一些上上根基者,大部分众生都无法救度。说“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你自己就是阿弥陀佛”,普通凡夫都认识不到、都无法接受。所以在此处,佛为了我们只能这样讲:
它的厚度为一百六十万由旬(即十六洛叉),很厚很厚。宽度就是面积,它的宽度为一无数(阿僧祇)。这也是一个数学单位,后面有六十个零。可以理解为它的面积广大到无法衡量。
这个世界怎么形成的?主要是众生的业,这个风既可以理解为风,也可以理解为业。有一些外道认为是以自在天或是遍入天的意愿产生的。刚才我们讲风轮,是乌龟的形状,这都是不究竟的,不管是自在天还是遍入天,他们都没有这个能力。世界并非以他们的意愿而产生的,而是以众生自己的业产生的。
风轮的面积,一无数,后面讲是水轮和金轮(地),面积都是有量的。有个疑惑,金轮和水轮的面积都有限,有数量的,而风轮却是没有量的。刚才说了,一无数理解为数学单位,也是很大的。为什么有差别,有些论典里讲,风轮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之基,水轮和金轮仅仅是一个小千世界之基,所以有这样的区别。
丁二、宣说水轮与金轮:
水深一百十二万,尔后深度八十万,
剩余凝结成金轮,水轮金轮之直径,
一百二十万三千,四百五十周三倍。
风轮是最基层的,它停留在虚空里,虚空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太空。在风轮的上方,多年狂风不断,雨流宛若马车的主轴一般降下,依之形成深度一百一十二万由旬具有金子精华的水轮。它不直接流淌的原因是由于众生的业力牵引。所以就在他所在的位置上,不会直接流淌到其他的位置上,业不可思议。同样为人,长相却都不一样,业有共业有个业,个业各不相同。地球是圆的,但地球上的东西为什么悬在太空中不掉下去?因为地球有引力。一个水轮是一个小千世界的基础,它之所以不会流淌到其他位置上,是因为有业力的牵引。佛讲小乘阿毗达磨,这个时候还没有发现地球是圆的,也没有讲地球是圆的。
在水轮的上方,依靠风搅拌这些水,最上层的一部分变得极其坚硬。我们这边的奶酪和汉地的不一样,奶煮好之后,让温度慢慢冷却,在奶的上面会形成一层油脂,这是真正的奶酪,妈妈用奶酪把我养大的。当地的信众都知道我喜欢吃奶酪,也经常送我。风搅拌水,致使变得极为坚硬,依此形成了金刚大地。水轮形成了,金轮也形成了,金轮就指的是大地。
其后,水轮的深度仅剩下八十万,水轮的深度、宽度,都是为了我们众生而讲,一部分变成大地。其余的三十二万均已变成金子。那么,金轮与水轮的直径是多少呢?它们的直径是一百二十万三千四百五十,周围是圆形,因而是直径的三倍。风轮、水轮、金轮,大地就形成了,之后不断降雨,形成须弥山等。
丙二(宣说能依)分三:一、宣说山;二、宣说海;三、宣说洲。
丁一、宣说山:
风轮、水轮、金轮是所依。古人也知道,大地是在水面上形成的。接下来开始讲能依,就是这些山、海,四大洲,小八洲。
须弥山与持双山,持轴山与担木山,
善见山与马耳山,象鼻山与持边山。
尔后乃是一切洲,彼等之外铁围山,
七山为金彼为铁,须弥四宝之自性。
其后,由于众生的业力所感,水轮与金轮的上方水流如前一样降下,依此而形成具各种界的外海,海有内海、外海,这里指外海。这也不仅仅是水,还有很多物质。风有三种,又依靠其中最强有力风的搅拌而形成比其他庄严壮观的妙高须弥山王。又依靠中等风的搅拌而形成山顶美观如见而生喜之车轭般的持双山、如金轴般的持轴山、有沉香林严饰的担木山、山顶有见而生喜之饰的善见山、马耳形状的马耳山、山顶形如象鼻的象鼻山、山顶状如轮辐的持边山,总共有七座山,一层层环绕须弥山。依靠下等风界搅拌而形成所有的洲——四大洲、小八洲。在它们的外面都形成之后,最外面最后面的是铁围山,铁围山也是围绕了一圈。
若问:那么,九山的本体是什么呢?是黄土还是岩石?都不是。从持双山到持边山之间的七山是金子组成的,其实就各种宝物,以金子为主。
铁围山则是铁组成的。而须弥山是山王,是四种珍宝的自性,由四种宝物组成。不起贪心就好了,现在想挖金矿的人太多了。即东、南、西、北分别由银子、琉璃、红宝石、金子组成,没有树、草、花等。须弥山的那一面是什么珍宝,那一方的虚空也显出它的颜色,那些颜色反射到海面上,海的颜色又反射到虚空中。由于南方是琉璃,因而南赡部洲的天空也呈现湛蓝色。其它地方就不是蓝色了,可能是银色、金色、红色。
以上讲了七座山,中间是须弥山,周围有铁围山。主要讲山的高度,不讲海拔。
八万由旬没水中,如是上方亦八万,
八山高度半半减,彼等厚度亦等高。
那么,这些山的量有多少呢?九山有八万由旬没入水中,原因是所有的山均依靠金刚大地。所有的山海下都是八万由旬,上面就有不同的高度了。如是须弥山在水面的上方也有八万由旬。须弥山总共十六万由旬,后面的八山(包括铁围山)高度相当须弥山一半一半递减,这样铁围山就不太高,但比长城要高。即持双山露出水面四万由旬,铁围山是二百一十二点五由旬,也不低,很高了。这些山的厚度或宽度也都等同各自的高度。刚开始形成世界的时候就是这八个山,加上须弥山共九座山。接下来讲海。
丁二、宣说海:
彼等七间为七海,初者八万由旬宽,
彼为内海边三倍,余海半半而递减。
剩余水即外大海,三十二万由旬宽。
须弥山至持边山的七个间隔处即是七香海,其实也可以叫嬉戏海,因是所有龙王的游戏之处,故而得名。这些海非比寻常,海中盈满具有凉、柔、轻、香、澄、无臭,饮时不损喉,饮已不伤腹八功德水。有些人肚子不太好,应该多喝点七海的水——八种功德都具备。
那么,香海的量是多少呢?这些海的深度都是八万由旬,第一须弥山与持双山之间的宽度为八万由旬。它们是内外海中的内海。持双山的东西两岸之间的海面各自宽度的三倍,即二十四万由旬。如是西北、东北、东南也可依此类推,面积都很大。持轴山到持边山之间的其他六海宽度后面的较前一半一半递减,即持轴山四万至持边山一千二百五十之间。第六海的东西等四边后后较前前距离越来越远。剩余的持边山至铁围山之间的所有水即是外大海,七座山最后的持边山和铁围山之间的海叫外海,它的宽度也就是持边山的中央至铁围山中央的量即三十二万由旬,周边有三亿六十万七百五十由旬,此海水充满了盐味等。外海是咸的,内海不是,内海是八功德水。
这里主要讲七种海。山、海水都讲完了,开始讲小八洲,那里没有人居住,只有龙王、非人。
丁三(宣说洲)分三:一、宣说主洲;二、宣说小洲;三、宣说赡部洲之特法。
戊一、宣说主洲:
南赡部洲之三边,二千由旬马车形,
一边乃三由旬半,东胜身洲如半圆,
三边与此均相同,一边三百五由旬。
西牛货洲为圆形,周长七千五由旬,
彼之中央二千五,北俱洲八四边等。
既然说“尔后乃是一切洲”,那么一切洲是指什么呢?总共有四大洲。位于须弥山的南方,是南瞻部洲,“瞻部”是一种树的名字,因赡部树果落入海中发出“赡部”的响声,故称赡部,边缘为水环绕的洲,因此称为南赡部洲,它的三边各有二千由旬,如马车形的最小一边有三点五由旬。形状比较像我们的脸型。
由于位于此洲的东方,并且彼处人类身量超过赡部洲人类两倍,因此称为东胜身洲,形如半圆的三边与南赡部洲相同,各有二千由旬,另一边是三百五十由旬。
在此洲的西方有一享用如意牛与珍宝、应该是须弥山的西方。四边为水环绕的洲称为西牛货洲,圆形,周长为七千五百由旬。西牛货州有一个如意牛,有什么想求的,向它求都能实现。如果从它的正中央来衡量,则有二千五百由旬。
由于位置在此洲的北方、那里的众生死时七日前出现难听的声音,告诉你过七天会死,听者会很伤心。因而称为北俱卢洲,北俱卢洲的众生福报是很大的,可与天界相媲美。它的周边距离有八千由旬,四方形,每边平等各有两千由旬。
戊二、宣说小洲:
彼等之间八小洲,身洲胜身声不美,
声不美对拂妙拂,胜道行洲及行洲。
在四大洲之间有八个附属洲,每一个大洲,左右都有两个小洲。即身洲与胜身洲附属东胜身洲,声不美、声不美月洲附属北俱卢洲,拂洲、妙拂洲附属南赡部洲,行洲与胜道行洲附属西牛货洲。这是八小洲,这些洲除了拂洲是罗刹居住外其余都是人居住。
戊三、宣说赡部洲之特法:
这些特法现在也没有人去找,即使找也不一定能找到。前几年我去看齐美仁增堪布,他说他找到了一些,拿个地图给我看。但是我觉得无须刻意地与现在的科学去比较,审视是否相符,这都是佛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有些法师说当时的众生看到的是这样的,是某些众生看到的景象;有些说佛的神通广大,可能是佛看到这样的世界,我不太赞同这些说法。
我最赞同的是这种解释,是佛当时按照当地的很多习俗而宣讲的。当年古印度文化很发达,当时的学问家讲天文、地理的时候就是这样叙述的,这些人很有影响力,若佛所说的与他们的观点相反,会让很多人生起邪见。如果佛通过神通讲,很多众生未必会相信,这与我们追求的解脱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为了身边的众生而如此宣说,我认为这种说法应该是正确的。佛经里这样的情况特别多,为随顺众生,随顺当时的习俗而传讲。讲天时地利的时候也是随顺而讲,没有另外宣说。如果弊大于利,佛也不会这样讲。下面讲赡部洲的特法。
此向北越九黑山,即是所谓之雪山,
复次香醉山之内,有水宽度五十海。
赡部洲的中央是印度金刚座,南赡部洲在须弥山的南边,南赡部洲的中央是印度金刚座。印度金刚座是贤劫千佛示现成佛的地方,加持力非常大,对于佛弟子来说,有甚深的加持和意义。
自此向北越过九座黑山的地方有雄伟的雪山。再向北有香醉山,在十由旬之内是无恼龙王居住的无热恼海,海中盈满八功德水,由青莲花、莲花、睡莲等掩映,水宽五十由旬的四方形海,周长二百由旬,它的东方流淌着恒河,这个不一定是印度的恒河。南方流淌信度河,西方缚刍河,北方徙多河。这些河右绕无热恼海,汇入外海。在香醉山北方二十由旬的地方是金岩崖窠非天面,四方形,有许多由旬,它的周围有百千金岩崖窠。向北二十由旬处被枝繁叶茂名为极坚萨拉树王所压,再向东方二十由旬有一环绕成百上千水池的缓流河,点缀着各式各样的鲜花,在那里住有帝释天(三十三天),帝释天在沙场上和阿修罗发起战争。在沙场使用的极坚大象及其眷属百千象群。这里描述了南瞻部洲的特法。
这里讲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四大洲、八小洲,与现在的科学有所不同。佛经里有些地方讲的也与此处不同,佛为了所化众生而讲,这个很重要。佛是应机说法,不是死板的。一般的知识,一般的宗教都是死板的,但佛法是超越的,是活的,无论怎么讲都是通的。如果你的智慧打开了就会认识到这一点,会发现佛法没有任何矛盾,这样才能对佛法通达无碍。否则,不可能理解。所以我们要精进修行,把本具的智慧启发出来,让其显现,一精通一切精通,再也不会有矛盾,也不会有烦恼,不会以分别念、伺察意去研究、观察。
我们都是学佛人,不要做普通的凡夫,不要完全以普通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佛理,尽量打开自己的智慧。今天讲的这些,与现在的科学有所不同,你要知道这是佛的伟大,是佛究竟智慧的体现。佛根据不同根基而讲,没有矛盾,也没有不究竟的。
大家也要了解古印度是怎么说的,小乘里是怎么讲的,这样才知道自己的境界在哪里,也可以增加自己的观察力、思维力,可以广闻博学,但是不能远离智慧,远离智慧则根本不是佛法,仅仅是文化或者知识而已。我们学文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有佛法的智慧,这样才不离佛法。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