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俱舍论》讲记(二十四)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6月24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三分别世间品分二:一、生者众生世界;二、生处器世界。
甲一(生者众生世界)分三:一、分类;二、法之特点;三、广说自性。
乙三(广说自性)分三:一、识入之理;二、识住之理;三、识去之理。
丙一(识入之理)分二:一、所入之处;二、入者中有。
丙二(识住之理)分二:一、住于何处心之缘起;二、依何而住食之缘起。
前面我们主要是通过四有讲内情众生的,众生在六道轮回的生命的四个阶段称为四有。今天主要讲何而住食之缘起,这些众生以什么而生存的,肯定有个支撑,否则无法使生命延续。
丁二(依何而住食之缘起)分三:一、食之自性;二、旁述中有之异名;三、彼等之必要。
众生通过食延续生命。先讲食之自性,什么叫食?
己一、食之自性:
有情依食而存住,段食欲界三处性。
彼并非为色之处,不利自根解脱故,
触食思食与识食,均为有漏三界有。
众生依靠什么在三界中存留呢?众生是依靠食而住存的。食的涉及面比较广,与我们平时说的饮食的“食”不一样。主要依据,经中云:“本师成佛不久,则恩赐一法,即众生以食而存。” 本师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以究竟的智慧观察三有众生都是依靠食而住的。这是佛赐予的法语,也是佛发现的,而非佛创造的。佛不是生命的创造者,是生命的发现者。
既然说有情依食而存住,那么食有多少种呢?有四种,即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它们都存在于哪些界中呢?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的生命有三种不同状况,谓三界。
众生以这些食住存,在欲界、色界、无色界当中皆是如此吗?还是仅在某界当中具备?接下来就要讲这个问题。段食在欲界中有,而上两界(色界、无色界)中是没有的,原因是远离对段食的贪欲才能转生到上两界中。因为色界和无色界的众生都有禅定的功夫,有禅定的功夫就需要断除对段食的贪着,所以色界和无色界没有段食。如果对断食的贪着没有断掉,无法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中去。
欲界当中有段食,地狱也属于欲界,地狱众生也有段食吗?
大地狱中怎么有段食呢?有,那里的段食就是铁球与铜汁。我们喝的是果汁,地狱众生喝的是铁汁和炙热的铜汁;我们吃的是有营养的水果,地狱众生吃的是燃红的铁球。这是因业力显现,我们的业力不一样,所以显现也是不一样的,但他们也有段食。
近边地狱与孤独地狱有像人的食物一样。但此处有一个疑惑,近边地狱在无间地狱的周边,那里有没有段食,就值得怀疑了,但是孤独地狱的众生住处不定,遍布人间。比如我们经常提醒大家关门时要轻轻的,就是因为门里有孤独地狱的众生。若使劲关,孤独地狱的众生就会有疼痛的感觉,因为他认为这个门是自己。孤独地狱的众生哪里都有,他们的段食与人类差不多,像人的食物一样。欲界的众生都以段食生存,没有段食生存不了。
上师如意宝曾经讲过,如果一滴水也不喝,一口食物也不吃,欲界的生命只能延续七天,到了第七天就会结束的。曾经佛陀身边的善星比丘,对佛陀生起了极大的邪见,离开了佛陀。佛给众弟子讲,再过七天,善星比丘会离开这个世界,投生为饿鬼。佛的众弟子中,也有跟善星比丘关系比较好的人,他们告诉善星比丘说:“佛陀说了,再过七天你会死去,然后投生为一个饿鬼。”善星比丘心里想:有时候悉达多说的话也很准,所以我要注意一点。他七天七夜没有吃喝。过了七天,他觉得非常渴,就喝了一口,结果还没等咽下去就死了。他连咽下去这口水的力气都没有,所以只能延续七天。
段食的本体是什么呢?香味触三处的本性。香是能够闻到的,味是能够尝到的,触是能够触到的。为什么叫段食呢?就是分段享用之意。因为它们是依靠鼻、舌、身一口一口吞下(指分段享用之义)的食物,故而得名。闻香味是一下一下闻,吃东西是一口一口咽,触、感觉,穿衣服也是一件一件的。这里讲的一口一口不是吃饭的时候一口一口吃下去,而是通过一些时间段享用的。此处讲的段食,是我们依靠鼻根嗅香,依靠舌根尝味,通过身根触感到温暖,这三个综合体叫段食,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味道都尝了。
米饭等色处也是一口一口吞下的,为什么不叫段食呢?这讲的大米饭、馒头,他们是色法,是眼根的对境,是有阻碍的部分,所以不是段食。因为食对根与产生所依起到帮助作用,根是从四大中产生的,段食对根的产生起到帮助作用才可以为食。而色处不利于自己的眼根,并且对产生所依也无利。我们看见色法,对眼根没有起到什么帮助作用。也许有些人想:也有啊,看到美食,应该对眼根有帮助吧?没有。你看美食,眼根比以前好了吗?比以前强了吗?没有,看久了更不行了,没有利益。
那么,饥饿所逼者不是仅见到食物就有利吗?并不是因为色法产生了作用,而是因为他们内心生起了希望,所以对他起到了作用,仅仅依靠看见食品而悦意只能成为快乐感受的触食,产生悦意的感觉,因此生命就延续了一段时间,这是触食,而不是色。假设仅是看到色法而如此,那么远离欲界贪欲的不来果与阿罗汉仅见到食就应满足,偈颂里讲的解脱,我觉得应该指的是解脱者,即解脱的人。位于不来果的小乘成就者以及阿罗汉,他们看到这些食品就应该能饱,就能延续生命,但是并没有,有个革穷阿罗汉渴死了,说明并没有起到帮助作用。阿罗汉已断除了欲界的贪着之心,而其他普通众生对食物尚有贪心,所以在他们的心里容易产生悦意的感觉,看到食物就能生起希望。应该这样解释才是对的。实际上仅仅见到色处尚且对从烦恼中解脱的人也无济于事,更何况说是具贪者了。具贪者,对食物有贪着,可以生起悦意之心及快乐的感受。
若问:触食等本体是什么呢?触、思、识均是有漏食,而不是无漏食。食的含义是指能令在世间生存之法,无漏法则能灭尽世间之故。所以无漏部分不能为食,有漏部分可以为食。那么它们在三界中哪界存在呢?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均有。欲界四种食都有,色界、无色界只有三种食,没有段食。
己二、旁述中有之异名:
意成求生及寻香,中有以及现成名。
顺便讲述中有的几个异名、别名,如果说食对求生者有利,那么求生者是指什么呢?所谓的求生是中有的别名。为什么叫求生者等呢?中有身要投生,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还在中途寻找自己投生的地方,所以叫求生者。中有身还有其他的叫法。中阴身也叫意成,由于由意化生而不依赖父母的不净种子,因而称为意成,通过自己的意念形成,这里说是意成,应该是意身;是寻觅本有的形象故称求生者;寻找食之香气而称寻香,为什么人死亡之后要做超度,做火施呢?寻香气;住于死有与生有之间,故称为中有;本有的最后刹那是死有,投生的第一刹那是生有。即将现前来生之故,他在寻找,即将要现前来世,即将投生之故,称为现成。这是中阴的几个别名,也叫异名,顺便讲述一下。
己三、彼等之必要:
前二食为利此世,增长所依及能依,
为引他世与形成,次第而说此四食。
“必要”就是为什么宣说四食呢?接下来讲理由。为使此世(今生)心与心所的所依包括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在内的身体增长而宣说了段食,心和心所的所依指身体,前面讲根界时讲过,身体是单独的根界——身根,这里讲身的时候,包括其他的眼根等。段食主要是为了今生的身体。段食是香味触三个自性,三个综合体都是属于段食。为了增上能依的心与心所而说触食,也就是主要为了生存在世间而宣说了段食与触食前二者。段食和触食就是为了现世的身体和意识能够延续、住存。
思食和识食主要是为了成立后世。为了引后世故说思食,思维善、恶、不善不恶,通过这些积业,主要是善恶业,由这些业的滋润,才可以使生命延续,形成来世。
依靠由业牵引之识而形成后世而说识食,识就是灵魂,投生的时候,灵魂要入胎的,如果没有灵魂,即使有其他的因缘,也不会有生命的产生。有灵魂的参与才可以延续及产生生命。否则仅仅依靠父母的不净物是不可能产生生命的。主要是产生世间(后世),因而宣说了后二识,如此按次第来说,决定有四食。
这些食均是就主要而言的,实际上段食与触食也间接引后世,原因是依靠它们产生烦恼,由烦恼而积业(造业)。由业就可以产生后世。思食与识食也能使众生(现世中)住留,据说遭遇严重饥荒时期,没有吃的,只能饿死,父亲为了不让两个儿子一起死去而指着装灰尘的口袋说这是面粉,并挂在空中,两个儿子因为心里存着有面粉的念头而一直没有死,当(知道真相)感到无有希望时便死去了。这说明精神的食物是希望,有了希望生命就能延续,但是失去了希望之后,生命就很难延续了。
综上所述,必须依靠四种食生存于世,此处所讲的食涉及面较广,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
丙三、识去之理:
断绝善根与结合,离贪退失死生心,
唯一承许为意识,死与生心依等舍,
一缘无心皆无有,涅槃为二无记法。
此处主要讲识是以什么失去。
断绝的善根与结合等心是什么意识与根识呢?
以邪见断了善根、以正见等接起的心、界地(三界九地)中远离贪欲的入定、以非理作意(分别念)从入定中退失、死生之心都唯一承许为意识。
众生如果产生极大的邪见,相续中的善根会彻底断掉,也叫断绝;过后可以依靠力量比较大的善念(即正见)把善根接上;以分别念从入定中退失的心,以及在本有的最后一个刹那及投生第一刹所产生的死心和生心,上述几种情况是意识还是根识?
这些都是意识。因为这其中大多数是颠倒分别念,而根识没有分别念。并且上述情况中有些是入定状态,有些特别不明显,而根识是明显的,所以应该都是意识,不是根识。有些虽不是颠倒分别,但在根识中不存在这些。根识中不会存在不明显的心。
这里讲了这些特殊情况主要依靠的是何种心,是根识还是意识。接下来单独讲死心和生心。
死心与生心依于等舍,原因是死心与生心不明了。不明了是不明显的意思。
死堕无有一缘等持之心,禅定的状态中不会死亡。比如一禅天、二禅天的众生,如果死亡是要出定的,保持在未至定的状态中死去,在正禅,或说禅定中是不能死去的。
因为死堕有害于心,而等持有益于心。死堕对心的延续是有害的,生命无法延续了,但等持是有益于生命延续的。
生心也无有等持心,等持是善法而生有是烦恼性的缘故。生心没有从禅定中产生的,因为等持是善法之自性,而生心都是烦恼性的,所以不会从等持中产生。
如果说有三种死有,那么阿罗汉最后的死心是什么呢?按小乘的观点,阿罗汉不能以善恶之心趋入无余涅槃,因为善恶都是比较明显的心态,如果进入无余涅槃,五蕴、心识都是要息灭的,所以阿罗汉进入无余涅槃的心是无记法中的异熟生与威仪心二者。
这里讲的是当生命结束,离开这个世界时,应该依意识而不是依根识,但是也不会在禅定中死去。但趋入无余涅槃是特殊的,它是以无覆无记的心——异熟生或威仪心趋入无余涅槃。
下面讲灵魂是如何离开肉体的。
恶趣天人阿罗汉,次第而死则于足,
脐与心间识灭尽,气息分解依水等。
圣者造无间罪者,必定趋入正邪道。
死亡之时,包括身体在内的根在身体的哪一方位灭尽呢?灵魂、神识从身体的哪一个部位离开的呢?
所有化生等顿时死亡者意与身根同时灭尽,四生中的化生、胎生,如果是瞬间就死了,比如被炸身亡,意识与身根同时灭尽;不是顿时死亡,而是按程序死亡的,通过观察可以知道这个众生接下来会到哪个地方去。下三恶趣、人、天界以及不转三有的阿罗汉如果是次第而死,则转生恶趣者在足下,比如堕地狱、饿鬼、旁生三恶道的,一般神识都会从脚底离开。虽然我们看不到神识,但是可以通过身体的温度在哪里消失来衡量、判断。这里讲的是小乘的观点,大乘,尤其是密宗的《中阴救度法》里讲的与此有所不同。
转为人者在脐间,将转生为人的,神识从肚脐离开,成为阿罗汉者在心间意识迁移。这是小乘阿毗达磨的观点。大乘阿毗达磨讲,灵魂都是从心间离开,但是身体的温度最后结束时,不同部位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做了一个比喻,身根则如炽热的石头上洒水立即消失般,于身体的足下等处灭尽。身根即身体,最后温度消失的同时,灵魂、神识从脚底等处离开。这是一般自然死亡的情况,其他的比如横死之类,另当别论。
那么,气息分解时是依靠什么因呢?气息分解是因为涎、胆、风成分多而使水以及“等”字包括的火风任何一者极度紊乱,致使身体的部分失坏而死。涎、胆、风是一切疾病之根,也叫水、风、火三大,这是小乘的说法,我们一般说的是四大,这里主要讲三大,如果三大平衡,人就没有事;不平衡时人的健康就会出现问题,比如风大紊乱,风引起的疾病最后造成难忍的疼痛而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水大极度紊乱,涎引起的疾病最后会感受疼痛而死亡;如果火大极度紊乱,胆引起的疾病造成死亡。
所有疾病的根都是水风火紊乱引起涎、胆、风三种疾病,最后造成死亡。除了横死之外,自然死亡的人一般都是因疾病而结束生命,还有修行境界较高的人,可能不是这样死亡的。
那么死后将变成怎样呢?圣者(成就者)与造无间罪者必定趋入正道与邪道,也就是说圣者死后立即解脱,造无间罪者立即堕入地狱。圣者(有余阿罗汉)死后直接趋入无余涅槃,立即解脱;造无间罪的人,死后不用经过阎罗王的审判直接堕入无间地狱,这两种情况是没有过程的。除此二者之外,其他众生均不一定,因外缘是偶然性之故。有的死后直接下地狱,也有死后几天就投生为人的。这都是不确定的,也无法讲清楚。
综上所述,这个部分主要是讲了内情众生的情况。先讲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然后讲了众生主要通过本有、中有、生有、死有,这四种生命的不同阶段,来说明生命延续的过程;接着讲了众生依靠什么生存,讲了四种识,既有精神方面的,也有物质方面的,人要依靠这些才能生存,除了有禅定功夫的、超越的人之外,普通人缺一不可;然后讲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以什么心,是以根识还是意识,是在禅定的状态中,还是在无记的状态,还讲了特殊的情况比如阿罗汉等等。
最后讲生命是以何种方式结束的,一般都是通过水风火三大。从内在方面来说,引起各种疾病死亡的只有这三个,所以只讲了三大没有讲地大。一般情况下众生都是自然死亡,横死是例外的,所以最后内情众生毁灭也是通过这三大。《俱舍论》里讲外器世界的毁灭,也是通过水风火三大——水冲、火烧、风吹。虽然也有地震,但是世界最后坏灭的时候,是通过三大灭的。所以只讲三大,没有讲四大。
此前都是讲内情众生,接下来要讲外器世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