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俱舍论》讲记(四十五)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8月28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四分别业品分二:一、连接文;二、真实宣说业。
甲一、连接文:
甲二(真实宣说业)分二:一、业之本体;二、经中所说名称。
乙二(经中所说名称)分十五:
丙十二、宣说近五无间罪:
从修妙相之业起,即名住定之菩萨,
投生善趣贵族家,根足转男忆宿世,
不退彼即赡洲男,观现量佛思所生,
余百劫中方能引,每一妙相百福生。
假设说杀住定菩萨与杀父亲的无间罪相近,那是从什么界限开始称为住定菩萨的呢?是从积累成熟三十二妙相的业时起称为住定菩萨。也就是所谓的到一百劫时必定获得佛果之义。住定菩萨从产生佛的三十二种妙相的善业开始,距离成佛还需要一百个劫。
住定菩萨有几个特点:
一、见道菩萨从此以后转生于善趣。如果不是为了度化众生,不会以自身的业力转生三恶趣。
二、在善趣中也是投生为如大萨拉树般的王族等高贵种姓中。如果有必要,也会以各种身份度众生,否则,一般投生为大萨拉树般的王族等高贵种姓中。
三、眼等诸根具全。眼根、耳根等诸根具全。
四、转为男身。如果为了度化众生,也可能会转为女身,或转为其他的,如果没有这个必要,可以生生世世转生为男身。
五、能回忆生生世世。能回忆自己生生世世的这些宿业。
六、百劫中不退转而获得佛果。时间再长,也不会延迟,一百劫中不会退转,最后获得佛果。
具有上述的六种特点。
所说的成熟妙相的业是指什么呢?
一、由于聪明伶俐,只有转在赡部洲成为具足男根的士夫才能积此业,而人趣之外的其他趣、南瞻部洲之外的其他洲、其他补特伽罗,均不能积累这种业,这是所谓积业的特点。
二、佛陀真实住世才能积此业的说法是指对境的特点,也就是缘佛陀的善心,才可以积累这种业,而不是缘善趣、解脱、他地。
三、它是思所生善,而不是闻所生善,因为闻所生善低级的缘故。
四、离成佛还剩下一百大劫。
五、所谓的能引与能积累这种业指的是时间的特点。
六、实际上三十二相每一相都是由一百一百福德中产生,这是量的特点。
宝髻燃灯毗尸佛,三阿僧祇劫末出,
最初乃大释迦佛。以大悲心施一切,
以此圆满布施度,具贪虽然断肢体,
亦不心乱忍戒度,赞星胜佛精进度,
无间等持静虑度,尔时之心智慧度。
那么,本师释迦佛成为菩萨时,曾对多少佛承侍、亲近才成佛的呢?
往昔,与我们的本师释迦佛相同的大释迦佛于具诤时出世,也是诤法时期,他的身寿与眷属等也与释迦佛相同,佛法同样是住世千年。当年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大释迦牟尼佛面前发愿,愿将来自己成佛的时候也和大释迦牟尼佛一样。
本师释迦佛当时成为一名陶师之子名为光明童子,他供养了大释迦佛一碗米、一双鞋与布絮,并发愿说:“善逝如来汝之身,眷属寿命与刹土,殊胜妙相等功德,唯愿我等成如是。”在大释迦佛前如是发誓,从那时起发菩提心,积累资粮,在第一个阿僧祇劫中承侍七万五千如来,最后宝髻佛出世。当时,第一个阿僧祇劫圆满。
接着于第二个阿僧祇劫中承侍七万六千如来,最后燃灯佛出世,当时圆满第二阿僧祇劫。
此后在第三个阿僧祇劫中承侍七万七千如来,最后毗尸佛出世,当时圆满了第三个阿僧祇劫。而大乘承认每一个阿僧祇劫均承侍无量如来。这是大乘小乘不同的观点。
那么,此菩萨(释迦牟尼佛)在何时圆满六度的呢?某时,不是以希求增上生(人天安乐)的殊胜的发心而是以大悲心将自己的身体受用全部施舍给一切众生,当时已圆满布施度。如果我们不是为了人天安乐,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而舍弃自己身体受用等一切,并不是真正要把身体及一切都布施出去,而是要有这个境界,虽然贪恋未断,但是没有丝毫的不舍。关于这一点,此处讲的不多,请参阅《本师传》。
未远离贪欲在具贪的情况下砍断肢体也一心不乱,当时次第圆满了安忍度与持戒度,如安忍仙人的传记那样。《释迦牟尼佛传》中有忍辱仙人的公案,还是具贪欲,对身体的执着还没有放下,但是能布施身体,砍断肢体、割肉、出血,肯定有疼痛的感觉,但是并不后悔,心不乱。《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有个公案,就讲了这样一位菩萨。虽然没有得地,但是也没有生起一丝一毫的后悔之心,也是圆满了持戒度、安忍度。
本师释迦佛在转为婆罗门童子时,看见星胜如来在山洞中入火遍处定,一种禅定的状态,生起信心,单足站立七日,口中赞叹道“大丈夫如牛王您沙门”。依此圆满精进度,也圆满了九劫的资粮。在未现前菩提之前无间入金刚喻定时的等持圆满静虑度,当时的智慧为圆满智慧度。这些称为各自的波罗蜜多。释迦牟尼是这样圆满六度的。
丙十三、宣说三福业之事:
三福称为福德业,彼事如同业道也。
若问:为何经中说布施、持戒、修所生慧为福德三事呢?这三种能产生相应悦意之果,因而称为福德,由于是业的本体而称为业,又因为这三者均是趋入等起之思的根本,因而称为福业之事。福德三事,既是业,也是道。譬如,身语七业即是业又是道,而意之三业唯一是道,为此称这所有的业为业道。
何者能舍名为施,以欲供养饶益心,
身语之业及等起,彼果具足大受用,
为自他利为二利,非为二利布施四。
其中,任何士夫能以善心将财物施与他众,即是布施。等起:以想供养如三宝等善妙对境、救济三界可怜众生的心态而慷慨施舍,并不是为了解脱怖畏与希求回报等。做供养、布施应该这样,要么是殊胜的善妙对境,以恭敬心进行供养布施;要么对境是可怜的众生,以悲心或感恩心慷慨施舍,不是为了遣除暂时的违缘,也不是为了暂时的利益,希求回报,这样才是如法的。这种业实际上就是身语业及等起相应法。主要是看动机。
布施之果:暂时具有丰富的受用,最终能获得解脱。
分类:为自利布施、为他利布施、为自他二利布施、非为自他二利布施四种。
为自利布施:尚未离贪的圣者或者凡夫以世间道远离贪欲,布施(供养)佛塔。佛塔没有感受,自利布施,还没有远离贪欲,没有真正的断除贪欲,自己可以获得这种利益。
为他利布施:除顺现法受业以外远离欲界贪欲的圣者布施其他众生,由于布施者已远离了欲望,布施的果报是欲界所摄,因而是利他而不利己。远离欲界贪欲的圣者,来生不会再转生欲界,自己不求这些利益,来世也不会享受这些利益,除非有些果报会在今生成熟。他是布施给众生的,是众生可以获得利益的。
为二利布施:尚未离贪的圣者或者未离贪的凡夫布施未离贪的其他众生。都是可以获得利益的。
非为二利布施:除了顺现法受业以外远离欲贪的圣者供养佛塔,因为这只是以恭敬与报恩的心情作供养的。自己已经离开欲界烦恼,不会再转生到欲界享受果报;佛塔是没有感受的,所以也没有利益。
彼之殊胜为施主,施物以及福田胜。
布施特点:是圣者之因,施主殊胜、施物殊胜、福田殊胜。
施主殊胜具信等,以恭敬等作布施,
是故后受大尊重,应时无有违缘得。
其中施主殊胜是具有信心以及“等”字所包括的持戒、慷慨、听闻、知惭、有愧、具有智慧、知足少欲功德。
布施之方式:布施和布施不一样,刚才那样的人做布施,功德非常大。以恭敬、感恩心、悲心等方式,自己亲手、应时、不害他众而布施。做布施时伤害他人也是不好的,应该尽量不害他众而布施。
现在有些人做无畏布施,但同时也伤害了他人,这是不如法的。有些人虽然心是好的,但放生时不管不顾,什么都放,在哪都放,没有一点智慧,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有意无意中伤害了很多众生,甚至让人生起邪见,这样的布施不如不做。
布施之果:由于以恭敬等方式布施,后世自己受到眷属的恭敬爱戴;亲手布施而感受用丰厚;因为应时布施而感应时获得财物;不害他众而布施,结果自己无有违缘而获得受用。
色等圆满之施物,由彼美貌具名声,
成为欢喜极柔嫩,随时接触安乐身。
做供养、布施,尽量拿最好的东西。现在很多人都是拿最不好的东西,比如供灯、敬香等,在网络或实地到处找,哪个便宜就买哪个。用这些做供养、布施,还不如不做。现在很多香、灯都是有毒的,是用最肮脏的东西做的,不应该拿这些做供养、布施。应该是“色等圆满之施物”,即用颜色、味道、质量、价值等最圆满之物来供养和布施,否则就不要做。
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不做,就做意幻供养、意幻布施,这方面有很多的修持方法,通过这些也可以圆满资粮。如果有条件,应该尽量如理如法地做。比如供灯,如果实在没有条件,恭恭敬敬地供一盏比较圆满的灯,福德也才能圆满。供香也是一样的。那些有毒的香,把人熏得头都疼了,真的不好。
现在内地的很多寺院都是这样的,还说什么香火旺盛。这样做:一、染污环境;二、伤害众生。每天那么多香客,有很多朝拜者,都要闻这个味道,熏得多难受啊!
施物殊胜:是色等圆满之物,布施这样的物品后世自己相貌端严,美名远播,凡夫都特别爱美,应该好好供养,用色香味俱全的受用做供养,比如供花,这样自然就能相貌端严。想成名不用做广告,也不用做宣传,自然就能美名远播。转成味香悦意(能享受悦意的美味),所触极为柔软,随时接触都会感到安乐的身体。
田殊胜由趣痛苦,利益功德之差别,
解脱施脱或菩萨,其中布施第八胜。
殊胜福田:如布施善趣的人、痛苦之田病人等、利益之田父母(父母是恩田,病人等弱势群体是悲田)、功德田具戒者与得预流果等圣者(福田)。这些都是根据田的差别而说为殊胜的。所有布施中最为殊胜的即是解脱三界的阿罗汉布施解脱田,因为这种布施无有任何过患。再者,虽然二者(布施者与被布施者)不是解脱者,但菩萨施主作布施也是殊胜的,原因是他们为了饶益一切有情、获得圆满菩提而布施。小乘也讲菩萨,但是他们讲的菩萨不一定是圣者。
经中云:“布施随至者,以怖畏而施,以曾施我而施,以将施我而施,以往昔我之父辈祖辈曾施而施,为善趣而施,为名声而施,为心之庄严、心之资具、瑜伽资粮、获得殊胜之义而施。”佛经中讲述了八种布施。其中第八为心之庄严等布施最为殊胜。
布施随至者是指布施随时来到的人。有随时到来、需要布施的人,就布施给他。
以怖畏而施即眼见财产即将用尽而布施圣者。有畏惧,为了积累财富布施。
以曾施我而施是指想到这位受施者曾经布施过我而作施舍。这种是为了报答:他曾经帮助过我,所以我也要帮助他。
以往昔我之父辈祖辈曾施而施。他曾经帮助过我的祖辈,我现在有能力,所以要布施他。
为善趣而施。为了善趣的安乐而作布施。
为名声而施。前几年有很多人做公益慈善,特别张扬,主要为了名声。这些人很聪明,因为有了名声以后生意会更好做。
其他的布施容易理解。心之庄严是指为了神变;心之资具指八正道,为了产生功德,这些是比较殊胜的,前面那些都是低劣的;瑜伽资粮是指寂止与胜观,止观双运的禅定;殊胜之义是指获得阿罗汉或涅槃,这是最殊胜的。
以上总共讲了八种布施。你们也在做布施,可以看看自己做的布施是哪种。
虽非圣者然而于,父母病人说法者,
最后有者之菩萨,供养功德无有量。
前面讲的善妙对境主要指的是圣者,此外,尽管不是圣者,但如果对作为利益之田的父母、痛苦之田的病人、于法身相续中修行之田的说法者、功德之田的最后有者菩萨进行供施,果报也是不可估量的。
传法者在传承佛的智慧,在自己的相续中也流动着佛的智慧,将其传承下去,非常殊胜。
上师如意宝就是这样一辈子传法不缀,日不缺讲,才有了这样辉煌、殊胜的事业。我们作为后学者,应该向他老人家学习,有生之年应该多传法。
有些人到处跑庙、跑道场,这是没有意义的。密勒日巴尊者说过,“走破鞋不如坐破垫”。是要打坐,但如果没有任何境界和窍诀,也没有正确的修持方法,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进行所谓的打坐,也没有意义。应该多传法、讲法,这样才能利益他人,净化自己,自利利他,最后才能二利圆满。
这是我对大家的希望,每个人都要牢记,将来用自己的一生,竭尽全力的去讲法、传法,用自己的生命做有意义的事情。
功德之田的最后有者菩萨进行供施,果报也是不可估量的。小乘认为释迦牟尼是最后有者。
由结行田基加行,思与意乐之大小,
业亦变为轻与重。故意圆满无悔心,
无有对治具从属,异熟作已积集业。
若问:所有的业轻重如何呢?这要依靠六因而定。
一、由后行的差别而成重业,随着正行业道而连续行持。如果是连续造作,持续的时间长,不论是善业还是恶业自然就会重。
二、依靠田的差别而成重业,如对利益等福田做事。看对境,如果对境殊胜业自然就重。
三、由基的差别而成重业,如杀生、妄语、邪见等。这是根据本体的差别而成重业。
四、由加行而成重业,如恒时所造业。第一条是指一次性的造作,时间长,随着正行有后行,连续不断地做。而这个是指经常做,就像我们上早晚课一样。现在时间久了,很多人对做课有点厌烦了,这是不对的,长期做、每天做,二者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每天念21遍百字明,与集中在一个月内念十万遍百字明,哪个功德大?肯定是坚持一天念21遍的功德更大、善业更重,所以要长期不断地串习。早课、晚课、上师瑜伽、除障法,都要通过长期的串习,潜移默化,慢慢就有感受、有境界了。
五、由思维的差别而成重业,究竟业道。
六、由意乐差别而成重业,如发心广大。意乐即做善事的动机,是很不可思议的。有个公案,有个人仅仅供了一盏灯,便圆满了无量劫的资粮。这是何种的发心与动机啊!当我们的相续中生起这样的动机时,积累资粮也会非常快。这是发心与动机上的差别。每个人做善事的果报都不一样,因为动机不一样,所以产生的结果也就不同。还有对境不一样,时间不一样,很多的不同造成业轻重的差别。
由于根据这六种因的大小差别,业也相应安立为轻重。善恶的大小、业的轻重,都是以这六因来判断、定夺的。有智慧的人才能正确判断,非一般人能为。
若又有人问:经中所说的作已积集业、作已不积业指的是什么呢?
第一,并非是事先未动心在随随便便中做的,而是想到一定要做而故意做的(有动机)。
第二,业的支分圆满完成。
第三,已做不悔。
第四,无有忏悔等对治法。没有对治法和立即生后悔心,业的轻重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虽然造了杀业,有加行,但是后来放弃了,没有究竟完整杀业;虽然杀生了,但有后悔心,心里很惭愧,业也没有那么重;有对治法,过后立即忏悔,业也没有那么重。
第五,具足随喜等从属。
第六,必定感受异熟果报。
具足所谓的这六种条件即称为作已积集业。作已积集业是有动机的、故意的。其余称为作已不积业。小乘认为无意中做的,比如走路时不小心杀害了小含生,无意中伤害了他人等,就属于已作,但不积累的业,不会产生果报。
供佛塔因所生福,虽无接受如慈等,
因中生果无谬故,恶田亦有悦意果。
大众部的论师说:用希求心供养佛塔不可能获得福德,因为佛塔无有接受与享用的能力。它们不知道是谁做的供养,也不能受用供养物,所以不应该产生福德。
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虽然他们无有接受与享用的福德,但是做供养者的恭敬心、欢喜心,会获得从供养佛塔之因中所生的福德,因为这是一种善念、正念。
譬如愿一切众生安乐的慈等无量心,虽然是自己一厢情愿发的心,众生不一定能享受到什么,但是这个善念、正念本身是可以产生福德的。
与“等”字所包括的修正见这些虽然无有接受与直接利益他众的能力,可是依靠自心的力量会获得无量福德。
如果说布施利益等妙田(善妙的对境)会出现悦意之果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对旁生等恶田作布施怎么会有悦意的果报呢?布施对境上的差别,肯定会导致所产生的福德、果报有差别,但是都会有悦意之果,都会产生福德。
因为有漏的善因会产生悦意的异熟果报,这一点始终是不会错乱的,布施恶劣之田(对境)必定会产生悦意的异熟果。然而,由于是恶劣之田而使异熟果报变得微小,就像在贫瘠的田地里播下的种子应时不会成熟果实并且减小等一样。田地不肥沃,果实不会应时成熟,或者产量不高、成色不好。
这以上已讲述了布施所生福业之事。
第二,戒律所生福业之事:
断破戒恶佛制罪,二色戒具四净德,
破戒因过未出现,依彼对治与寂灭。
接下来宣说戒律所生福业之事:所断破戒指的是不善有表与无表色,也就是恶戒。能断除破戒的对治法戒即是戒律所生的善业。所谓的戒是指有表色与无表色所断的对治法,能对治恶,因此它也是有表色与无表色。虽然不是自性罪,但过午不食等断除佛制罪的有表色与无表色也是戒律。戒律具有四种功德,是哪四种功德呢?一、不被破戒所染;二、破戒的因——根本与随眠烦恼没有出现;三、依止能对治破戒的四念住;身念住、法念住等等,四、依止回向解脱之寂灭。
第三、修行所生福业之事:
入定之善即为修,能熏染心之缘故。
为得善趣戒重要,为离烦恼修重要。
下面宣说修行所生福业之事:由心专注于所缘境中入定所生与等持相应的善业即是修行所生福业之事。
从禅定中产生的善业,才是最殊胜的。我们现在也行持善法,但是没有禅定的功夫,这些善法连不动业都不是,遑论其他。还想“我出家这么多年,学佛这么多年,怎么还不成就呢?”于是怀疑善知识,怀疑法门,怀疑道场,怀疑法脉。这些都很清净,都没有问题,问题在自己的身上,连禅定都没有,就别想其他成就了。
之前也讲过,以无漏的善根才能获得解脱。现在不要说无漏的善根,连在禅定中产生的不动善业都没有。按我们现在的条件,如果无常突然来了,连升天的机会都没有,想都不要想。如果能继续做人也行,但是做人也不容易,也需要条件,要积累善根。大家好好想想,现在没什么对境,都很安逸;可无常来了,真正要面对死亡时,不可能这么安逸!
为什么叫修行呢?因为如同芝麻被花香熏染一样心染上善的习气并串修、起作用。都说“我在修行”,是不是修行还不确定。什么叫修行?心里染上善的习气并串习,这叫修行。我们的心里有没有染上善的习气?有没有串习?没有吧!心比以前更黑了。
有些人没出家时心地特别善良,特别愿意付出,特别善待他人。出家后,这些功德好像剃头的时候都给剃掉了,变得自私、贪婪、不愿意付出;整天躲在自己屋里,敲板让大家出来干活,干的是寺院的活,也可以说是自己家的活,可都不愿意出来,丝毫不愿意付出,更不用说别的了。而且不能善待他人,与哪个同修道友都不和——这种人哪有什么修行啊?
前面讲了布施、持戒及修行,那么,守戒与修行所生福事何者重要呢?从获得善趣的角度来说戒律重要。想获得善趣的安乐必须有戒律,断十种恶,行十种善,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善趣的安乐。戒律不一定是出家的戒律,出家有出家的戒律,那是解脱之因。如果没有解脱之因,连断除十种不善业、行持十种善业的戒都没有,就别想获得善趣的安乐,就准备好下地狱吧!无常随时都会来,你做好下地狱的准备了吗?
就依靠无间道直接断除所断、远离烦恼方面而言修行更为重要。如果想解脱肯定是修行重要。想要获得善趣的安乐、远离一切烦恼者应当依止戒律与修行。既想获得善趣的安乐,也想远离一切烦恼,那就应当好好持戒,好好修行。
有些人出家多年,心里还装着世间的琐事。出家人应该是心相续变得调柔,有的人一点都不调柔,挑这个毛病,挑那个毛病;找这个人说,找那个人说……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省,出家人不应该傲气冲天,应该反省自己——什么叫出家人,出家人的身语意应该是怎样的。
感数劫住善趣故,四种梵天之福德。
法施非为染污性,如实开示契经等。
若问:经中云:“四种补特伽罗生起梵天福德,于以前未做之处造如来灵塔,以前没有如来灵塔的地方,以清净的发心建如来灵塔,此乃第一补特伽罗生起梵天福德;如是所说的供养四方僧众欢喜园于其中建造经堂,给四众弟子建造经堂;调解声闻分裂;修慈无量心,也分别与经中所说的第二、第三、第四梵天福德相对应。
这里指的是什么梵天福德呢?这样的梵天福德与梵辅天的寿量相应,想要于数劫中感得善趣而在以前未有佛塔之处建造佛塔……如是四种补特伽罗生起梵天福德。此处的梵天是指梵辅天,也就是说与转生在梵辅天的福德相同,梵天的福德是在欲界的善趣中延续寿量,并于四十中劫期间享受安乐。
附带讲述一下法布施,法布施的功德非常大,无量的善根。但是法布施如何才能圆满?所谓的法施是指意乐等起不是为了名闻利养,与恭敬爱戴等染污心。等起是心态,不能为了名闻利养而传法,做法布施;为了获得对方的恭敬、供养传法,是第一个不如法的。这主要是从发心、动机方面讲的。
第二个,行为也是如理无误地讲解十二部契经或三藏。现在我们学五部大论,还有密续,这些为了将来能如理无误地讲解佛经、佛续。不然就难了。有些人,将来具备这个能力,但若是发心不清净,为了名闻利养,肯定是不如法的,无量善根就没有了。我们在喇荣,长时间学五部大论、密续,也是为了能如理无误地讲解佛经、密续。
自己后来为什么先发愿呢?怕有私心。一个凡夫不可能没有私心,但是讲法这么多年,一点都不为名闻利养,所以这个福德非常大的。我真的可以说是顺现世受业。为什么今天要讲这个?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好好学习,因为宿世的缘分,我们师徒一场,在我身上没有其他可学的东西,唯有这个大家可以学,我也相信,你们的人生会变得辉煌而有意义。
丙十四、宣说三随分:
随福德分随解脱,随抉择分三种善。
经中宣说了随福德、随解脱、随抉择分三种善业,其中在轮回中的悦意果报是随福德分,在《现观庄严论》中也学过,于资粮道中向往涅槃的善业为随解脱分,原因是无论何者生起都必定成为涅槃之法。涅槃之法也是解脱之法,解脱之因。对于具有这种善业之人,通过宣说轮回的过患与解脱的功德,从其生起强烈信心以致汗毛竖立等的外相中便可了知。随抉择分善是指暖位等四加行道。此等即是所谓的三种随分善。
丙十五、宣说如理而入之业:
如理三业具等起,次第乃为书字印,
计算诗歌与数目。有覆下劣与具罪,
此等染污法异名,无漏善业为善妙,
有为善法当敬依,解脱乃为最无上。
世间中所谓的书写文字,刻印、计算、诗歌、数量,它们的自性是什么呢?以方便的差别如理而入的身语意三业及其引发相应者即是五蕴之自性。它到底是怎样的呢?
书写嘎(藏文的第一个字母)等文字、进行刻印即是身业,计算一个物体等以及诗歌是语业。身语两部分及其等起而以五蕴为体。但是他们有等起,所以五蕴为体,其他四蕴都可以具备。十乘十等于一百等的数量合计这是意业,属于四蕴性。没有色蕴,如是依次而了知。写字、画佛像、抄经,写赞歌、觉歌,唱赞歌、觉歌,有意义的做计算,心里做策划,也主要是看动机是什么,动机是善都是善,动机是恶都是恶,动机不善不恶就是不善不恶,但是这些都可以具足五蕴和四蕴,所以都是五蕴四蕴的自性。
另外,此对法比较简略,因而对《法蕴论》当中出现的名词进行宣说,《法蕴论》的名词比较多,这里只讲了几个。由于烦恼具有遮障的作用,因此叫有覆,有覆无记。由于具染污而呈现黑色并遭受圣者呵责,所以也称下劣,与烦恼同住,故又称具罪。这些均是具染污性法的异名。无垢的善法最为清净,故称善妙,所谓的善妙实际上是无漏善法的异名。烦恼绝对下劣,无漏善法绝对善妙,因而除了这两者以外的他法称为中等。
从相续中生起的角度来说,应当恭敬依止有为法中一切有漏无漏善法。以有漏善法可以获得暂时的利益,无漏善法可以获得究竟的利益。除此之外的无为法、不善法、有覆无记法并不是该依止的,原因是无为法不可能有在相续中生起以及反复串习的概念,并且是就为了得果而宣说的,无为法也不具有果。不善业与有覆无记法是染污性的,无有悦意的果报,不可能有产生安乐的果报。不善业与有覆无记法、有为无覆无记法、有漏善法、有为无漏法、无为无覆无记法的虚空、非抉择灭以及解脱的抉择灭,前前还有后后居上,因为这些法按次第而言,无有悦意的异熟果报、非为染污性、具有悦意的异熟果、不是有漏法、常有、既常有又是善业。其他所有的法还有居其上者,而解脱涅槃的抉择灭已达顶峰,再没有其他更殊胜的,因而至高无上。这些都是按次第对应。
俱舍论第四分别业品释终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