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陀身施缘品第十五
《贤愚经讲记 (二)》 ︱ 智圆法师 讲授 ︱
时 山 泽 中 ,有一野兽 ,名曰 锯 陀,身毛金色,毛 头 光明。 遥闻 其 语 ,甚怜愍之,身入冷泉, 来 至其所,以身裹抱,小 还 有力。 将 至水所, 为 其洗浴,行拾果蓏, 来 与食之。
当时在山泽当中有一匹野兽叫做锯陀,身上长着金色的毛,毛端有光明。遥远地听到他呼救的话语,心里很是怜愍,身体就入于清凉的泉池,然后走到了这人身边,用身体裹抱他,使他稍微恢复一点力气。又把他带到清凉泉那里,给他洗浴,又捡了很多瓜果来给他吃。
体既平复,而自念言:睹此奇 兽 ,毛色光明,是我大王所 须 之者。然我垂死, 赖 其 济 命,感 识 其恩,未能酬 报 ,何能生心, 当 害于此?若复不 获 ,彼 诸猎师 ,宗党徒 类 , 当 被 诛 戮。念此事已,悲不自胜。
这个人经过了洗浴,又吃了瓜果,体力就恢复了。然后他自己想:“我看这只奇兽,它的毛色和光明正是大王所需要的。但是我生命垂危之际,是靠它救活的,我感它的救命之恩尚且没有酬报,怎么能起恶心伤害它呢?但是如果得不到它,那些猎师以及他们的徒众种族都会被诛杀的。”所以,他当时很矛盾,如果要杀金毛兽,那于心不忍,怎么能杀救命恩人?如果不杀金毛兽,那违背誓言,将使猎人的同族被杀。他在这样举棋不定、想着这个事的时候,心里禁不住悲伤起来。
锯 陀 问 言:何以不 乐 ?垂泣而 说 心所怀事。 锯 陀 语 言:此事莫 忧, 我皮易得。 计 我前世,舍身 无数 ,未曾 为 福,而能舍 寿 。今以身皮, 济 彼 众 命,心怀 欢 喜,如有所 获 。但 剥 取皮,莫便 绝 命,我已施汝, 终无 悔恨。
锯陀就问:“你为什么不开心?”他就流着眼泪说了自己的心事。锯陀对他说:“这个事你不要担忧,我的皮容易得到。我自己想,过去世曾经舍过无数的身,从来没有为着利他的善事而舍弃性命。现在我能用自己的身皮救济这么多猎人的性命,我一想起来就怀着欢喜心,就好像得到了真实义。所以你尽管剥去我的皮,但是不要断绝我的命根,我已经布施给你了,终究不会生一念恨悔的心。”
尔时猎师 ,即徐 剥 皮。 尔时锯 陀,即自立愿:今我以皮,用施此人,救彼 众 人所 爱 之命。持此功德,施及 众 生,用成佛道 无 上正真,普度一切生死之苦,安 着 涅槃永 乐 之 处 。
当时猎人就徐徐地剥下它的皮。当时锯陀就自己在心里立愿:“现在我以这个皮布施此人,救济那些猎人们最爱惜的性命。我以这个功德全部布施给一切众生,愿以此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普度一切生死中的苦厄,把他们都安置在涅槃的永久安乐之处。”
作此愿已,三千 国 土,六反震 动,诸 天 宫 殿, 动摇 不宁。各用惊愕,推 寻 其相, 见 于菩 萨剥 皮布施,即 从 天下 来 到其所,散花供 养 ,涕 泪 如雨。
锯陀这样发了大愿后,三千大千世界国土发生了六番震动,当时上界诸天的宫殿都剧烈动摇。这些天人们各自以惊愕之心,寻找到底发生了什么现象,他们往下界看时,只见菩萨在剥皮布施,就从天界下来到达菩萨所在的上空,散花供养,泪如雨下。
剥 皮去后,身肉赤裸,血出流离, 难 可看睹。复有八万 蝇蚁 之 属 ,集其身上,同 时 唼食。
当时剥完了皮,身上血肉赤裸,血不断地流出来,目不忍睹。而且又来了八万苍蝇、蚂蚁之类的小含生,全部都聚集在锯陀的身上,这些小虫都同时来吃锯陀的血肉。
时 欲趣穴,复恐 伤 害,忍痛自持,身不 动摇 ,分以身施,死于彼中。
当时锯陀想往洞穴里走,但是它怕这一动会伤害到八万性命,就忍着痛控制住自己,身体一动不动地,就这样舍身布施有情,死在那里了。
时诸蝇蚁 , 缘 食菩 萨 身者,命 终 之后,皆得生天。
当时这些苍蝇、蚂蚁因为食了菩萨的身分血肉,得了大菩提心的加持,所以它们命终以后都超生天界。可见这样一种无上的菩提心、利他的悲心有何等的加持,让数万蝇蚁都超生了天界。所以什么叫做加持?就是悲心、菩提心的力量。
尔时猎师 , 担 皮到 国 ,奉上于王。王 见欢 喜,奇之未有,善其 细软 ,常用敷 卧 ,心乃安 隐 ,情用快 乐 。
当时的猎人们担着兽皮到了国都,献给国王。国王见了很欢喜,惊叹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喜欢这张皮的细软,常常用它敷在床上睡觉,心就得安稳,睡眠也很快乐。
如是阿 难 ,欲知 尔时兽锯 陀者,今我身是;彼梵摩 达 王,今提婆 达多 是;八万 诸 虫,我初成佛,始 转 法 轮 ,上八万 诸 天得道者是。此提婆 达 ,于彼世 时伤 害于我。乃至今日, 犹无 善心, 长 夜思害,欲相中 伤 。
“阿难你要知道,当时的锯陀就是我的前身,那位梵摩达王就是今天的提婆达多,八万诸虫是在我初成佛转第一次法轮时,上界得道的八万诸天(佛初转法轮的时候,这八万虫转的八万诸天,他们下来闻法,当即得道)。这个提婆达多,他在往昔世伤害我。一直到今天,还是没有善心,恒常以来都是想着怎么谋害中伤我。”
所以,从这上面就可以看到善恶的两种心行。世尊一向以来都是发心利益众生,宁可舍弃自己的性命来救护众生。所以一直延续到如今,成就无上佛道,更是时时都以大慈愍心利益众生。而提婆达多在往昔世就有这样的害心,想伤害有情来满足自己的享乐,所以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是这种心。我们了解这一点以后,就要知道,要改恶向善,一切的恶行都要舍弃,一切的善行都务必积聚。
所以,通过世尊和提婆达多的比较就可以看到,心是怎么样发展的,这是非常鲜明的对比:一个是舍己利众,一个是损人利己。果报也相应地判然有别。所以,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知道取舍处在哪里。
贤 者阿 难 ,及 诸会 者, 闻 佛所 说 ,悲 怅 兼怀,各自感 励 ,勤求法要。有得 须 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 罗汉 者,有种辟支佛因 缘 者,有 发无 上佛道意者,有住不退地者。咸各 欢 喜,敬戴奉行。
当时尊者阿难以及与会的大众听到佛这样讲,心里悲哀惆怅,各自都心有感动,然后精勤地寻求正法的心要。正法的心要是什么?就是善心。与会的大众有的得到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的种了辟支佛因缘,有的发了无上菩提心,有的安住不退转地。各自都心生欢喜,恭敬地顶戴佛的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