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俱舍论》讲记(五)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5月28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阿毗达磨俱舍论》。《俱舍论》主要内容是有为法和无为法。
丁二(广说有为法)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戊二(论义)分八:一、分别界品;二、分别根品;三、分别世间品;四、分别业品;五、分别随眠品;六、分别圣道品;七、分别智品;八、分别定品。
第一(分别界品)分三:一、有为法;二、别名;三、广说蕴界处。
甲三(广说蕴界处分)分三:一、蕴界处之自性;二、摄他法之理;三、界之分类。
乙一(蕴界处之自性)分五:一、真实宣说蕴界处;二、蕴界处各自含义及必要性;三、单独安立受想蕴之理由;四、蕴界处次第确定之理;五、二处决定之理。
丙五、二处决定之理:
为分别境与主要,故唯眼境称色处,
为摄众多殊胜法,故唯意境名为法。
如果有人提出质疑:为什么只有眼根的对境才称为色处与色界,十二处当中,眼根的对境才称为色处,十八界当中眼根的对境才称为色界,而其他的根,比如,耳根舌根等,还有外境,也是色法,但并没有称为色处。只有意根的对境才称为法处与法界,这是不合理的,因为眼等十种均是色,五蕴的五境和五根,都属于色法。为什么眼根的对境才称之为色处和色界?所有处与界涵盖的一切法都是法,为什么只有意根的对境才称为法处、法界?
作答:虽然五根与五境均是色法,但它们是分别的处,并不是总的处。讲十八界的时也是如此。
除眼之对境外其余九者的对境都可通过各自的名称来表达,而眼根的对境没有其他的名称可表示,因此眼根的对境称为色法。别法都有自己的名称,只有眼根的对境没有其他名称,所以总的名称给了它。这里有总和别的差别。因此眼根的对境称为色法,这是为了凭借总名来了达别名,因此意义而存在。
并且由于眼根是最主要的,所以才唯一将眼根的对境称为色处与色界,就像许多骑马者可以表示军队等一样。很多骑马者在一起时,看上去和其它普通的队伍不同,就叫军队。
或者说,眼根的对境是有见有对(即有碍),属于眼根的对境这些色法,都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有对”是有碍之意,即能碰触的意思,所以用看得到、摸得着来表达。其他诸根也是色法,但是看不到、摸不着。眼根因而是最主要的色法,如此才以色来称呼,比如说,人中最尊贵的是国王。
另外,所有的处与界都是法,而单单将意根的对境称为法处与法界,其理由是意根的对境可包括受想行等多种法,并且法中最殊胜的涅槃抉择灭也包括在其中,故而唯一将意根的对境称为法处与法界。
《俱舍论》里讲的都是名言,所以讲的会详细一些。
乙二(摄他法之理)分二:一、摄法蕴之理;二、其他依此类推。
丙一、摄法蕴之理:
能仁佛陀所宣说,所有八万诸法蕴,
无论词句或名称,均可摄于色行中。
若有人说:那么,其他经中也出现了蕴等其余名称,如果它们不包括在这里所说的内容中,那么就存在除此之外的他法了,如此一来,它们的数量就不确定了。比如法蕴,是否包括在五蕴中?如果不包括,你们讲五蕴包括一切有为法,那么就有不包括之法了,这样前后就相违了。你们说五蕴数量是确定的,也说了理由,但是如此一分析就有漏洞了。如果包括,那么是如何包括的呢?能否如实描述?
佛经中云:八万法蕴(法门),也可以说八万四千法蕴。我们平时说的法门,也是指法蕴。居住在克什米尔的有部宗说含有八万法门,而其他宗派,尤其是大乘,讲八万四千法蕴。八万或八万四千法蕴,均是身语意无染之能仁佛陀所说。佛陀意指无有任何染污心无染污之时,身和语亦无染污,所以叫身口意无有染污之能仁佛陀。这里的佛陀指释迦牟尼佛,他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最后在印度菩提树下金刚座转了三次法轮,总归纳为八万或八万四千法门。
经部和有部有不同的观点。经部认为,这是一种佛传讲的多种文字组成的词句。有部认为都是显现在心前的种种名称,无论是按照经部而言成为耳根对境的词句还是依照有部的观点成为意根对境的名称,都可依次包括在色蕴与行蕴中。词句是一种色法,所以可以包含在色蕴中。而心前显现的名称,是意根的对境,是一种心所,也可以包含在行蕴中。
有者称谓一论量,尽说蕴等每一句,
身语意行之对治,相应宣说诸法蕴。
若有人问:那么,八万四千法蕴或八万法蕴,每一法蕴的量有多少呢?对此有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观点:有些人说:与对法论法蕴的量相同,有六千颂。一部论典,与它相同的量就可以为一个法蕴,这样一来,按有部的观点,佛所讲的法八万法蕴总共就有四亿八千万偈颂。
第二种观点:或者,与圣者舍利子论典法蕴的量相同。即舍利子所造的一部论典法蕴,与其相同的就是一个法蕴的量。此处没有说具体的偈颂数量。
第三种观点:还有些人说:圆满宣说蕴以及“等”字所包括的处、界、缘起等每一部的完整语句,比如全部详细讲完五蕴的本体、法相、分类等词句的量,就是一个法蕴,其他同理。比如以缘起作为内容,讲缘起的本体、法相、分类等等,从多种角度,讲完整词句的量,就是每一法蕴的量,而偈颂的数目是不确定的。
又问:那么,为什么宣说这些法蕴呢?为了对治所化众生贪嗔痴以及三毒平等八万行为而相应宣说了八万数量的法蕴。
这是小乘的观点。按大乘的观点,佛为了调伏众生而宣讲八万四千法门,因众生的根基不同,佛所宣讲的法门也不同。为调伏众生两万一千种贪心烦恼,佛宣说了两万一千种法门;为调伏众生两万一千种嗔恨烦恼,佛宣说了两万一千种法门;为调伏众生两万一千种愚痴烦恼,佛宣说了两万一千种法门,这些法门分别是经藏、论藏、律藏。为了对治三毒平等,密续又宣说了两万一千法门,同时对治和降伏三种烦恼。
经藏、律藏、论藏、密续,共讲了八万四千法门。这是大乘的说法,小乘观点是八万法门。
这都是为了众生而如此宣讲、归纳。其实,并不止八万四千法门,因为众生的分别念、烦恼是无量无边的,故而佛所传的法门也无量无边。以前《三戒论》中也讲过这些内容。也许有人会产生疑惑:既然法门无量无边,那佛如何传讲?佛法的自性是智慧,所以佛可以做到。比如佛传法所讲的每一句话,其中能蕴含一千个道理,这才是佛语的特点,普通凡夫望尘莫及。我们讲一句,就只是一个内容,而佛一讲,不同根基的众生都在受益,所以传达的内容也各不相同,这也是一种神通。所以无论归纳为八万四千法门,还是八万法门,都是为了众生而说的一种了义之法。
丙二、其他依此类推:
如是此外如所应,所有一切蕴界处,
详察细究自法相,应当摄于前述中。
八万法蕴可摄于五蕴中。同样,对于其他林林总总的经中所说的蕴、界、处的一切名称之各自法相,如果细致加以分析,都应当包括在此论前面所说的蕴、界、处中。八万法蕴都能包括在蕴界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中。
包括的方式,举例说明,以此类推,我们要明白。佛经中讲,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这些五蕴,如何包括在五蕴中呢?这所有蕴的名称均可包括在色蕴与行蕴中。
第一,戒蕴是身语七断,七种断除,一般讲的是别解脱戒。身有三个——杀生、偷盗、淫欲;语有四个——绮语、妄语、恶语、离间语,断除身口意的恶业,就是别解脱戒。断除了身口意七恶业,同时得到了戒体,这个戒体是无表色。此处戒蕴讲的也是无表色戒体,可以归纳到色蕴中。
还有,被承许为色法(包括于色蕴中),其余四者(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均是解脱信解,属于心所的范畴,因而包括在行蕴中。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行蕴是心所的范畴。
以此类推,所有讲“蕴”的,五蕴、十蕴、八蕴等等,都可以如此作归纳,包括在五蕴中。
下面讲十二处,除此之外,佛经里其他讲“处”的,如四处、六处,凡有处名称的法均可摄于十二处中,这里也举了几个例子。
佛经里讲的“十遍处”,是修禅定的时候得到的一些境界,也是一些禅定。禅定分很多种,世间与出世间的。为了训练这颗心,修行人也要修一些属于世间的禅定,但不能将其视为究竟的境界,更不能停留其中。若沉溺在这样的境界中,就把自己毁了。我们学修无想禅,是为了修炼这个心。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禅定呢?十遍处:观地水火风四大、蓝黄白红四显色、空无边及识无边之十法。称为遍处者。
如何观呢?谓依定力,以地大为所缘,能变一切方位处所皆成地蕴,故名。比如观想地大,依靠禅定的力量,房屋等一切显现的都是地大。余九者依此类推。
这里主要讲的是凡有处名称的法如何归纳、包括在十二处中。十遍处中的前八种(地水火风四大,蓝黄白红四种显色)是无贪的自性,故为法处所摄,包含在法处中。法处、法界所涉及、包含的法有很多。若具从属,则是五蕴的自性,从属指非主要之心,在与心相同的群体中所发生的心所,心所即从属。无论是相应的还是无相应的,都是五蕴之自性,都可以归纳到五蕴中,所以是意处,因而为意处与法处所摄;空无边处与识无边处是四名蕴的自性,所以摄于法处与意处中。可以这样归纳,法处和意处包含了这些。
八胜处也是无贪自性,与上相同,包括在法处中。八胜处即修行人所得到的一些超越的境界。
八胜处:四种形色胜处及四种显色胜处(这些都是禅定中产生的境界),为八胜处。凭依定力,随所乐观,形色显色,自在变化(神通),故能胜他,自意不动,名为胜处。以自在变化这种方式能够超胜他。我们显现神通不是为了要展现什么,而是为了战胜这些,战胜也是为了放下。本来就是无有自性的,所以可以变化。有些人刻意追求神通,好像有了神通就都OK了。其实神通没什么了不起,就是为了修炼心,和我们平时念咒语、佛号一样。如果内心不觉悟,没有智慧的摄持,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
以此类推,佛经里讲的处,都可以归纳到十二处中,也可以说十二处包含佛所讲的一切处,如十遍处、八胜处等。
凡有界名称的法均可摄于十八界中:能摄的十八界与所摄的三十六界依次对应,四大为所触界所摄。
四大就是地水火风。这里主要讲了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最后是空界。空界指什么?
孔隙称为虚空界,传说即是明与暗。
所谓有漏之识者,即是识界生所依。
空界并非是指无为法虚空与庄严虚空,我们认为的虚空,是眼中所见这个湛蓝的天空,其实不是,这是庄严虚空,并非真正的虚空。前面我们讲了,无为虚空才是真正的虚空。
这里讲的是空界,而此处所说的门与窗等处的孔隙称为空界。人的腹腔内、房子里,都是空的,但是这个孔隙、空间是有形状的。比如房子是四方的,它里面的虚空也是四方的;人的腹部是圆形的,它里面的虚空也是圆形的。
有部认为空界是一种色法,因为白天有阳光,是明的;晚上没有阳光,是暗的。这样明暗交替。但无论是明是暗,都不离色法,所以归纳为色。还有,它是有形状的,比如圆球形物体里面的虚空也是圆的,四方形物体里面的虚空也是四方的,空界有形状,是一种形色,所以归纳到色界中,由色界来摄持。这是有部的观点。
这里也有“传说”,表示一种不满的语气词。作者世亲论师站在经部的立场,认为虚空,也是物质的形状,不是色法。因为孔隙在白天时呈现光明,夜晚时呈现黑暗,故而为色界所摄;又由于可损害自本体,因而是有碍法。
虚空是无碍法,但空界是有碍法。因为若空界原本黑暗,当光明来临,驱散了黑暗。强者恒强,若黑暗强,就会阻碍光明进来;若光明强,同样也会阻碍黑暗进来。损害也是此意。其他都以此类推。
此有碍法可在其他法的附近存在,所以是有碍之从属。有碍的从属是什么意思?比如房间里的空界、瓶子里的空界,是要依靠房子、瓶子的,所以叫从属。其实,它本身应该是无碍,但这是有部的观点。
所谓的“传说”是指按照经部的观点而言(对有部宗空界是色法的说法不满的一种语气),经部宗认为,虚空是无有阻碍的法,它也可以存在于他法的附近,因此是无碍从属。经部认为空界不是有碍从属。从属是小乘有部特有的术语及观点。
若问:所有的识均是三十六识界吗?
我们怎么回答呢?不是,有漏识界才是三十六识中的识界,所以并非是指无漏识界。为什么不是无漏识界呢?因为它是从入胎到死亡之间投生三有的所依。
佛经中所说的欲、害、恚以及无欲、无害、无恚六界为法界所摄,因为前三者是贪欲、嗔恨、损害众生自性的所断心所,都是心所。后三者是无贪、无嗔、慈心自性的对治心所。一个是所断心所,一个是能断对治心所。所说的乐、苦、意乐、意苦、舍、无明六界,前五界是受,第六界(无明)是识,因而为法界所摄。
所说的受、想、行、识四界,前三界为法界所摄,第四(识)界为七心界所摄。所说的欲、色、无色三界,欲界为十八界所摄;欲界的众生都有十八界,我们的相续中都存在十八界。
色界为除味香、鼻舌以外的十四界所摄;色界的众生没有香和味,所以没有鼻界、舌界、味界、香界四界,其他十四界都有,所以是十四界所摄。
无色界为最后三界所摄。最后三界是法界、意界、意识界。无色界没有色法,五根五境都没有,所以只有法界、意界、意识界,为这三界所摄。
所说的色、无色、灭三界,色界为十四界所摄;无色界为最后法界、意界、意识界三界所摄;灭界为法界所摄,此处的灭界是指抉择灭与非抉择灭。
所说的过去、现在、未来三界为所有十八界所摄。十八界有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这个是十八界所摄。所说的劣、中、妙三界就是指欲界等三界。劣界、中界、妙界,分别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所说的善、不善、无记三界,其中的善、不善界为色、声、法与七心界所摄;无记界为十八界所摄。所说的有学、无学、非二(即非有学无学)三界中的有学界与无学界为最后三界所摄;最后三界(法界、意界、意识界),非二界为十八界所摄。所说的有漏、无漏二界中的有漏为十八界所摄;无漏为最后三界所摄。
所说的有为与无为二界中的有为界由十八界所摄;无为界由法界所摄。如果精通了这些内容,则可堪称为通达界的智者。
乙三(界之分类)分八:一、有见等五类;二、有寻有伺等分类;三、有缘等五类;四、三生之分类;五、具实法等五类;六、见断等分类;七、见与非见之分类;八、以二者了知等三类。
虽然详细分析,界可有二十种类别,但是为了方便宣说,则分为八种。有二十种类别,可以讲二十种,但在这里为了方便,宣说八种,其他的都没有讲。
丙一、有见等五类:
有见即是唯一色,有对乃为十色界,
无记之法有八种,除色声外余三种。
若问:十八界哪些是有所见的,哪些是无所见的?所谓的“这个在这里、那个在那里”,以眼识可见的在十八界中唯有色界(五根五境)。讲五蕴的时候,五根五境都归纳为色界。
这一句是“别有否定”的用法,而并非是“别无否定”。如果是别无否定,就不包括无分微尘了。别有否定:否定他处有某一事物以说明唯此处有某一事物。其他地方没有。如云:“唯声是所闻。”除声以外其他法都不是所闻。
有部经部,尤其有部,他们承许无分微尘是组成物质的基础,这个无分微尘是见不到的。如果用别无否定就有问题了,但不是别无否定,所以没有问题。
若问:十八界中哪些是有对法呢?十八界中,任何一法不能被另一法占据位置有障或有对的法是十色界。这也是色法的特征。
有对(有障碍)共有三种:一个色法的位置上不能有另一色法,此为障碍有对;心执著一个所缘境很专注,便阻碍了执著此外的其他所缘境,此为所缘有对;诸如眼睛取色法时便会有碍于听声音,此乃境界有对。这里色法是其中的第一种障碍有对:自己所占的面积(空间)里,不可以进入他法,被阻挡了。
若问:那么,十八界中既不是善业,也不是不善(恶业)的无记法有多少种呢?回答有八种,即除了色界与声界以外的有碍法。因为色与声根据发心可以成为善、不善、无记法三种中的任意一种。
色与声指身和语,色指我们的身体,声指语言,身和语是善、恶、无记,主要以发心动机的变化决定,比如心善,身和语是善;心恶,身和语是恶;心是无记的,身和语也是无记的。
并且可依靠是否为相续所摄而分类。除了此八种无记法外剩余的十界都相应存在善、不善、无记三种状态。其中色与声为身语有表色所摄,并根据发心而为善、不善、无记三者以及相续所摄,但不被无表色所摄。前面讲了,无表色只有善和恶。不为相续所摄的色与不为相续所摄的声均为自性无记法。八种无碍界中七心界因为与贪(贪心烦恼)、不贪助伴等相应存在而具善、不善、无记法三者,可以变成三个。此外,也要理解法界有些是本性善,有些是相应善,有些是等起善,比如心是善的,它的周围(心的群体中)还有很多心所,这些心所应该是相应善,不是本性善。有些是等起善:由善心引发的身语有表色与无表色,有动机;有些是胜义善:小乘的抉择灭是无漏的胜义善法。
欲界具有十八界,色界之中十四界,
香味以及鼻舌识,此四种界未所属。
无色界中则具有,意法以及意识界。
彼三有漏与无漏,其余诸界为有漏。
若问:十八界中属于欲界范畴的有哪些,属于色界范畴的有哪些,属于无色界范畴的有哪些?欲界具有十八界,欲界十八界都有,十八界皆能增长欲界的烦恼之故。
色界中有十四界,前面也讲过。是哪十四界呢?也就是除了香、味、鼻识与舌识界以外的十四界,香与味二者在色界中不存在,因为它们是段食性,段食性是什么意思?就是欲界的众生要靠饮食,我们要闻味道。一下一下的闻,一口一口的吃,所以这叫段食性。正因为远离了对段食的贪执才能转生到色界,所以,色界无有段食。色界众生依靠禅定,不需要吃东西、闻味道,这两个都没有,他们对饮食的贪欲已经彻底断除了,所以投生色界,否则就无法投生。
若问:那么,色界中所触也不应当有了?所触既有段食也有非段食,色界中虽然不存在成为段食的所触,比如吃东西、闻味道。却具有根等色与衣物等的所触。根即住处,比如房屋,色界众生也有色身,也需要穿衣服、住在房子里,这些所触也是有的。而不存在香与味的段食,就算是有,在色界中也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如此鼻与舌识二者也就不存在了,原因是它们的对境香、味不存在。
属于无色界的是意界、法界与意识界三个,因为它们可增长无色界的烦恼。远离对色界的贪执才能转生到无色界。由于无色界断除了色法,也就不存在十色界了,五根、五境都不存在。正因为无有十色界,当然就不会存在彼等所生的五识界了。只有最后的三界(意界、法界与意识界)。
十八界中属于无色界范畴的虽然必定是有漏法,但一般而言,意、法、意识三界既有苦谛与集谛所摄的有漏法,也有道谛、无为法所摄的无漏法,而剩余的十色界与彼等所生的五识界此十五界唯一是有漏法,它们是修断并且增长一切有漏烦恼之故。
丙二、有寻有伺等分类:
寻思和伺察都是分别念,寻思是比较粗大的,伺察是比较细微的,这两个是有区别的。
寻伺二者均有者,即是五种识界也。
最后三界有三种,其余诸界无寻伺。
十八界中有寻有伺者即是眼识等五种识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这五种识界,因为此五界向外观并与粗细相应。在五种识界中,寻思和伺察二者都具备。
最后的意、法与意识三界存在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三种不同情况。
一、有寻有伺:欲界与初静虑粗分正禅(初禅的第二个阶段)的意界、意识界与寻伺以外(寻伺不能具备寻伺)的所有相应法界(心或心所)必定存在寻和伺,因而为有寻有伺。
意识界与寻伺以外的所有相应法界必定存在寻伺和伺察,因而为有寻有伺。
二、无寻有伺:欲界的寻、还有初静虑粗分正禅的寻以及初静虑殊胜正禅的伺以外的所有相应法为无寻有伺。没有寻思但是有伺察。
初静虑粗分正禅无有第二禅寻而必具伺,殊胜正禅断除寻思而必定有伺察,是故为无寻唯伺。无有寻思唯有伺察。
三、无寻无伺:初静虑殊胜正禅(初禅)的伺察无有第二伺,第二静虑以上的意等是断除寻伺与伺察之地(意界意识界),不相应法界不具有寻伺二者,因而它们均是无寻无伺。剩余的眼根等十色均是不相应法,不是心和心所,绝对是无寻无伺。
五种根识无计度,以及随念分别念,
计度外散意智慧,随念一切意回忆。
若有人问:经中说“诸比丘,眼识(耳鼻识等)了知蓝色而并非有蓝色之分别”,眼识没有分析的功能,知其蓝色而不知其它,也不是分别念,如果五种识界是有寻,那不是与经中根识无有分别的说法相违了吗?
不相违,一般来说,分别有自性分别、计度分别、随念分别三种,凡夫所有的心都是分别心,但是这个分别心是自性分别。经中的密意是说五根识无有计度与随念分别,这种分别识并非远离了自性分别,自性分别还是有的。
那么,三种分别指什么呢?自性分别在下文中会宣讲。计度分别是指与意识相应、散于外境的智慧。对于外境的一种观察,是一种分别念。随念分别是指不观待名称,而唯念及意义之一切入定出定与意识相应的忆念,即是回忆。一个是对外观察的,一个是对内的,直接思维,但都是分别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