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实修之相(分七)

《赞法界颂讲记(未定稿)》 ︱ 龙树菩萨造 ︱

三、证悟自面明空之相:

能见闻而嗅,是味及所触,

瑜伽法是知,如是圆成相。

前二句是讲诸识领受所境,就是能够见色、能够闻声、能够嗅香以及能够尝味和觉触,翻译家用了省略的方法,就是说“能见闻而嗅,是味及所触”。其实前两句就是讲种种的心识领受种种的所境,而且都是能够见色、能够闻声等的意义作了省略。后两句就讲:在诸识领受所境的无间,大瑜伽士就了悟远离生灭的法界,如是殊胜证悟圆成之相,这就是达到瑜伽士真正获得殊胜的境界功德。这里“圆成”是获得的意思。瑜伽士了悟远离生生灭灭的法界,如是殊胜证悟圆满获得的殊胜境界,获得种种殊胜的功德。

眼耳及与鼻,舌身及末那,

六处皆清净,如是彼之相。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内的生处,名自的体性也是现而无自性的。就像梦一样,现量了知无实有,现量了知无实有的时候,称之为了知诸法实相的本体。这以上讲的就是瑜伽士证悟极为增胜的现前之相和瑜伽士的殊胜修行之理。一般的初学者和一般的下根者,无论是眼识见色法、耳识听声音等,当下不会安住无生无灭的实相本性,或出定位现而无自性的境界中见闻等,一般下根者修不了、通达不了,假使相似通达,但是没有办法真实修行。但是对殊胜的三摩地串习坚固的瑜伽士来讲,六根的所境、六根的本体,完全证悟为无生无灭的本性,在名言当中好像有眼识见色法、耳识听声音,但是他在见和闻的无间证悟无生无灭的实相,所以在出定位当中无论是见还是听闻种种的法等,都没有任何实有执著,完全安住在非常自在的境界。

四、宣说不证悟之轮回心与证悟之涅槃心(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一、略说:

心见有二种,世间出世间。

心见有两种,就是世间的心和出世间和心,世间的心是没有证悟的轮回心,出世间的心是证悟的涅槃心。

二、广说:

我执为流转,自觉是真如,

无尽是涅槃,若尽贪及痴。

觉彼是佛体,有情归依处。

第一句“我执为流转”,所谓的轮回心,就是我执,依靠我执执著自方,嗔恚他方,以此产生一切轮回的过失,从而流转在轮回当中。法称论师也在《释量论》颂词上说:“有我知有他,执嗔自他分,与此等系属,生一切过失。”由于萨迦耶见,把五蕴执著为我,有我就有和我相对的他,这样分别自他之后,就有执著自方嗔恚他方的分别,和这些贪嗔等烦恼相连,就产生一切过失。第二句“自觉是真如”就是以各别自证智慧现量明了真如法性,这就是出世间的心。第三句说到“无尽是涅槃”,这是和客尘轮回比较来讲的,无而妄现的客尘诸法最后会以对治而消尽,而实相涅槃是无始无终的无尽本体。

“若尽贪及痴,觉彼是佛体。”这两句是讲离垢清净的大菩提,颂词当中以“贪”和“痴”代表一切障碍,以对治智慧消尽贪嗔等烦恼障、三轮分别等所知障、昏沉掉举等三摩地障,这样消尽障垢而觉悟真如,这就是无上大菩提的体性。《宝性论》上面也说:“烦恼所知三摩地,三障决定得解脱。”与此内容一样。“有情归依处”就是一切有情的究竟皈依处。我们就明白,无上大菩提或自觉真如无尽是涅槃,安住这样的境界,完全达到佛的境界,完全安住无上大菩提的境界,那才真正是一切有情的究竟皈依处。《宝性论》上面说:“了义之中诸有情,皈依唯一是佛陀。”

五、宣说色身之义:

一切于此身,有智及无智,

系缚自分别,由悟得解脱。

“一切于此身,有智及无智”这是讲对于此身的实相,总共有两种差别,就是以智慧了知和以心识不了知的差别,叫做“有智”和“无智”。由此对于此身,也具足轮回之身和涅槃之身两种,就是“系缚自分别,由悟得解脱”,意思是乃至以自己的虚妄分别系缚的时候,就是轮回之身;而由智慧了悟身的实相而达到究竟的时候,就成为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之身,这就是涅槃之身。

六、宣说菩提之义:

菩提不远近,不来亦不去,

坏灭及显现,于此烦恼网。

无上菩提没有远近的差别,对于如来的色身不是近,对于轮回之身也不是远,或者所化清净也不是菩提近,所化不清净,也不是菩提远。为什么菩提没有远和近的差别呢?因为无上菩提不来不去,菩提从来不曾离开,所以哪里有远的存在呢?无上菩提从来不曾新来,所以哪里有近的差别?远和近是互相观待的法,有远才能安立相对远的近,如果根本没有远的存在,哪里有一个观待远的近呢?

虽然在实相当中本来就没有远和近的差别,但是在分别心识面前好像显现远和近的差别。为什么这样说呢?颂中后两句说到“坏灭及显现,于此烦恼网”,意思就是被此烦恼网障覆的时候,无上菩提不见而隐没,一旦远离此烦恼网,则会显现,看起来好像有远近一样,比如太阳被云覆盖的时候隐没而不现,看起来好像太阳远去了,从云当中显现的时候,好像太阳来到我们眼前,这就是一种错觉,感觉有远近和来去等差别,但实际上太阳没有来和去。同样的道理,法界的本性是完全恒时周遍一切的,根本没有来和去、远和近的偏堕法,根本没有偏堕远近、来去等的戏论当中。原因是因为无上大菩提的法身周遍一切时,周遍一切处,既然周遍一切处,怎么能安立来和去的差别?无上菩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无法安立的,因为一切处都是无上菩提法身的缘故,本来远离来去、远近、生灭等的戏论法。在《无量寿经》中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真正的法身如来,没有来来去去的存在,也是无生无灭,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存在。

七、宣说经典之义:

说于众契经,住于自思维,

照以智慧灯,即得最胜寂。

前两句“说于众契经,住于自思维”,意思就是在《佛说如来藏经》、《胜鬘经》、《法华经》等众多了义经典当中宣说,如来从本以来安住,安住在哪里呢?“住于自”,安住于自己,应当对于自己善加观察。三四句“照以智慧灯,即得最胜寂”,就是以智慧灯觉照自心,就能获得痴暗极为寂灭的最胜寂。完全显露实相的面目,或达到灭谛圆满现前的殊胜的寂灭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