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

《赞法界颂讲记(未定稿)》 ︱ 龙树菩萨造 ︱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这部《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在藏传佛教里面,叫做《法界赞》,宋代施护三藏的译本也叫做《赞法界颂》。汉地有两个译本,相比而言,不空三藏这个译本和藏文译本,在意义和词句上,非常符合。

在作者方面,藏传佛教都公认这部《法界赞》是圣者龙树菩萨《赞聚论》当中的一部,施护三藏也说是圣者龙树菩萨所造,但是按照唐译本的名称看起来,又像是佛经。这个作者的问题我们就不去管他,暂时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来讲。

首先解释名义,再解释论义。

法身和法界是同体异名,就是对于同一个本体所安立的不同名称。

①“法身”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第一、是以法性成身,所以叫做法身;第二、是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所以叫做法身。

在《胜鬘经》上面说:“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可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在《胜鬘宝窟论》上面说:“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所谓的法身,就是实相真如之法。这个实相正法隐藏而不显现的时候,就叫做如来藏;这个实相正法显现的时候,就叫做身。所以唯一是实相法,只是从隐藏和显现的不同。安立藏和身的不同名称。这是第一种解释。

这部论上面又说到:“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这是第二种解释。以功德法所依,而叫做法身。

《大乘起信论》上面说:“从本以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因为我们的心的自性,从本以来就本自满足一切功德,具有大智慧光明之义,具有遍照法界之义,具有自性清净之义,具有常乐我净之义,具有清净不变之义,具有自在之义等等,因为这样具足超过恒河沙数的不可思议的诸佛功德法,没有丝毫缺少,是一切功德法的所依,所以叫做如来法身。

②“法界”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因为是一切圣者功德法的因,所以叫做法界,或者依靠他能够产生圣道的缘故,叫做法界。在这里“界”是因的意思。在《摄大乘论》上面说:“法界者,一切净法因故。”弥勒菩萨在《辩中边论》上面说:“圣法因为义,是故说法界。”第二、“界”可以解释为“种性”或者“法性”,因为它是诸法所依的种性,所以叫做法界;或者,是诸法同一法性的缘故,叫做法界。

法可以理解为大涅槃,世亲菩萨讲过法有十种分类,其中一种就是大涅槃,这样自性清净的涅槃全体显露的境界,就是法,或者叫大涅槃。这个自性大涅槃真正的因,真正的种性,就叫做法界。

按照上面的解释,我们就知道:实际上法身、法界、真如、法性、实相、如来藏、自性住种性等等,都是对一个本体安立的不同名称而已。

③所谓“赞”,就是对于法身或法界如是存在的功德,不加一丝一毫的增益,如实地宣说,这就是“赞”的意思。

这样的《法身赞》也可以叫做《法界赞》、《法性赞》、《佛性赞》或者《实相赞》、《本觉赞》等等。

④造论者龙树菩萨,是佛陀授记弘扬无上大乘的登地大菩萨,他是开创大乘甚深见派的大车。对于佛陀的大乘深广法藏,他造了很多论典开显大乘经典的甚深密意,其中主要有《理聚论》和《赞聚论》。《理聚论》就是指《中论》、《七十空性论》等中观六论,以此开显了佛陀第二转法轮般若经的究竟密意。本论《法界赞》是六部赞聚论当中的一部,其余的五部赞聚论就是《无喻赞》、《出世赞》、《心之金刚赞》、《胜义赞》以及《三身赞》,以这六部《赞聚论》开显佛陀第三转法轮了义如来藏经的究竟密意。

⑤译师是唐代的三藏法师不空。他是中国唐密的第二代祖师,出生在北印度,后来到了中国,依止唐密初祖金刚智三藏,领受五部灌顶。从“天宝”到“大历”六年期间,他译出密教的经和仪轨,总共有七十七部,一百二十多卷。唐朝的密宗,在这个时候,最为兴盛。不空三藏的详细传记,可以参阅《宋高僧传》这里不多讲。

下面正式讲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