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观器世间庄严成就

《往生论注分段解义》 ︱ 昙鸾大师.著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雨(yù)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极乐国土中,常常从虚空飘落曼陀罗等妙花和种种妙衣,无量妙香普熏国土。

此二句,名庄严雨功德成就。

这二句是说极乐国土的雨功德庄严成就。

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欲以服饰布地,延请所尊。或欲以香华名宝,用表恭敬。而业贫[1]感薄[2],是事不果[3]。是故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常雨此物,满众生意。

佛在因地为何兴起国土雨功德庄严呢?是见到有的国土,人们想用服饰铺地,延请尊长,或者想供养香、花、名宝,以表达内心的恭敬,由于福报微薄,虽有善愿而不能实现,因此兴起悲愿:愿我当来成佛的国土,常常降下此类资具,以满足众生广兴供养的善愿。

此段的大意为:法藏菩萨见到众生有资具匮乏苦、供养善愿不得满足苦,因此兴起悲愿誓欲庄严国土,使国中普雨资具,满足众生供养的善愿。

何故以雨为言。恐取著云,若常雨华衣,亦应填塞虚空,何缘不妨。是故以雨为喻。雨适时则无洪滔之患,安乐报岂有累情之物乎。经言,日夜六时,雨宝衣,雨宝华。宝质柔软。履践其上,则下四寸。随举足时,还复如故。用讫入宝地,如水入坎。

为什么经中以“雨”字来形容呢?这是怕有人执著说:“如果净土常降下妙衣、妙花,逐渐堆积起来,会充塞虚空,怎么能说无妨碍呢?”为消除他的疑惑,就用“雨”字来形容。雨能按时辰适当地降下,及时地沿地面分流而下,就不会造成水灾,何况佛悲愿所现的净土,哪有烦恼人心的事呢?

《无量寿经》里说:极乐国土昼夜六时,次第降下宝衣、宝花。宝物质地柔软,踩在上面陷下四寸,举足又恢复如初。宝物用完,当即没入宝地,如水渗入大地一般。

是故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由于极乐国土成就了雨功德庄严,因此说:“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佛慧明净日”是指有阿弥陀佛智慧所现的清净光明。“除世痴暗冥”是此光明的力用。“日”是比喻,表示除暗。

此二句,名庄严光明功德成就。

这二句是说极乐国土光明功德庄严。即成就了光明破除痴暗、开发智慧的神妙作用。

在上面有三处说到光明。第一、在开示国土形相庄严的时候,说到极乐国土遍满光明;第二、在开示国土妙色庄严的时候,说到国中万物光焰炽盛;第三、在此处开示国土光明的功德庄严时,说到光明能灭除众生内心的痴暗。总之这是说极乐国土以光明为形相,万物的显色为炽盛的光焰,光明的力用是破除痴暗。

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复顶背日光,而为愚痴所暗。是故愿言,使我国土所有光明,能除痴暗,入佛智慧,不为无记之事。

佛在因地为何兴起此光明的功德庄严呢?是见到有的国土,人们头顶着日光,内心仍处在愚痴的黑暗中。见到光明的作用有限,只能遣除外界的黑暗,不能灭除内心痴暗,因此兴起悲愿:愿我当来成佛的国土,一切光明都能灭除众生的痴暗,入于佛智慧中,不作无记之事。

“无记”是不属善也不属恶之义。秽土的光明照在身上,既不会生善心,也不会引恶念,就是作无记之事。而法藏菩萨的志愿是:成就国土光明功德庄严,使光明在照触众生时能起到灭恶生善的作用,而不作无效之事。

亦云安乐国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故能除世暗冥。经言,或有佛土,以光明为佛事,即是此也。

又有说:安乐国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因此能除世间痴暗。经中说到有的佛土以光明作佛事,就是说的这件事。

从这里看出,光明能除痴暗的原因是:“从如来智慧报起”。三界里的光明如日、月等光只能遣除外界黑暗,而不能灭除内心痴暗,其原因是:“从有漏共业所起。”

“光明作佛事”指作普度众生的事业。比如遣除愚痴、止息苦恼、开发智慧、引生善心以及令身心柔软、增益菩提心等。

《无量寿经》云:“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其有众生遇斯光者,(贪、嗔、痴)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又云:“神力演大光,普照无际土。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这些经文是说阿弥陀佛色身光明的作用,以此类推极乐国土中的光明,也应当有类似的作用,因为同样是从如来智慧报起。

故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由于极乐国土已经成就了光明功德庄严,因此说:“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此二句,名庄严妙声功德成就。

这二句是说极乐国土妙声的功德庄严成就。“声”是指国土的名声。此名声有深远、微妙、发人觉悟的功德。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虽有善法,而名声不远。有名声虽远,复不微妙。有名声妙远,复不能悟物。是故起此庄严。

佛在因地为何兴起妙声的功德庄严呢?是见到有的国土虽然有善妙功德法,而名声不能远扬;有的国土名声虽远扬,却不微妙;有的国土名声既微妙且能远扬,却不能开启众生的觉悟。因此兴起悲愿,欲成就国土妙声的功德庄严。

以下次第解释“梵声”、“悟”和“微妙”的涵义。

(一)梵声

天竺国称净行为梵行,称妙辞为梵言。彼国贵重梵天,多以梵为赞。亦言中国法与梵天通故也。声者名也。名谓安乐土名。

古印度把清净的行为称为“梵行”,把微妙的言辞称为“梵言”。印度人崇奉梵天,常用“梵”字来称赞。又可以说,印度的语言、文字、善行等法与梵天相通,是由梵天传下来的,因此称为“梵”。“声”即是名,说的是极乐国土的名声。

(二)悟

经言,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此名悟物之证也。

经中说,若有人但闻极乐净土之名而欲求往生,亦能如愿实现。这是国土名字能觉悟众生的一个证明。

(三)微妙

释论[4]言,如斯净土,非三界所摄。何以言之。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色故,非无色界。盖菩萨别业所致耳。出有而有曰微。名能开悟曰妙。

《大智度论》里说:如此的净土并非三界所摄。为何呢?以净土无五欲之事,故不属欲界;依地而居,故不属色界;净土天人的根身及器界有形色、显色等,故不属无色界。此为无生忍菩萨特别的清净业所致。其出有而有,称为“微”;名能开悟,称为“妙”。

“出有而有”一句中含有多义。下面作三种解释:

一、“出有”,指超出三有;“而有”,指依止弥陀本愿而有。“微”,指国中万物具足庄严,为纯一无漏妙相,超出三界诸有漏相。

二、“有”指一切戏论边,统摄在有、无、双亦、双非四边中;“出有而有”,指超出四边之妙有。

以净土七宝妙树为例,观察宝树上有根、茎、枝、叶等部分,所以并非无分之“实一”。而且枝、叶等既呈现眼前,就有其形状;而有形状,就有上、下等部分,故只是多分的假合,而无实体。如此不断地分解,不见有枝,不见有叶,乃至不见更小的部分,最终如虚空般一无所得。国中水鸟花树、宫殿楼阁,乃至一切相,都是幻现,毫无实体。

进而,以“实”无有故,则无观待“实”而立的“无实”,如同龟毛无有,“无龟毛”亦必无有般。如此,国土境相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故是离四边之妙有,称为“微妙”。

三、净土一切妙相无有自体,而唯以弥陀妙心为体,故谓之“微妙”。此即妙境界圆具无量妙德神用,十地菩萨尚不能知究竟。因此,超出凡夫、声缘和菩萨所能思量的范畴,称为“出有”;此为不可思议的妙有,唯佛与佛乃能彻知,故称“而有”。

再释“名能开悟”一句。例如闻信极乐国土具足功德庄严,能令发起厌秽土、欣净土之觉悟;闻信弥陀妙心流现无量功德庄严,能令发起自性本具庄严之觉悟;闻信西方净土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能令发起摄取无量众生同生净土之觉悟,又能生起不住空、有二边的中道觉悟等。

是故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由于极乐国土已经成就了妙声庄严,因此说:“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悟”,指国土的名字能够开悟人心;“深远,闻十方”,指国土的名声远播十方世界;“微妙”,指国土的作用微妙,或者国土名字的作用微妙。由于国土的名字具有“悟”、“深远”、“微妙”这三种功德,因此称为“梵声”。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此二句,名庄严主功德成就。

这二句是说极乐国土主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罗刹为君,则率土相啖。宝轮驻殿,则四域无虞。譬之风靡,岂无本耶。是故兴愿,愿我国土,常有法王。法王善力之所住持。

佛在因地为何兴起此悲愿呢?是见到有的国土以罗刹为君主时,举国上下互相残杀。而转轮王出世后,宝轮驻于大殿,则天下太平。譬如大风所吹之处,草都随风而转,岂是没有根本呢?(比喻国土的祸福治乱、人民的心理行为都随着国主的善恶念力而转移。)见到国主能有力地影响国土后,便兴起悲愿:愿我当来成佛的国土中,法王常住于世,以法王无上的智悲力住持全土。

住持者,如黄鹄[5]持子安,千龄更起。鱼母念持子,经泶[6]不坏。安乐国为正觉善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

“住持”的意思是说,如黄鹄持子安,使其千年再起;又如鱼母念持鱼子,经过无水季节也不烂坏。安乐国土为阿弥陀如来正觉的无上善力所住持,国土中哪里有非正觉的事呢?

“黄鹄持子安”这个典故是说古代有个叫子安的人,一天在市场上见人卖黄鹄,就卖掉衣服救了黄鹄一命。后来子安去世,黄鹄为了报恩,就在他坟上不停地叫:“子安!子安!”持续了三年,黄鹄死去。子安的家人挖开坟墓打开棺材,见到子安坐起来了。子安说:“我救了黄鹄一命,黄鹄为报恩代我而死,所以我才复活。”[7]因此,以黄鹄念着“子安!子安!”的念力,就使得子安起死回生,而延长了寿命。

“鱼母念持子”的比喻出自《大智度论》。论中说:“菩萨为诸佛所念、威德所加,皆得如意……,佛念不欲令堕声闻、辟支佛故(以佛念持的力量,不让菩萨堕在二乘地的缘故)。所以者何?(菩萨)入空、无相、无作,以佛念故,而不堕落。譬如鱼子,母念得生,不念则坏(如同鱼子被鱼母忆念则得生,不被念持则烂坏)。”

以上两个比喻都是说明念力的住持作用。阿弥陀佛成就了无上的智悲力,以佛力住持极乐国土,使圣众的心念念行菩提道而无退失,因此说“岂有非正觉事”。

是故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由于极乐国土已经成就了“国主善力住持”的庄严,因此说:“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一生西方则入正定聚、永不退转,即是阿弥陀如来法王善力住持的结果。

[1] 业贫:指因上修的福业少。

[2] 感薄:指果上感的福报薄。

[3] 是事不果:自己想表达恭敬的愿望不能实现。

[4] 释论:指《大智度论》。因其是解释《般若经》的大论,故简称为“释论”。

[5] 鹄:通鹤。

[6] 泶:夏有水、冬无水。

[7] 此典故未找到出处,此段按大安法师讲经录音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