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弥陀愿海的总纲

《弥陀四十八大愿大义》 ︱ 智圆法师. 编述 ︱

对于整个弥陀大愿海,宋译本有一句概括性的开头语:“世尊!我发誓言,愿如世尊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当时法藏菩萨向世自在王佛汇报:我发誓要证到跟佛一样的无上正觉,我所住的佛刹要具足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

这一句就是弥陀愿海的总纲。这一句要贯彻到以下的每一愿中。这里说出了极乐世界的状况,就是:我成佛时所住持的国土,具足无法用数量表示的、不可思议的殊胜微妙功德,具足无量的清净庄严。“具足”就是圆满含摄,丝毫不缺。

“不可思议”,是指这个国土里所具足的一切功德庄严,不论是地水花树、楼阁、宫殿、形、量、光色、受用、体性等等,一一都不可思议,完全超出了分别心所能思维、语言所能议论的范围。分别心和语言都极其有限,只能说一些虚妄心识前显现的境界。一旦远离了一、多、有、无、常、断、大、小、自、他等的戏论,完全成了一大不可思议的功德之海,完全是超情离见的境界。要这样认识,你才会对极乐世界一水、一花、一树、一楼等发起赞叹的心、惊喜的心。你才会想到,下至净土的一个微尘确实完全超过这个世间所有最美好的事物,也因此会念念盼望能生到这样的净土,那才是人上之人。你会想:到了我这一生临终的时候,我绝不可能往娑婆世界的方向走,我要去的唯一是极乐世界。我生到极乐世界就是入了不可思议境界。

要知道,《华严》说到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极乐世界完全具足。

首先事法界,就是指千差万别的事相,比如人间的男女老少、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色声香味等,这些就属于事的法界。

理法界是指这一切事相的理体、本源或者本性,也就是万法的根源,即无相的本体。说到理体,那是远离了一切相的,你不可能安立它是一、是多、是常、是断、是有、是无、是生、是灭、是男、是女、是善、是恶、是东、是西等,因为它是一个全体,不可能落在相对的二边上面。一切十方三世的现象,完全是这真心理体显现的。这本体怎么可能住在一个固定的边上呢?固定是指心里起分别时,一定有个固定的所缘。它要固定,才起得来分别。万法的理体哪里会住在固定的某一种相上呢?它如果偏堕在一个边上,比如如果落在东边,怎么可能周遍十方一切处而显现?如果落在现在时,过去和未来的相又从哪里出来?如果只落在男相或者女相、来向或者去向上,怎么可能成立是理体?所以,这真心妙理确实是离一切相的。

之后是理事无碍法界。一般看起来似乎有碍,因为理体是无相可得,而事相却是森罗万象。但是,就是由这个无相的真心能够显现森罗万象。虽然显现森罗万象,但是理体无生无灭,离一切相。事与理之间本来无碍。

大乘经里都会说到理事无碍,而事事无碍法界只有《华严》一部经阐明。这就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了。它表现为事和事之间毫无障碍,完全超越了情见。这就是“十玄门”的境界。也就是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广狭自在、延促同时、重重无尽、圆明具德等。总之所谓的时间、空间、数量、自他等的妄执,全部打破了。如果想以虚妄心识的境界来衡量它,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我们认为“无量中含一”很对,但“一中含无量”就想不通;认为大空间里可以含小空间,但要在一个极微尘里含容十方刹海,也想不通。或者,在一个大劫里含有无数个刹那可以,但要在一个刹那里含无量劫,怎么也想不通。

而极乐世界全体是事事无碍的法界。在“一”里含有无量。比如,净土的一件宝物是由无量宝香合成,一朵莲花是由无数珍宝合成,而且一朵莲花出无量光,一一光中化无数佛。我们不要执著一、多等是实有的法,其实并没有一、多、大、小等的实体,因为这一切只是心所现。进一步,由于这些相是理体所现,是以法性为体,所以一一相就是法性全体,也就一一相中可以含有无量。它没有固定的小大、一多等。既然没有固定的小,没有定死了的小,既然这是无自性的,也就什么都可能了。当下的这一个上就可以显现十方刹海。就像在净土的任何空间里,都能够现出十方无量无数的世界。东、南、西、北、四隅、上下,无量无数世界,其中的山川、城市、各种人物、各样活动等都一齐呈现。无论现在的科学发达到哪种程度,都还只是虚妄分别的产物,绝对比不上净土境界的无量分之一,无论用什么样的科技手段,都无法做到在一个极小的空间里显现十方世界无量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