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所入的涵义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上)》 ︱ 智圆法师 编述 ︱
乙、境界的涵义
首先要认识到佛和普贤的两种境界,之后需要明了二者的关系,会归为不二。依据本品的《别行疏钞》所说:“境界有二:一、分齐境:如国疆域,各有分齐,佛及普贤德用分齐无能及故;二、所知境:事理无边,唯佛普贤方究竟故。”
按照这段阐述,“分齐境”是指诸法自身境界的范畴。如同各个国家自己的疆域范围那样,各种法界也是如此,各有自身的境界。比如,人界、天界等的凡界,罗汉界、菩萨界等的圣界,各有各的领域。每一界又可以分成各种更小的界。这都是由因缘力的差别而导致境界的差别。
在这些当中,以佛和普贤的境界最为高妙,它的功德力用的范畴无人能及,也就是到达了没有丝毫障蔽,彻底圆显自性妙用的境地,这属于果位普贤特有的境界,故称为“分齐境”。
其次的“所知境”,是指智慧照见所知的境界量。要知道,四圣六凡的有情都有认知的境界,所证的地位越高,知见就越深越广。其中,诸佛和普贤的照知境界最为究竟,因为对于无边的事理能够究竟彻知的缘故。也就是说,在消尽客尘障蔽,彻底显发一切种智时,十法界无边的事相和甚深理性无不究竟了知,十方三世一切法无不在海印三昧中现前。
接着在《别行疏钞》里这样说到两种境界的关系:“由证所知无边之境,故成德用无有边涯,二亦相成,总为境界。”
这意思是说,证得了所知境就会现前相应的分齐境,证量越深广,从中出现的功德妙用就越广大。如同《十地经》《入中论》等所讲,随着智慧的增长,从一地到十地之间,所出现的功德数量等也在增长。一旦达到无上的证量,智慧一时缘无边的境,而境包含了差别法界里的一切现相以及平等法界本身,由于境无边际,所以智慧也没有边际。
佛的智慧遍照一切法,十方三世的法都在佛的性海中显现,了了分明,没有一丝错乱。从智慧中,会应着无量众生的机缘,出现无边的普贤行海。这是任运无间、不可思议的大事业相,是独属于果位佛或无上普贤行海的境界。
总之,由于实证了无边的法界(所知境),就会现前广大周遍的普贤行海(分齐境),这时就获得了本自不二的离障解脱和作用解脱。断到彻底,一点妄执也没有时,就全都是自在解脱。这就是我们所向往之处。胜解了这一点,才会发起无上的普贤行愿。我们现在时时都不能失坏这种愿力,在它的引导下,生生世世就会行在普贤大道上,一切时都会为了证得不可思议境界而努力。
第二目 何故不可思议
依据《清凉疏》,做以下四段解释:
甲、事无边故,不可思议
普贤行海的大解脱境界,事相极其繁多。以是无碍遍入遍行的缘故,无有边际,迥超思维、语言的行境。
以恒顺众生的行为海为例来说明,一一身遍入十方世界海,普应无量众生知见海、欲乐海、意行海、习性海等,种种供养、种种承事,事相之繁,境界之广,诚非思维、语言所能及。一一行为海都如此,因此不可思议。
乙、理深远故,不可思议
“理”指一切事相显现的本源。它没有任何形状,所以分别心无法缘取它,不可思议。
佛经中说:“是法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都是指理体超越了分别心和语言所行之境。一般认为,分别心的本事很大,什么都能缘,其实它所缘的不过是个影像,而且所缘的此法彼法都落于边上,有固定的相。而本体并不是影像,不会落在某个边上,怎么能把分别心揣摩出的影像当成是本体呢?既然是万物的本体,怎么会落在某个边、某种相上呢?因此分别心缘不到它,语言说不到它,这就叫甚深不可思议。
丙、理事无碍故,不可思议
事与理本自融通无碍,以诸法全空故,不可作有谛实的事体想,以性空缘起故,也不是孤分的理体,故不可思议。也就是说,分别心一次只能缘想一个边,当它缘取事相时,会认为这是有差别义的;它缘念理体时,又认为是无差别义。无论如何,以它的能力都没办法真正达到本来义,总觉得难以透过:差别与平等、无量与不二怎么能无碍呢?一就不是多啊?有差别又怎么是不二呢?既然空寂,又怎么现出万有呢?……这些都是思维语言达不到的地方,属于不可思议的境界。
丁、以性融相、重重无尽故,不可思议
从性显相的缘故,性外无相。因此相即是性,性相不二。以一一事相即理性故,一一事相中包含一切;所含的诸多事相中,又一一即理性故,一一中又包含一切……如是遍入遍摄,一重又一重,重重无尽。分别心如何思维、议论都测不到实际情形,因此属于不可思议的境界。
总的要认识到不是性外实有各种事相,否则就成了各种事相都有自体而不空。实际上,事相唯一以法界为体。以一刹那即法界体故,一刹那中能显现出三世劫海;以微尘即法界体故,微尘中能显出十方刹海。如是,一一事相即法界体故,一即一切,一中能遍摄一切,亦可遍入一切,因此无不融通。
由此不难明确,普贤行愿力所证入的是如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也就不难把握到他求证的究竟目标是什么,或者说最终要实现什么境界。如果最初没有弄清自己要希求什么,就会导致念一辈子《普贤行愿品》,都不知道如何立愿,更不懂得愿海的甚深旨趣。在自己眼里,各种的愿成了无甚关联的一堆东西,心也是在散乱中左缘右缘,不能目标明确地直接向甚深普贤行海的所缘境上克心立愿,因此效力甚微。以未获得定解的缘故,很难念念由衷地发起至诚的祈愿;以不能融会贯通的缘故,也就没有一气呵成的综合力量。
我们在修学普贤行愿之前,最重要的是对于相关法义生起定解,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对于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生起胜解,有了这个基础,就要进一步对于最殊胜的普贤行海,包括十大愿王的行为内容,以及证入普贤行的一系列道位修行,和由往生西方现前成就此大愿等,都要猛利地发起欲乐。以此欲乐驱使,就能次次都主动地依照一条条愿文作意。当这些誓句真正铭刻在心时,普贤愿王就成了自己乃至菩提果之间矢志不渝的行愿,由此必然造就普贤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