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九章 恒顺众生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上)》 ︱ 智圆法师 编述 ︱

第九章 恒顺众生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第九大愿——恒顺众生。

什么是众生?什么是恒顺?为什么对佛说随学,对众生说随顺?懂得了这三个方面才能大致了解“恒顺众生”的涵义,之后才能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恒顺众生的普贤愿王。以下对此依次阐述。

众生的涵义

众生有现相和实相两重涵义。

就现相而言,众生即依随缘起所现胎卵湿化等相。如同《大法鼓经》中所说:迦叶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佛告迦叶:“众生者,四界摄施设,谓内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及入处五根,乃至十三缘起支(如《无尽意经》中云:‘从不正思惟生无明。’故十三支),受、想、思,心、意、识,是名众生法。迦叶当知,是名一切法。……如是和合施设,名为众生。”

由众缘和合而显现故,名为“众生”。也就是依于无明缘行等的缘起的方式,显现出有情的相。或者当下所现之相并非独立存在,而必然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生成。此等缘起现相即为众生相。

其众生相的本来实相,则如同佛成道时所慨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在佛的眼里,众生即佛。

也就是说,当前所现的身心一合相虽然虚假、了不可得,但在虚妄的心识前,各种现相及其作用无欺显现。仅以这一分而言,确实有无量的种类——以各自不同的因缘,出现不同的相,各种寿量、相貌、性情、命运、名号、形态、威仪等等。“恒顺众生”,主要是随顺此等现相而言。

四大假合的众生相,或者说幻生幻灭的识,既然并非实法,我们就要进一步寻求它的本来实相——如来。《不增不减经》中说:“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法身本性清净,无垢无染,只因误入长夜幻梦,被恒河沙数的烦恼缠绕束缚,从此依随迷染缘起,无始以来不断地在生死幻梦中轮转,起伏不定,漂泊三界,一轮又一轮,这就叫众生。由此可知,在生生灭灭中,并未远离不生不灭之法——生灭是众生的现相,不生不灭就是众生的实相,二者并不矛盾。

随顺的涵义

有随顺真实义和随顺众生心两种。

以前者而言:(一)如果见解上未能随顺众生的真实义,就会对于为何随顺、如何随顺等方面认识不清。也就是,如果认为众生的各种相貌、表现、性情等实有,会落入增益边(对于现而不可得的法执为实有故);另一方面,如果认为即使在现相界也不存在众生,或没有作用等断空,则又落于损减边(因为现相界中的众生有心识,有苦乐,有各种因缘果报、苦乐作用等无欺的缘起规则)。未能随顺此等真实义,当然无法行持普贤妙行。

(二)一旦了达真实义——从性海现起众生相,才能契合中道、恰当地随顺现相界而行饶益。不执著众生实有,也不落于偏空,随缘起用,随众生心饶益,做幻化佛事。了知众生当前的身心状态上确实有苦乐,也就随顺他的意愿来拔苦予乐,这就是利他行。而恒顺众生,即是要把利他行推展到极致,汇入最圆满、广大、周遍、无尽的普贤行海。

其实,第八、第九两大愿函括了菩提心的圆满内涵——上求下化。“上求”,即常随佛学,最后学到与佛同等;“下化”,即恒顺众生,随顺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一切种类的众生,对他们做种种最体贴、最恰当的饶益。

所谓随顺众生意愿是指,利他行应以众生为重,不能以自己为重。众生有何种需要,适合哪种利益方式,都要以众生心为根本,一切围绕众生而转。如同本经下文所说的随顺的行相:“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以及四个譬喻:“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这些都是随顺众生心的妙行。

譬如孝敬父母,就要完全以父母为主、以父母为中心,唯一随顺父母心意而转;奉事师长也是同样——舍弃自己的自主权,一切都顺着师长的意愿去做,以师长为中心;承事阿罗汉乃至如来,同样是舍弃自我,以圣者为中心,随彼而转。这才叫做随顺。

又如良医对病人的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等,都不是为自己而是根据病人的病情,给予安慰以及排忧解难等,一切都完全以病人为中心;又譬如所谓“顾客是上帝”,意为所做的一切,都要围绕顾客的心意来做。(当然,他的动机不纯,由此与普贤行愿相差万里。)又好似一位向导,他不需要为自己画地图或带路,而是为那些迷失的人指示正道。

同样,在现相界中的众生确实匮乏安乐,有各种内心的苦恼,有无始烦恼重病,有无量的身心苦痛……。然而,由于这一切都只是虚妄,并非实法,所以没有必要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虽然如此,此中的幻相却自有无欺作用,当它符合于离苦得乐之道时,就能够止息痛苦、获得安乐。因此,菩萨会随顺众生的形态、根性等,随缘行饶益,施设各种善巧方便的利他行。

《大日经》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真正圆满成道,发挥出无边大用,直到能施展出无量无边的方便妙行,才成满了恒顺众生的愿王,才达到了无上的成就。初发心时既已承诺“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寻求无上佛道”,那么利益众生的相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恒顺众生愿王行持到了极致。具体如何恒顺呢?了知现相界中众生的状况,了知为如同水月般的幻相,对此运智运悲广作救度。

随学诸佛与随顺众生

为什么对于诸佛是“随学”,对众生则是“随顺”呢?

对此可以从顺理和违理两方面来作辨别。

我们唯一应行持的是符合真理的行为,含摄在诸佛从因至果的一切菩提行中。其中的任何一分都是随顺真理而行,都是走觉悟之路,直至最终达到圆满大觉。因此任何一分都值得随学、仿效,意在以佛的智慧之行来启发我们的行为,并逐渐趣向觉悟。

然而众生的行为则颠倒且不符合真理,或者由业果愚驱使,或者由真实义愚驱使,所以只能“随顺”,不可随学,以免陷入迷乱。换言之,如果我们随学众生的邪行,必定只会加重愚痴、迷乱,导致更深层地堕落苦海。

从实相而言,众生与我一体,他有苦如同我有苦,他乏乐如同我乏乐。见他人有苦,也发自天性地会去拔除。譬如对于亲兄弟的疼痛,我们会去帮助;如果说“我不去帮他,我要讲很多条件”,那么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人很愚痴,很荒唐。又比如母亲的腿脚不好,借助搀扶才能走路,而子女却说:“必须给我一百块钱,我才搀扶”,人们肯定认为他(她)太离谱,因为这是作为子女本来应做的事。同样,如果我们没有相应本性去做利他行、随顺众生,也不免是一种愚痴。

推而广之,一切众生都是父母,随顺他们作利益也就不应该讲报酬,这是天性使然、决定应做的事,否则我们如何现前本性而成佛?经中说到,诸佛以大悲心为体。如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就能成就诸佛菩萨的智慧花果;反之,如果没有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由此明显可见,要想成佛就必须发起恒顺众生的普贤大愿,直至最终圆满。这是成佛的必经之路。

凡夫在多生累世中都以自我为中心,将自身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其实这就是集的根本,是造成一切轮回业行和果报的根源。如果对此不作拔除,势必无法出离;要想得到解脱和成佛,急需逆转凡夫性、反其道而行之,才能恢复自己的真如本性。不发恒顺众生之大愿却想要成佛,则根本不可能,因为两者在缘起上完全相违。

把上述恒顺众生的涵义进一步拓展到圆满、周遍、无尽,即是恒顺的普贤愿王。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

首先作意,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里一切种类的众生,都在圆满的心量中显现,无一遗漏。从时间而言,一直到众生界穷尽为止,随顺的妙行才穷尽。但以众生界等不可尽的缘故,随顺的妙行永无止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也就是以全法界心、遍法界量来作意。

其次应知,随顺的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一切众生的种类差别。以现相而言,众生是因缘所生法,由于因缘有种种不同,就出现了种种众生相;再从受生的类型、所依之处、种类、受用、性情等方面划分,就有无量无数的差别。

例如:人类、走兽等依地面生存;龙族鱼鳖等依水而住;夜摩天以上的天人依虚空而住。种类方面,不仅有六道所摄的各种种类,而且人类也有四洲人等各种差别。“种种色身”,指有的众生色身坚固,有的脆弱,有的微妙,有的粗陋等。“种种形状”,指有的众生横向爬行,有的竖立直行等。“种种相貌”,即美丑、黑白等各种差别,譬如欧洲人鼻梁高,非洲人肤色黑,亚洲人是黄皮肤等等。“种种寿量”,指有的众生住世长达多劫,但短寿众生仅能存活几秒种。“种种族类”,有的身份高贵,有的种姓卑贱,或者说有各种民族的差别。这都是由于最初始祖的因缘各不相同,导致族类代代相传下来的性情、习俗等也有所不同。“种种名号”,指众生界中的名号千差万别,有一类众生相就有相关的一类名称。

“种种心性”,性情也多种多样——有的强健、有的软弱,有的正直、有的谄曲,有的愚笨、有的聪慧,有的好斗残杀、有的温和慈善等。“种种知见”,指所持见解千差万别。有持一世论、三世论、唯物论、唯心论、常见、断见等,或者有的是苦行派,有的是享乐派,有的主张开放,有的主张保守……由累世串习形成了各种观念。“种种欲乐”,指各种爱好。有的酷嗜美食,有的喜好美衣,有的喜欢做学问,有的喜好经商,有的愿意从政,有的喜欢出家学道等等。其中每一种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种种意行”,指各类众生的心理活动千差万别。他们的起心、想法、思维模式以及心念运行状况都各不相同。

“种种威仪”:众生的行住坐卧,各种形体姿态也不相同。在受用方面,衣服、饮食、住处等千差万别。衣服有各种布料、颜色、款式;饮食有各种风味、各种烹调方法、各种产地;有的众生住在天上,有的住在海里,有的住在陆地等。陆地上也有高原、平原,城市、乡镇、山寨、海岛,各种风格的建筑、各种民居特点等。——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生于不同地方,也就易于形成不同的观感和心理倾向。

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也都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差别。有的没有脚,比如蛇;有些有两只脚,如鸟、人、猴子等;有些有四只脚,比如猪马牛羊等;还有多脚的螃蟹、蜘蛛、蜈蚣、百足虫等。或者按照十一生类来说,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生、无色生、有想生、无想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再加上总通的一类生。

总之,由于因缘不同,所变现的众生相各种各样,且互不混杂,这便是现象界里的差别相。由此应知,十方三世一切刹海里的无量众生种类,都在法界心中圆满显现,对于其中的每一类,我都发愿随顺其心而普作利益。

无所偏执才能随顺

具体如何行持呢?心不偏在任何一类,没有自我执著、没有自己的立脚点,才能一切都随顺。反之,执著一类法的同时,必定排拒了其他,也就无法随顺了。虚空无心的缘故,能随顺一切,能含容无量种类的色法;镜子无心的缘故,能显现任何物相。同理可知,如果我们内心有个人的偏好执著,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就会违背随顺的内涵,成为修学恒顺愿王的最大障碍。

为避免这一障碍,我们当前就要往圆满的随顺看齐,朝此方向发愿,而且要随分随力地修持。以饮食为例,如果自己没有特别的执著嗜好,就容易入乡随俗,无论到哪里都随顺而转,与当地众生贴近,让他们觉得彼此同类,交流起来自然就方便。因为众生的心常常执取同类相,若能随顺适合其心意,则容易行持利他;如果让他感觉格格不入,那连相通的契机都难以建立。譬如到了四川,能跟当地人一起吃辣,就会很快彼此心心相融、打得一片火热。他们会把来者当成自己人,从而接受言语教化。相反,如果非常偏执地根本不接受吃辣,就没办法跟大家一起进餐。估计每次开饭只能分餐,在一旁拿个碗单独吃。这就很容易令他们觉得彼此隔阂,从而难以接受教化。

其他譬如衣服、语言、生活习惯、性情、爱好等方面,如果没有自己的偏执,能随他而转,就很容易得到他人的欢喜接受;而自我意识太强的人,必定朋友极少。譬如现代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多数人,很难与别人相处。即使是只有两个人在一起,都没办法互相随顺或友好相处。他们做不到事事为别人着想,只希望别人能随顺自己,由此导致心与心之间难以沟通;相反,心量大、能包容、肯付出的人,才能得到预期的一切。

其实,修学普贤愿王即是要展开一切妙行。一切的利他行,最终都落到恒顺众生,因此它是普贤行愿里最重要的一项大愿。也就是在任何世间界里,如果能随顺世人的心理状态,就能由此展开无量的利他妙行。由于息灭了我执,息灭了戏论执著,就自然消除一切障碍,从而以极宽广的胸襟、气象,随顺一切众生。

如上所述,真实中虽然一无所得,无人无法,世俗中却有着各种随缘而起的现相。懂得这一要点后,在不执著任何相的同时,随顺世俗中的显现相状及其作用,把众生引度出生死,让他们得到解脱和成佛。这就需要我们随其心意而作利益,在缘起上首先相合,才能逐步摄化。以不著实有,就能不起偏执,从而无碍遍入于任何世间界中;由不著空,就能处处顺应缘起,恰如其分地作利益。所以,诸佛菩萨都能示现千百亿化身,遍入众生界中,众生应以哪种身得度就示现哪种身而说法、摄化。

犹如明镜,如果有所偏执,就不能平等地显像——现黑即不能现白,现美即不能现丑,现高就不能现低等等;但由于明镜没有执著之处,所以能够随顺实物而现。同样,修普贤行愿是要在众生界、在任何时处都不住相而随顺。以无住的妙行,平等、周遍地随顺,“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不住二边才是契合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