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章 广修供养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上)》 ︱ 智圆法师 编述 ︱

第三章 广修供养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第三大愿——广修供养。

所观境

所观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每一尊佛都为菩萨海会所围绕。观想时应当确信,十方三世就在真心当中,它以法界为体,不是一个个单独的实体。如果认为当前的五蕴是我,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他方,以这种自他对立的执著必定无法融通。现在就要逆向思维:假设当前的五蕴幻相突然消失,我又住在哪里呢?既然我根本不住于任何一个时间、空间,那岂不是一切都成为我吗?由此了知同体的涵义,即所谓“凡圣含灵共一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等。

有此观念作为前提,发愿就会很容易。因为已经相信能够一次性、周遍地对十方三世一切佛普作供养,这种基于本心的妙体而起的观行,是契合法界的作意。

也就是要作意在任何一个极微尘中,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的佛陀,每一尊佛都有种种菩萨海会围绕。(以一般人的观念会认为小是小、大是大、大小矛盾,一个微尘里怎么能有佛刹极微尘数佛,而且每一尊佛旁边都有无数的菩萨海会,他们怎么能被装到一个微尘里?其实,只要不把微尘想成实法,一个微尘里并非不能含容一切。譬如一块小小的电脑芯片,里面可以装下全世界的信息和电子书,但在芯片实体上去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

能观之心

能观者是全法界心。古德说,一念介尔之心,即是法界全体。当下一念没有自体,所以彻证时可以显现一切事相。(否则以一念生灭之心,怎么能够周遍十方三世呢?或者说,有所缘就有所固定,如同缘东不能缘西、缘前不能缘后般。以能所对待的心,无法一时遍缘法界一切处。)

观行方式

观行的方式是一时圆观一切。譬如卫星发射信号,一时间覆盖到整个区域,(如果是用地面接收台站,则只能一站一站地次第进行,)当然,这也只是相似的譬喻,因为法界超离了能所对待。

由于对所要证入的三世智或海印三昧具有胜解信和行愿力,就必定希求在彻证以后现前“大用”——消尽虚妄分别的障蔽时,全体大用自然流现,它不同于分别、局限、片段性的方式。因此作供养时不会妄加分别:“怎么可能如此供养?我作意供华云的时候,就无法观想音乐云、伞盖云等,想着左边的供品,就想不到右边,这么多件东西如何一时供养?根本忙不过来!”

其实不必担心,以胜解确信自心即是法界,此中本来具足一切上妙供养物,由此可以模拟并随顺经文的语言去作意。依此方式念修,就会想到法界里一切的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这一切供养云都像须弥山那么大,无量无边,这一切都在一时之间普作供养,供养给尽法界的一切佛陀。如是圆满相应法界的作意不同于分别妄心的一个个片段。

再比如,回向善根时索性就想:既然“凡圣含灵共一家”,哪里还有你家我家?一切都在无二法界之中,哪有什么自他的分类?何必太“见外”地认为:“我怎么可以侵占别人的善根,然后一并回向呢?”十方三世的一切有漏、无漏所有善根,以普贤行愿可以一时回向。回向于何处呢?既然众生都在我心性中,所以回向给心中的每一位众生,让他们全部成佛。打一个并不完全恰当的比喻:我的用餐可以使身上的一切细胞都得到长养。(当然这些仅是有为法的比喻,而法性无可言说。)

再者,供养也应当完全彻底。因为法界本自不二,就不能认为自己只是张三或李四。实际自性就是普贤,自性就是佛的缘故,在十方三世一切佛前,自己都能普作供养。也就是“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供刹尘佛。”这些都是本来如此、在果位也将自然现前的事。譬如上述重重无尽的摩尼珠影般,法界也是如此重重无尽。一旦在见解上得到确信,我们的心会非常直接地随文作意、发愿。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在一切供养之中,法供养最为殊胜。

法供养是指遵循法道修行,这是任何解脱成佛的众生都须要依止的。所以,最殊胜的供养,切中于“法”,从中推演开来,就有法道上的各种修行内容。像是如说修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苦、勤修善根、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这七种当中有无量分的内涵。说到底还是要在大乘法道上修持,此等随顺法界之行必能疾速还归法界而成佛。

如果将财法供养加以比较,会发现财供养的无量功德,比不上法供养一念功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无数分之一。这是由于诸佛尊重正法、按照佛陀指示的法道来修行 也必能出生诸佛的缘故。诸佛传法的目的,无非是要把众生接引到法道上,如果众生能依于法道修行,则一切颠倒习性就会逐渐消失,最终彻底还归法界。法道是极胜妙的方便,也是诸佛菩萨最喜欢的事。

若能世世常行法道而念念不离,作为殊胜、真正的供养,就能以此成就供养如来及成就自性佛。所以,这是我等应当励力实行之处。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是广大最殊胜的供养,直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乃至众生烦恼尽,供养才会穷尽。由于虚空界等不可穷尽的缘故,我的广大供养也没有穷尽。

对此称合本性的妙行,只要我们不以颠倒心去障碍它,法界本身就是如此相续不断地运行。众生以人我执障碍自己作供养,以法我执障碍周遍无碍地供养,如是二我执成为障碍发起普贤行愿的元凶首恶。因此,如今不应再任由二我执的摆布,导致自己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我们要以行愿力发起如是彻底、无尽的誓愿。

由于愿王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在最终会归法界时,就自然毫无不甘、间断或劳苦等相,而是无勤任运、恒时处于无著妙行之中。可见成佛并不是好像在法界里入睡,什么也不做。即使一介凡夫发起善心时,都会运转不息,何况是善心圆满的佛陀!不仅如此,届时由于灭尽一切懈怠等习气,灭尽我、人等执著相,自然会出现不可思议的普贤行。处处建立普贤幢,处处遍满妙行海,这也就是我们最终所要达到的境地。